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个人利益 体会修炼奥妙

更新: 2023年06月12日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三年六月十一日】回首这一年以来的修炼状态,我有提高心性、明悟法理后的喜悦,也有糊涂混沌、不尽人意的遗憾。感慨之余,我梳理了在起起伏伏中,感悟到的修炼蕴含的奥妙,其中无一不包含着师尊的慈悲看护与谆谆教诲。

追求个人利益 让人不踏实

《转法轮》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知道,达到罗汉那个层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常人中的一切事情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总是乐呵呵的,吃多大亏也乐呵呵的不在乎。”[1]我非常向往这种内心无比踏实,什么都动不了我的心的状态。但是遗憾的是,现实中,我的心经常会随着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出现而浮动,比如:我的一个家人同修几乎每天都要玩电脑游戏和手机游戏,在很多次帮助他从法理上认识其危害后,他依然如故,我出现着急生气的情绪;在工作和学习上,当在等待别人对我的工作成果進行评价时,或者导师约见谈话时,我的心里都会惴惴不安;当一个人经常在我面前口无遮拦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时,我出现一种厌恶的情绪。

向内找之后,我发现,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大部份都是起源于我对个人利益的执着,包括对事情表面的对错、对未来的期许、好的声望等等的执着。我渴望得到它,担心害怕得不到它,没有得到它又会生气怨恨。有时候我觉的自己是个患得患失的人,因为执着于这些个人利益而时常不安,没有安全感。

在现在社会中,受无神论与進化论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追求这个追求那个,要获得更多的东西,我认为就是让自己获得一种安全感。安全感当然不一定与生死有关,对不同人来说,给他安全感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对一个小朋友来说,他的某一件玩具就会给他安全感,对于有的人来说,他的财富就是他的安全感。我想这些大家追求的安全感都是属于个人利益,驱赶着自己向前奔,不断的向外找。因为这些个人利益是从外在获取的,不只是客观上获得了什么,还有主观上你得到了好的评价,但实质上这些东西都是外化的。虽然看起来是我获得了什么,但实质上它来源于别人。从表面上来看,它是从别人手里或从别人嘴里得到的,反映到现实就是我要去别人那里获取才行。

这样就会造成向外求,我的名需要我去塑造,我的利需要我去争取,我的情需要我去经营,求的过程中就会有一种不确定感,也就是不安全感,生怕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是过失造成了不想要的结果,所以我做事就非常小心翼翼,并伴有强烈的焦虑感。

有一天我想,我为什么会认为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不确定感,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确定的呢?很明显法理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有因缘关系的,都是确定的,这个宇宙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一切发展也都是确定的,都是神已经安排好的了。而且我的一切都是师父安排的,因为我现在在迷中,很多事情我完全不知道也看不到,但是师父能看到,师父所有的安排,每一步对我们都是最好的,我完全不需要担心、害怕、焦虑了,不需要有这种不安全感,也不需要从外界寻求什么个人利益来使我安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很自在和踏实的感觉。

放下得失对错和现代变异观念

我追求的个人利益很多,比如说,以前我会追求好的学习成绩,追求名次,追求得奖,后来我在神韵节目里看到“观画入境”这首诗,对我影响很大,就像节目中演到的,画中的书生只题写了前三句,“少年志满怀,崇尚栋梁才,荣名归故里”[2],最后一句是空白的,好像人世间的理的确只讲到这一步,一个人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就是世俗意义上认为的这个人有出息,出人头地了。后来一位观画女子观此画,入其境,补足了最后一句“此生为何来”[2],顿时大家豁然开朗。如果说我在之前的二十几年里都在践行诗的前三句,并且奉为人生追求的话,那最后一句着实是给我敲以重锤,开启了另一个思路,我也发现按照以前的想法,好似在追求一个结局,但实质上那个结局是无根的。

再后来我也会追求另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比如说,我会注重化妆和穿着,也会过分追求减肥和美白等等,慢慢的我了解到这些时尚产物的逻辑,我知道这些很多属于现代变异观念行为,它们的宣传理念一方面是利用明星效应或常人热衷于提高社会阶层的欲望,建立一些审美的观念,并利用媒体渲染气氛,让人趋之若鹜,但往往这些鼓吹的审美不一定真的美,或者不一定符合大多数人的身材长相,这样才更让人产生物以稀为贵的错觉,从而宁愿违背自己的生理条件或习惯,追求一种跟自己完全不匹配的状态,也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提高社会阶层,最起码看起来提高了。

