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雷锋若活着是否会“三退”?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6年3月10日】中共在对敌人以至对人民的精神控制和思想改造之中。树立了一些样板人物,为加强其统治服务。其中之一就是雷锋。

大家知道,雷锋成为中共国家级的样板人物是在死后才树起来的,这种大树死人,少树或不树活人的招术,也是中共骗术的一大特色,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死人的事,死人的话可以胡编乱造,反正死无对证;二是因为死人不会象活人那样,思想品质、行为方式都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张思德,中共说他是烧砖窑倒塌而牺牲的,民间说他是烤鸦片而死的,如果真的是因烤鸦片而死的,张思德之死是罪有应得,甚至可说是死有余辜,烤鸦片不是害人吗?害人的样板人物中共是要大树特树,但要披着为人民服务的外衣去树。这样才能骗人,才能为加强其统治服务。

中共在宣传雷锋时,有一条说他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可现在披露出的事实是,雷锋拥有当时的一般人难以拥有的高档衣服和手表,不是说雷锋不该拥有高档衣服和手表,而是中共在宣传雷锋时,故意抹去这个事实,抬高雷锋的形象,这和雷锋本人没关系,雷锋本人已经死了,对死人活着时的事弄虚作假,那是中共的罪恶,为了维持它罪恶的统治,连死人也不放过,这也是中共对死人的犯罪。

实际上,中共在宣传雷锋时,塞進了大量的党文化的邪货,和真实的雷锋是出入很大的,尤其是中共用党文化给雷锋戴的一些帽子,那根本上与雷锋无关,那是在糟蹋死人害活人。

例如:中共宣传雷锋是共产主义战士,但实际上。连中共的头子们都没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毛泽东一九五八年搞的跑步進入共产主义的大跃進运动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造成四千一百万中国人的非正常死亡,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是中共犯下的罪恶。也是所谓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实践样板,而现在的中共政权,干脆就不提与共产主义有关的口号了。那么给雷锋戴上帽子这种根本上就不会有的共产主义战士帽子,岂不是在糟蹋死人害活人?

惯会阴损招术害人的周恩来为雷锋的题词是充满邪党文化毒素的,也可以说是强加在雷锋身上的。周恩来为雷锋的题词中,一个憎恨的“憎”字放在“爱”字之前,共产邪灵附体借周恩来之手所表露出对人类憎恨的阴暗心理窜出纸面,令人触目惊心。就是在对人类憎恨的阴暗心理的支配下,共产邪灵附体借中共之手杀害了八千万中国人也不罢休,至今仍然在残害、杀害中国人。

“阶级立场”是邪党文化在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所谓的阶级,简而言之,就是钱多的人和钱少的人的划分,这里不讨论这种划分在理论上的荒谬,就在它本身的意义上来谈这句话。大家知道,中共的官僚集团自从在中华大地非法建政以来,几十年的暴力掠夺,已成为有史以来最为无耻的贪污腐败集团。也已成为有史以来最为无耻的一帮钱多的人,雷锋若活着,想必会憎恨中共官僚集团的,包括从毛泽东到江魔头等为雷锋题词的中共官僚集团的头目们,因为这些头目们的罪行正在大白于天下。本身就是有史以来最为无耻的一帮钱多的人,而这所谓的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也并非雷锋的什么立场。

雷锋在帮别人时,并没有在弄清楚被帮对象的阶级成份之后再决定是否帮别人的记录。雷锋在帮别人时,可以说是一种天生的善心、同情心之使然,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这种爱和党文化中派生出来的阶级立场毫不相干。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周恩来题词中这句话本身就是弥天大谎。言行不一致才是周恩来所谓的“革命精神”。就是用这种言行不一致,骗人的革命精神,中共祸国殃民,对中国人民,对全人类犯下了滔天大罪,逃脱不了毁灭的下场。

如果说雷锋真做到了言行一致的话,那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和周恩来所谓的革命精神根本上就是风马牛不相及。而中华传统美德恰恰是周恩来所谓的革命精神的克星。

二十二岁就离世的雷锋,生活的年代是四十,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那时,中国大陆的传统文化还未被中共摧毁,雷锋的天性未灭,人性被中共污染的不重,在这种天性的带动下,自发的做了一些为人称道的好事,那和中共根本上就没关系。而且,支配雷锋做这些好事的本源思想,和中共的党文化根本上也是对立的。这种本源思想上的对立关系,毛泽东隐隐约约的感触到了。所以,他就简单的题了那七个字。这样一来,学雷锋,学什么,怎样学,什么时间学,要达到什么目地,这里边的花样就由中共挖空心思去玩了,要达到的目地就是,把学雷锋作为一个骗人的工具使用,达到加强中共血腥统治的目地。

中共叫嚷学雷锋,已叫了四十多年。那些号召别人学雷锋的高官,那些多年来被中共一批又一批树立的所谓的学雷锋标兵,有几个人真正为中国人民做了值得称道的好事?又有几个人真正能清正廉洁不贪污腐败?共产邪灵附体在中共叫嚷学雷锋的四十多年中,不知吸取了多少中国人民的鲜血,不知残害了多少中国人民的生命。学雷锋的幌子岂能掩盖那鲜血的控诉、冤魂的怒吼?

我们知道天性未灭、人性被中共污染不重的雷锋,他若还在世,若有机会读到《九评共产党》,他也会“三退”。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