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史前文明(下)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接前文

(四)留在文字里的昆仑“古中国”

大禹治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事迹。从尧帝在位的时候,罕见的大洪水淹没了高山、丘陵。史前的这场毁灭人类文明的大洪水,许多民族都有记载,据《尚书·尧典》所述:尧帝时,天降大洪水,水与天相接,浩浩荡荡,不见边际。在西方相应的时段,《圣经·创世记》写道:“此事发生在二月十七日。这一天,天窗大开,大雨四十昼夜。……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这是一场毁灭上次人类文明的世界性大洪水。

图8:州,甲骨文,水中的高地。
图8:州,甲骨文,水中的高地。

在《说文》的“州”字记录了这一信息:“州,水中可居曰州。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

图9:丘,甲骨文,象两座山相连。
图9:丘,甲骨文,象两座山相连。

在《说文》还有一个字“丘”,“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丘就是地势较高之处,昆仑山又称昆仑丘,“中邦”指中央之国,天子之邦,居住在昆仑山的东南面。

《山海经》记载说:“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北……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帝台是作为祭祀、观天象所用,一般建在京畿附近,是国家命脉所在。这也印证了“中邦之居”,在昆仑山附近的说法。

在《水经注》中引用了《禹本纪》说:“昆仑……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在大洪水之前,“地之中”在昆仑,这一点从祭祀传统保留的信息也可印证,《礼记正义》中引用《括地象》称:“地中央曰昆仑。”又云:“其东南方五千里曰神州。”昆仑的往东南方向五千里,就是神州所在的地方。古老的祭祀仪式,既要祭神州之神,也要祭昆仑之神,地的中心从昆仑转入神州,仍要祭祀昆仑,可见昆仑与中国一脉相承的关系。当时中华文明的中心就在昆仑山附近,随着中心不断向中原方向转移,昆仑山的中心位置才渐渐淡化。

昆仑山平均海拔在5500至6000米,大洪水时,居住于昆仑山一带的中国人,因为所处地势海拔非常高,并能及时逃到昆仑山上,所以很多人幸存下来,渡过了这场大劫难。

在世界各民族的大洪水传说中,大洪水过后,都只有极个别的人生存下来,《圣经》中记载,只有诺亚方舟上的诺亚一家人活了下来。而上古中国的众多人口与古老文明却奇迹般地保留下来,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就是从大洪水前延续下来的史前文明,而在这个过程中,尧、舜、禹三代圣王以感天动地的大德,上承天道,下育民生,在毁灭性的大劫难中,将中华文明的根脉薪火相传。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芒芒禹迹”,在中国各地关于禹的传说与留存的古迹颇多。禹是怎样在四千余年前,仅用了七、八年时间,就能劈山开川,疏九州岛,通九川,即便以现代科技力量,也并不是容易的事,那么在诸多典籍中记载的神迹,是不是就有可能存在呢?

屈原在《楚辞·天问》曾写到:“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河海中的应龙,有什么样的经历?禹的父亲鲧在治水时龙起到了么作用?禹继承父亲的事业又是怎样成功的?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曾写到:“禹乘二龙,郭支为驭。”大禹治水,驭龙而行。《太平广记》引《拾遗记》称:“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黄龙指应龙,在大禹治水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禹负天命,治平九州岛,上天安排具有黄龙、玄龟等神兽,为人力不可为之事。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普遍的存在。对于龙的示现,从上古时代,一直延续到历朝历代,在《二十四史》中,龙频频出现于各地,被视为上天示象的征兆。

图10:龙,甲骨文。
图10:龙,甲骨文。

在《说文》中明确归纳了龙的特征:“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是鳞甲兽中最大的,能潜伏在幽暗的地方,能飞腾在明亮的空中,能变的很小,能变的巨大,能变的很短,能变的很长,在春分飞升上天,在秋分潜到深渊。

大禹治水成功后,被封于夏地,开创了三代之首的夏朝。《说文》:“夏,中国之人也。”夏地在现在山西运城,大禹立都于夏。

图11:鼎,甲骨文
图11:鼎,甲骨文

地平天成,九州岛纳新。《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体。”鼎是青铜器铸成的礼器,三足两耳,用来盛置祭祀天地的祭品。大禹汇集九州岛之铜,在荆山下铸鼎,鼎在经过山林河湖时,魑魅魍魉类的精怪都不敢出来,这是因为鼎具有厚德,有着上承天意的威严。

对于鼎的来历,在《史记·封禅书》中,汉武帝曾经询问群臣鼎的事情,许多大臣都知道这样的说法:传说上古的泰帝(太昊)制一神鼎,取一统之义,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源起皆为造化之功;黄帝作宝鼎三,象征着天地人合一,天大地大人亦大;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划“九州岛”,象征着神州水患已除,华夏吐故纳新,所以后世又称革故鼎新。

上世纪二十年代,考古学家们发现,中国的鼎有着久远的历史,约在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就出现了陶鼎——鬲,后来逐渐演变为铜鼎。《说文解字》:“鬲,鼎属。三足。”鬲属于鼎的种类,三足而立。让考古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种久远的陶鼎,与汉字一样,只有中国存在,是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现象,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滨田耕作曾经说过:“鬲为中国所独有,盖鼎之所自出。”

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黄帝铸鼎时的情景的:“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作者用了“下迎”一词,黄帝本来就是天上的天帝,下世开创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大幕已经拉开,黄帝以鼎告天,驭龙而返,这就是所说的“鼎成龙去”的由来。

黄帝在荆山铸鼎,大禹也在荆山铸鼎,意为承黄帝开创德治先河,以鼎象德,“天地人鼎足而三”,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神传文化的历程从此开启。

(全文完)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