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的价值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九月五日】现在社会,多少年来,所有的学校都在大会小会的谈德育,但还不时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抽烟、喝酒、校园暴力、破坏公物、甚至侮辱教师等等。看来如何理解、实施道德教育,怎样使道德教育充满活力并富有成效,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道德

何为道?道即是法,是万物之奥,万事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道先天地而存,是阴阳相合、遵自然法则运行不息的规律。何为德?德是物质场,万物存在的基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道与德连在一起就是尊道重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将道德阐释为“天道”、“天理”,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天道、天理体现的是宇宙、地球、人类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总和,而“仁、义、礼、智、信”则是人顺从天道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无“德”便不能称之为人。由此可见,道德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

二、道德与幸福

做人有为人之道,成物有构物之理。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行事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遵循一定的规律。得道能明事理,同时拥有了一种本领。得自然之道可成学者专家,得社会之道可为官为君,得先天之道可返本归真。符合事物规律行事必然会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使事物繁荣昌盛。相反,逆道而行就会碰的头破血流;为人处世应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具体表述就是道德规范。重德能不断积德,使人德高望重,众望所归,为处世理事打下良好基础,走遍天下人所敬仰。

没有道德的个人,必然丧尽天良,为社会所不容;没有道德的社会,必然混乱、腐朽、堕落。可见,传统道德与人类幸福又是息息相关的。

三、悠悠中华文化五千载,道德一线贯穿,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教育历来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问题。人有两面性,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可以学好也可以学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普遍的人性中,善与恶共存。一个人要行善,则必须约束自己的恶念,要吃苦、付出,还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而只要稍微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堕落。放纵当然比约束更容易,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笔者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正的因素,抑制人的负的因素;其根本途径在于从“心”做起,应回归到正心、诚意、提升道德修养的路上。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其精华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人陷入那种无度的纵欲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四、用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是无所不在的,是活泼的、流动的、丰富多彩的,而非呆滞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借助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中,如果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是能够把她准确、实在、生动的表现出来,并打动人心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事例法。即通过典型事例特别是典型的历史事件讲明道理。表现为认真、严谨、准确,令人感到信服。有一个“作法自毙”的历史事件,说的是在秦国实行变法的商鞅,秦孝公死后被迫逃亡。欲住旅店,店主说,按照商君之法,旅店收留了没有身份证明的客人,主人将受到惩罚。你没有住店的证明,我不能收留你。商鞅颁行的苛刑厉法最终害了自己。这个历史史实准确说明了害人者终害己,善恶必报的道理,启发学生善待他人,善待周围的一切。

(二)故事法。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现传统美德。表现为具体、生动、耐人寻味。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他们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这个孝感天地的故事生动、感人、引人深思。

(三)艺术法。艺术是道德的通俗化表达。艺术法是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表现道德内涵的教学方法。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形象,引人入胜。例如,让学生看舞剧《精忠报国》,当学生们看到岳飞驰骋疆场的一幅幅画面时,脸上露出了找到老师上课说的“忠心报效国家的人”的表情:岳飞似乎又活过来了!

请学生看《采药图》,李时珍这位明代的神农,他脚穿草鞋,肩荷药锄,药锄上挑一药篓,药篓中放满了采来的中草药样本。他手持草药,他不是在观察,而是在分析、在比较、在研究、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神何等专注!李时珍那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家精神跃然纸上。

艺术法可以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把最美、最善、最正的东西传递给学生。

(四)人生感悟法。即借鉴他人的人生经历,体悟其中的人生道理。表现为印象深刻启发性强。阿桂,字广廷,清乾隆年间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他曾经奉命修筑青龙冈的大坝,他的副将李荣吉认为应缓慢施工以防止崩塌。而阿桂却斥责他是阻扰施工,扰乱军民。等到大坝合拢的那天,文武百官都来向阿桂道贺,只有李荣吉还在大坝上督促众人追加土料加固大坝。可两天后大坝最终还是崩塌了,阿桂半夜听说坝塌后,立即飞驰赶到坝上,只见李荣吉已经被冲到水里,阿桂急忙下令救他上来。阿桂哭着为其脱去湿衣服,把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黑狐礼服给其披上取暖,过了很久,李荣吉才苏醒过来。阿桂诚恳地向他道歉,还自己向朝廷检举了自己的过失,并且推荐李荣吉替代他的职位。我提出的问题是:这个故事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品质?对后人有什么启发?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能够体悟到主人公见错弥补,知错勇改的好品质。启发学生要不断的完善提高自己。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取之不尽的好素材,而神传道德是人们理解修炼、理解大法真相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人们得救的基础。我们大法弟子有责任重视它,珍惜它、善用它。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