写作思维:开阔一些 再开阔一些(12)

——举例说明新闻报道的简洁经验(第二部分)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接上文

第六节 采访与整体配合

一、采访前的准备

1、搜集信息

如果这个事件或人物(在明慧网)之前就有很多报道了,你采访前没有去搜集,而是到采访现场再去搜集,就会浪费大量时间,也不利于与采访对像沟通。

比如迫害案例。采访前,可以先从明慧网(或知情同修)搜索一下被迫害同修的名字(有时需要加上地名),看看以前有没有过与同修有关的消息、背景等素材。

另外,这个案例本身有没有普遍性?普遍到什么程度(可以用数字表示,用形象的东西表现就更好了)。这个案例更早的背景,比如报道活摘,我们可以了解二战时期纳粹残害犹太人、日本731部队。因为一般常人对这些曾经的恶行的道德判断已经有了,我们引申一下,就会帮助读者建立对活摘器官的道德认知。

如果能了解到被迫害同修的家庭情况、对大法态度、工作情况、人生经历等信息就更好了。还有,被采访对像(家属、事件参与者、某个部门的人)的个人信息,如果方便了解的话,也应了解,这有利于掌握采访的场面、有利于与采访对像顺利沟通。

另外,还有许多相关信息,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迫害同修的这名恶警或那个行恶机构。有酷刑迫害的,查查相关酷刑的信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时也是需要了解一些的。

《讲故事》一书的经验是:把六个方面的素材信息(附本文后)归类。所以,我们在采访前就得知道要了解这六个类型的信息,采访回来后,把这六部分内容分别存放在六个盒子里,让自己清晰的知道现在有什么材料、哪个材料最多、哪个材料一定要突出出来。

对于本地的迫害综述,调查、采访是重要的一环,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深入调查,了解到有价值的东西,宏观的、微观的都去寻找。最近的马航事件之后,美国学者提出了“解困新闻学”,即:回应社会问题的批判性、透视性的调查报道,而非浮光掠影的现象描述,深入调查是“解困新闻学”的突出要求。巧合的是,我们目前的讲真相、揭示邪党的残酷迫害,也是“让读者解困”的新闻学,是真正的救护。

最深入的采访,最细致的询问,相信您会获得最有价值的故事要素。

2、写出大致文章构思

在采访之前,如果能了解部分信息,就可以试着构思一个大致文章思路,这有利于采访的效率。你会非常明确你要问哪些问题,比如:谁参与了这件事情?谁是主要人物?谁受到影响?谁做出回应?为什么发生?有哪些细节?过程如何?影响怎样?这种初期构思或许不成熟甚至会彻底改变,但是这要比漫无目地的采访好的多。

3、信息源

信息源(被采访对像)里故事越近越好,是当事人还是观察者。而且,可以考虑不同类型的信息源、不同类型的证据、不同出处的信息。

可以考虑拓宽信息源,也就是说,能了解到邪党部门的“反面人物”的看法和做法,就更是难能可贵。

二、与采访源建立沟通关系

如果采访对像是同修就比较好沟通,如果是常人就需要注意一下沟通。要有意识建立几十分钟的友好关系,寻找共同点、寻找共同的话题,比如表现出对他真的感兴趣(关心他的身体、家庭、工作等),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样有利于消除对方的疑虑,从而滔滔不绝。

1、追问、多问

有记者说:“提问是记者的天职。”或许说的大了些,但对深入采访的大法弟子来讲,这句话还是比较适用的。

不断的追问“为什么?”,哪怕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也让他说出看法,这有利于将来写作。因为采访对像的所说比别人更有说服力、离故事更近。还可以问问:“你听到人们说了什么?你认为事情将会怎样发展?谁对这件事情有更好的看法。”如果他不愿意回答,也可以善意的、礼貌的问:“能说说为什么不愿意吗?”

