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胜毒酒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在明慧广播“传统神传文化”节目中,第三十集中谈到了关于“安逸”的内容,听后觉的对自己克服并去除安逸之心有所帮助,所以今天整理成文字,目的是想请大家看看古人不修炼的情况下是如何对待“安逸”的。内容是这样的: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幸福的生活,能够享福。这种想法当然不是错。其实幸福的生活和安逸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幸福的生活是以人的心灵的感受为标准的,而安逸享乐多是身体的享受了。对于人来说,心和身是本和末的关系。心灵的平和快乐是本,如果一味的追逐身体的享乐,就是本末倒置了。

我们先听一个“安逸胜毒酒”的故事:

东晋的时候,有一名臣陶侃,字士行,溪族,原籍东晋鄱阳郡,就是今天江西波阳县东北。陶侃立有战功,曾任荆州刺史。有人因妒嫉而说坏话陷害他,陶侃被降职调往偏僻的广州地区。在古时候,广东广州是蛮荒之地,都是有罪的人被流放的地方。

陶侃在广州无事可做,非常清闲,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放纵自己贪图安逸享受。而是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甓”)从书房里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再把砖搬回屋内。人们很奇怪,便问他原因。

陶侃回答说:“我致力于收复中原,如果过于安逸闲散致使意志消沉,恐怕将来不能成就大事。”

陶侃后来回到荆州,荆州百姓高兴地互相庆贺。在荆州他尽管公务繁忙,可仍然坚持搬砖,以此磨练自己意志,后人称其为“运甓翁”。

陶侃经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他尚且珍惜每寸光阴,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应该更加要珍惜每一分光阴,怎能去放纵游乐,醉生梦死呢?”

现在长沙开福区有个“惜阴里”,据说就是由陶侃这句珍惜光阴的名言而得名。

忍辱负重、不图安逸、意志坚韧的陶侃后来被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封爵长沙郡公,声名显赫。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曾经进谏齐桓公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古人视贪图安逸比毒酒更害人,因为它会吞噬人们的意志,让人举步不前,虚度光阴。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汉书》中也说:“古人把贪图安逸视为毒酒,把丧失道德而富贵称之为不幸。汉朝兴起,直到孝平帝,诸侯王数以百计,大多骄横荒淫丧失道德。为什么这样呢?沉溺在放纵恣肆的环境中,他们所处的地位导致他们如此。”这真是后人应该引以为鉴的。

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看到好的品行道德也是相通的。勤劳的品德让人知道生活的不易,就会知道节俭和珍惜,知道节约和珍惜就会产生善心;而如果生活过份安逸了,就会产生放荡之心,有了放荡之心就会丢掉善心;丢掉善心,就会产生邪恶的念头。所以贪图安逸享乐而没有德行对于一个人是非常危险的。

其实在修炼人的角度看,人生在世,生生世世都会做很多坏事从而造下很多的业力。生活中的灾难,不顺心的事情,其实都是业力轮报的结果。就好象欠债要还的道理一样。业力积累的太多又不还,这个人的下一生会更惨啊。从更高的佛家道家的修炼的角度说,人身在世的目地也并不是享乐。而是返本归真啊。”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