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仓颉造字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神创造了天地万物,以及“万物之灵”——人。也开创了人的文化,引导人走向历史的正途与辉煌。从皇帝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辉煌的五千年文明。

汉字,见证的是一段古老漫长的文明,它以其浩瀚广博书写着华夏历史,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世界。世界考古学界将文字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世界大多数古文字都湮没于历史,甚至曾被人们遗忘了十几个世纪,而东方的汉字却伴随历史的风云激荡,一脉相承。

苍颉是轩辕皇帝的史官,《书断》曰:“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采乎众美,合而为字”。是说苍颉的头上有四只眼睛,可以看见神明。苍颉抬头可以看到奎星圜曲的形状,低头可以观察龟壳的纹理及飞禽走兽的足迹。苍颉广泛的收集世间众多美丽的图像,综合而成文字,被后人称作「上古文字」。

《帝王世纪》曰:“黄帝使苍颉取象鸟迹,始作文字之篆,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册而藏之,名曰书契”。从中华民族创造文字之初,记述历史就成了历代最重要的工作,所谓“天启神授史诗直笔撰写信史”,记载历史是文字的第一个功用。自汉代,“隔代修史”的传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着连续而准确的信史的国家。

《淮南子》:“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春秋元命苞》:“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

今天的现代人对苍颉造字颇有臆测,说“天雨粟,鬼夜哭”是自然现象,甚至说“颉首有四目”是有了简易眼镜等,这完全是受了党文化和无神论的毒害。其实,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苍颉是做为上天派来的“文字神”,按照“天书”结合人眼所能看到的山川万物和世间这一层的理,给人类创造出来了文字。

一、文字表象

《帝王世纪》曰:卫常,字巨山,转黄门郎。常善草隶书,为《四体书势》,曰:“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苍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为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沮诵也是黄帝的史官,奉命造字。《孙卿子》曰:作书者众,而苍颉独传,用心一也。也就是说,黄帝时创制造物,以书文取代结绳记事,苍颉看到鸟雀所留下的印迹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汉字共包括六类:一是指事字,象“上、下”这样一目了然的标识性字体;二是象形字,象“日、月”这样的表现物体形象的字体;三是形声字,象“江、河”这样摹拟事物声音的字体;四是会意字,是合字表义、言传意会的造字方法,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五是转注字,是部首相同,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象“老”、“考”为同一部首。六是假借字,是用借字表音的造字方法。

中国文字的魅力正在于它的表象,更在于它的内涵,每个字都是有其深邃的通乎于天地宇宙的真意。

二、字体演绎

《太平御览》曰:“苍颉既生,书契是为。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损之隶草,以崇简易。百毕毕修,事业正厉。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是说苍颉造字,是文字的起源,多是用科斗文和鸟迹一样的篆体文,是象形类物的文字。篆体文富含哲理,睿智变通,圆滑舒展,巧意心生。苍颉所造的字被称为古文。“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奎,星宿名,奎星掌管文字辞章),苍颉放象 ’是也”。(《书断》)

尔后又有了篆书,八分书,隶书,草书,行书等,是为书法。

《山海经》曰:大翮山小翮山,有王仲庙。这里记载了一位叫王次仲的神人,“变苍颉旧文为今隶书”,是因为“秦始皇时,官务繁多,次仲为文简略”,后来不肯受征召变化为大鸟的故事。

三、纪念苍颉

今天有关仓颉的遗迹河南的开封、南乐县有,河南的虞城县、陕西的白水、山东的寿光和东阿也有,全国共有6处。专家认为仓颉跟随黄帝曾到过很多地方,说不定有关他的遗迹,今后还会被发现出来。

开封仓颉庙内原有一通仓颉造字碑,现已不见。关于这通碑,开封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仓王造字碑上的字捶(拓)不走,捶下来一出村就变样。再一个说法就是“仓颉造字圣人猜,二十八字一未开”。说的是孔圣人一次路过这里,看见仓颉碑上的28个字,一个字也不认识。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编印的《淳化秘阁法帖》收录了这28字的《仓颉书》。

《太平御览》载:“苍颉冢在冯翊衙县利阳亭南道旁,坟高六尺,学书者皆往上姓名、投刺,祀之不绝。”所谓冯翊者,其地指在今陕西省白水县史官村北之仓颉庙及仓颉墓。

仓颉完成了造字的使命,文字可以记载历史,传播思想,弘扬真理。纪念苍颉,最好的办法就是珍惜汉字,首先要把文字写的端正、漂亮,因为文字是神造的,这是对神的尊重。《李渔说闲》里特别提到把文字写在瓷器上是对神最大的不敬,因为一旦瓷器打破丢于污处就会玷污了文字。其次要用文字传递良性的信息。《淮南子》中,“苍颉之初作书,以辩治百官,领理万事,愚者得以不忘,智者得以志远;至其衰也,为奸刻伪书,以解有罪,以杀不辜。”是说当初文字之理,可以治理百业,理通万事,使愚者不忘,使智者志远;道德衰微之时,有人做奸私刻意的伪书,为有罪的解脱,把无辜的人杀害。神传给人文化,是为了传承文明,传播真理,可是奸佞之人把文字用来作恶,实在是对神的侮辱,也是人最大的悲哀!所谓“白纸黑字”,如果仅仅是为记载历史,以传说的形式同样可以代代口传,可是落在纸上,只有真理才配落在纸上成文成书啊!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