《讲故事》一书的经验是:了解更多素材,你要成为这个故事世界的主宰。“他们不会想尽办法让世界按照他们的想法运行,以便拯救这个世界;他们也不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努力让自己成为故事的绝对权威。当然,他们的作品也很少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

3、观察

在采访中善于观察人物和环境的特点,比如事件场景中的人物语言、穿戴、个头、特点、表情、长相、黑窝的周围环境、被害者住址的环境。

三、采访前后的整体配合

采访结束后,在写作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还有很多信息需要了解,这也是一个正常现象,而我们再去采访会涉及到安全问题、协调问题、交通问题等等,就会感觉太牵扯精力、太累了。

所以,目前能建立一个彼此联系的邮箱是最好的方法。让协调的同修(与采访对像关系比较近)做这个事情,相对会好很多。你把想再次问的东西,传到邮箱,协调同修拿着这个提纲去落实。

当然,在采访之前就建立一个这样的邮箱也是有必要的,会提高效率,更有针对性。(最好使用如意加密)

大法弟子写作,如果没有协调同修,如果没有整体的配合,是很难完成的。这也是目前我们不能出现大量好作品的原因之一。

一位同修体会说的很好,摘录一段:“其实只要同修人人都重视、参与发掘,就会搜集出角度不同,形式多样的本地真相素材,甚至能放到明慧网真相期刊、传单上直接起作用。作为大法弟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身心、道德升华的实例,甚至是神迹。这些题材许多都能够独立成文,是能放在本地真相里面发挥救人的作用,为什么要让它们一直埋没,拿出来证实法不好吗?

“确实,同修中真正用心写、又具备了写作能力的大概还不够多。有的文章还真达不到讲真相、揭露邪恶的效果。比如我们本地,大法弟子也不少,但本地的真相资料形式单一,内容匮乏,长期以来就一个模式,很难引起世人的共鸣。不是我们没有这个丰富的资源,而是太多的真相素材都被掩埋着。仅仅靠几个同修去整理、写作,毕竟范围有局限。单单迫害方面也很难做到对邪恶的全面揭露,效果往往不好。”

附:需要准备的六种素材

一、历史

这个故事的主线是否牵扯到过去?如果有的话,牵扯到哪些东西?
这个故事是否与过去不同?不同在哪里?
这个故事是否是过去的继续,怎样继续?
如果历史在我的故事中是潜在的相关部分,有没有读者觉得真实有趣的历史细节供我使用?我能否简洁地使用?

二、范围

我的故事中的中心事件影响有多大,程度有多强,变数有多少?1、定量因素。用大概的数字或者评论、观察限定你的范围。2、地理因素。地点的范围和哪些地方会是故事的热点。3、多样性或强度因素。中心事件有多少表现方式,故事中的人物、地点和机构对事件的参与程度有多深?中心事件的发展趋势如何,是增强还是减弱。4、其它时间对中心事件是不是有影响?它们是突出了中心事件的重要性还是淡化了其重要性?

三、原因

导致某事物在发生的因素。1、经济因素:是不是和金钱有关系?金钱的作用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2、社会因素:文化习俗道德或者家庭生活的变化,是否影响到了这个故事?怎样影响?3、政治法律因素:比如国家政策出台是否影响到了故事?怎样影响?4、心理因素:自我意识、复仇意识和愿望满足是否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故事的主角是否受到很大影响?

四、影响

事件导致的结果。1、发生事情会对何人何物带来好处,会带来哪些好处?这种好处的范围有多大?2、何人何物受到伤害,什么样的伤害?伤害的范围有多大?3、那些获益者和受害者在情感上有些什么反应?

五、作用

反作用力的形成以及其行动。1、谁会对发生的一切抱怨最多?2、有哪些实际的努力在弥补、抗击、改变或者减弱事件的影响?这种努力的范围有多大?3、这种努力的结构如何?

六、未来

如果我的中心事件不受干涉,继续发展下去,会发生什么?1、对于我的中心事件,是否有关于其未来发展的正式研究和预测?这些研究和预测是怎么说的?2、我的事件当事人和观察者对于这个事件有哪些非正式的看法?当事人对于他们的未来如何看待?3、我能展现未来的可能情况吗?

(待续)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