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切莫强词夺理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6年7月5日】鲁昭公十三年,孔子帮助鲁国国君与齐国交涉,收复了阳虎作乱时被齐国占去的土地,获得了鲁国国君和大夫季桓子的信任。子路便顺理成章的成为季氏的家臣,辅佐季氏处理政事。

季氏将新任费邑县长的位子留给孔子的学生,他叫子路去帮他物色一个适当的人选。

子路是一个做事冲动的人,他很快就选用了子羔。而子羔虽然人品修养都很优秀,但从他的年龄、学问、经历来看,都不适合担任这个工作。

孔子知道后,就对子路说:“你这样做,真是害人子弟啊!”

子路立刻为自己辩解说:“提拔子羔出来做官,这是一件好事,怎么会是害了他呢?”孔子说:“子羔年纪还小,无论学问或阅历方面都不成熟,他如何能治理像费邑那样复杂的地方呢?”

这时,子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依然不改他不肯认错的毛病,说:“费邑那里也有百姓,也有社稷(指土神与谷神),这些都可以让他学习。为什么一定要读了书,才算是学习呢?”

孔子以严厉的眼神注视着子路,说:“君子必定是言行合一的,只有虚伪的人,才会用华丽的言辞来掩盖自己的行为。而我最讨厌的就是喜欢强词夺理的人啊!”

听完老师的教诲,子路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也真正体验到了学问的意义。

(出自《论语》)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