另一个方面就是,它会让人们觉的自己本身的某些样貌与潮流不一样,那就是丑的,从而产生一种遮丑的心理,还会有各种时尚达人教你如何遮这些丑。我想之所以它们可以被称为现代变异的观念行为,就是因为这些理念传递出来的人生追求、做事动机、极端思想、恣意妄为、随波逐流、不择手段都与传统观念是完全相悖的。慢慢的,在这方面我有了一些思考,决定有所取舍,随之我的心态变的更加轻松,顺势而为。我拥有什么条件,然后我在自己的现有条件上把它更加优化,善利用,而不会不加思考的追逐那些缥缈虚无与我本身不匹配的东西,或者没有真正从内在改变自己,而只是通过掩盖,来追求表面上的一种感官刺激。

当然在追求个人名声、本事方面,我也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所有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人都能相应获得与之匹配的名声的话,那就不会存在“默默无闻”这个词语了。

在如何看待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这方面,之前发生的一件事也给了我一些启发:一次,我与几个同修相约在网络上学法交流,我和同修A提前上线并交谈起来,她无意间问我,是否觉的她的麦克风声音很小,因为之前她的麦克风出现过问题,我告诉她,她的声音不小,我听得很清楚。之后,其他同修陆续上线,大家都说过话之后,再轮到A同修说话时,她的声音在我听来,的确比其他人小很多。是啊,我没有变,A也没有变,只是周围环境变了,用于对比的参照物变了,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感受与描述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人对一件事情的认知与评价的客观局限性,所以很多时候,我的确没有必要太在意别人在不同的局限的环境条件下给出的一些评价,也没有必要执着于某件事情的是非对错。

放下个人利益 心境宽

当我不再需要依赖这些现实中的个人利益来让自己踏实与心安,我才真正的开始走在返本归真的修炼路上。我努力想做到让自己的大脑思维简单又纯洁,但在执着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积攒了很多错误的思维与观念。比如说我很执着于我的学习和工作成果,我的目地性很强,工作的动机仅仅是为了通过某次考核,显然我并没有从道理上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像遵守某些戒律一样,我会逼迫自己去做一些我认为应该做但是自己不情愿或没有兴趣的内容;因为太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所以心浮气躁,安不下心来,做事糊弄,不认真;因为在意得失,我会在做别的事的时候也想这件事,而在做这件事时,枯燥的情绪又让我想别的事,这让我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造成混乱,达不到良好的状态。

我很感恩师父的安排,安排我的家人、朋友及同修在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常人角度上,他们启发我怎样找到做这些工作的兴趣,我大可不必逼迫自己去做这些事情,毕竟逼迫自己做某事,只适合于短期的事情。从修炼的层面上,万事万物都蕴含着真、善、忍的特性,这些工作的内容同样是法在最低一层的体现,它们不应该是我获得个人利益的工具,而是为我在常人中证实法提供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物,都是等待得救的对象,不要因为执着于个人的利益,而把自己与这些对立起来,我与我的学习工作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整体提高,整体升华。这种力量才是可以长期持续的,并且源源不断的。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如果我的基点是为了个人利益,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担心、焦虑、怨恨、沾沾自喜等负面情绪,就像是相应的在某个空间中会产生这些阴暗负面的物质,这些物质是怕见光的,于是表面上我的感觉就是心虚没有底气,不能堂堂正正,不能问心无愧。而如果我没有为私的心,完全是为他的,我想我一定是一种问心无愧的心境,这让我对“佛光普照,礼义圆明”[1]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结语

不可否认,获取个人利益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一些快感,但毕竟这种满足感是短暂的,可是过程中产生的负面物质却让人痛苦,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而且是很难去掉的。反而看淡这些个人利益后的愉悦,才是长远且坦荡的。于是我开始注意不让自己执着个人利益,开始享受自己拥有的条件,不被舆论宣传或别人的言行所带动而向外寻求什么。当有了自己独立、理智的思想,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不随波逐流,不强为,顺势而为时,人表面也像卸下了枷锁,轻松自在。

以上是我对看淡个人利益的一点感悟,如有不在法上的地方,恳请同修指正。

谢谢师尊!

谢谢同修!

合十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
[2] 李洪志师父诗词:《洪吟五》〈观画入境〉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