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逸斋”的一天说起

更新: 2021年04月27日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清朝皇子的教育制度是在康熙年间定下的,皇子皇孙六岁开始在上书房读书。每天清晨五点钟皇子们就要起床,一直学习到下午六七点钟。一年之中,休假只有新年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不分寒暑,天天如此。

皇子皇孙们读书的书房位于畅春园的“无逸斋”。从书房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里不讲安逸。康熙在《庭训格言》里说:“凡人修身治性,皆当谨于素日。朕于六月大暑之时,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纵而能者也。”就是说,大凡修身养性,都应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有所体现,从日常小事做起。我在盛夏六月,大热天都不扇扇子、不摘帽子,这是因为我平时就严格要求自己,不放纵自己,才能做到这样。

“无逸斋”的一天

对于皇子们的学业,要求极严。康熙时常抽查皇子们的功课,检验他们的武艺。《康熙起居注册》等书记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初十日,皇子在书房“无逸斋”,一天读书的情状:

寅时(3~5时),皇子在书房读书,复习前一天的功课,准备师傅到来上课。

卯时(5~7时),老师来到课堂(满文的师傅达哈塔,汉文的师傅汤斌),开始检查皇子们功课,开始背课文了。一字不错,就可以继续下面的学习,划下一段的课文,继续背。明天还要检查。

辰时(7~9时),康熙下了朝就来到了“无逸斋”,开始检查功课,主要是检查背诵,和现在上语文课是一样的,一上课就先检查背诵课文。

巳时(9~11时),时值初伏,日已近中,骄阳似火。皇子们读书的时候,是不许拿扇子的,要正襟危坐。开始练习书法,要求每个皇子每个字写100遍。

午时(11~13时),进午膳。吃完午饭,就要继续上自习——写字。

未时(13~15时),皇子们到“无逸斋”的院子,开始了体育课,那儿有弓箭和箭靶,还要学习摔跤、武术等。

申时(15~17时),康熙又来到无逸斋,随意翻书命题。诸皇子依次鱼贯进前背诵、疏讲。

酉时(17~19时),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康熙令诸子依次弯射,各皇子成绩不等。又命诸位师傅射箭。随后,康熙亲射,连发连中。

功课完了之后放学。这就是皇子们的一天。


康熙勤政 六十年如一日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安彊拓土,造福于民,被尊称为“千古一帝”。从康熙开始,清朝的皇帝每天都要御门听政,除个别情况,无一例外。即使在康熙十八年发生北京大地震,康熙照常早朝,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的时间,原本春夏两季是在早晨六点(卯时),秋冬二季是早晨七点(辰时)。对于许多年迈的老臣来说,为了参加御门听政,每天三更半夜就得起身,早起赶往宫中。久而久之,御门听政让很多人吃不消。于是他们三番五次上书,希望皇帝能放宽御门听政的时间。

面对大臣们的反复恳请,康熙也妥善予以安排。每逢大雨雪或者酷暑严寒,确无应奏事宜,可以临时请旨暂停听政;年逾六十的老臣不必每天都来,可以间隔两三天来启奏一次。但是康熙本人因“听政三十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不安,或隔三四日恐致倦怠,不能始终如一矣”,所以仍然坚持每天听政。

遇到紧急公事,康熙总是连夜批示,从不拖延。他反对“皇帝只管天下最重要的事,不必管一些小事”的说法,他公开宣称:皇帝处理事情,一时不慎就会给天下造成麻烦;一时不慎就会给后世留下灾难。不注意小事,就要危害大事。

康熙十五年(1676年)夏,由于黄河堤防失修,决溢频繁,为了掌握黄河的第一手情况,康熙曾几次亲赴现场考察,勤奋研究。他乘船调查过下游的孟津、徐州、宿迁、邳州、桃源和清口等地。又亲自到中游的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视察。还从横城堡(今宁夏银川市东南)扬帆黄河中游,历时二十二天,航程数千里,“所至之处,无不详视”。

在我国历史上,关心水利建设的皇帝不乏其人,而能亲自多次进行水利实践,探究详情、提出解决方案者却不多见。

学者一日必进一步

康熙屡屡告诫后人,要精进用功,不可稍有懈怠。他说:“《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易经》上说:“日日更新可称得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或一种极高尚的品德。”喜欢学习的人应当天天都有所进步,才能不虚度光阴。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中讲道:“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唯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意思是说,世人都喜欢安逸,而不喜欢付出辛苦。但是我却认为,只有持之以恒的劳作,才知道什么叫安逸。如果只是贪图安逸,那么其实根本就不能体会到什么是安逸,而当需要吃苦的时候,反而会承受不了。他认为,圣人都是把辛勤劳作看做是一种福气,而把安逸看做是祸患。

康熙一生都以此自励,从亲政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几乎是没有一天不听政的。晚年回顾一生时,他感慨地说,自己在位六十一年,“孜孜汲汲,小心谨慎。夙夜不遑,未尝稍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

纵观康熙的一生,这话是恰如其分,没有虚言。

康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修身治德,垂范后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藏中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