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创作研究(二)

更新: 2018年12月05日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零四年七月九日】(接上文)

四、近体诗

古汉语的发音四声为平、上、去、入。在齐梁时期由陆厥、沈约、谢朓等文人创立。这件事情是为了唐代近体诗(格律诗、今体诗)的出现做铺垫。近体诗带有那个时期天体文化的特点,从唐朝到清朝,古代的文人都遵循着那个规律去创作唐诗。《平水韵》中将平声又分为上平和下平,我在研究中发现,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上平声、下平声、入声、上声、去声,又分别对应了古乐五音的宫、商、角、徵、羽。古乐有十二个调式,所有的基准音都是黄帝定的。《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我举个例子,表达一个意思。假设宫、商、角、徵、羽对应着现代音乐简谱中的唱名是1(上平)、2(下平)、3(入声)、5(入声)、6(去声);那么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可以根据以下简谱唱出来(F调,3/4拍):

3 3 1 1 5|2 2 3 5 2|3 1 2 5 3|6 5 3 2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果我们从读李白的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就能更加清晰的明白原来唐诗既可以朗诵,又可以根据读音(四声)对应的五音按固定的节拍唱出来。“踏歌”的意思就是边走边唱。因此我建议我们同修在创作近体诗的时候还是采用《平水韵》来押韵,并尝试用入声的发音方式去读唐诗。用这种方式去背诵古人写的唐诗宋词您会发觉韵律优美,而且记的特别快,不容易忘却。

至于今后是否从新给出古乐的基准音,中国传统音乐的节拍形式是怎样的,那都得由师父来定。

近体诗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中有五言律诗、六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也是一样有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必须严格依照规定的格律去写。

1、律诗中的对仗

律诗都是八句,古人为了论诗方便将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按律诗格律的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请看下面例子: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首联----------
---颔联 必须对仗---
---颈联 必须对仗---
---------尾联----------

【曲江二首(之二)】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请大家再看看前面举例的诗(杜甫《绝句四首之三》、王之涣《登鹳雀楼》),可以看出对仗有下面几种特殊形式:

①、数目对

像“三山”对“二水”、“两个”对“一行、“千里”对“一层”等,前边的字都是数词,因此构成数目对。这不仅在律、绝句中极为常见,在词曲中也屡见不鲜。

②、颜色对

像“青天”对“白鹭”、“白日”对“黄河”、“黄鹂”对“白鹭”等,前边的字都是颜色,因此构成颜色对。

③、方位对

如杜甫的《登楼》中:“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秋兴八首》中:“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等这些诗句中的“北极”对“西山”、“西望”对“东来”,前边的字都是方位,因此构成方位对。

数目、颜色、方位这三类词在对仗中很少与别的词相对。此外在对仗中还要求名词对名词[如上面的例子“花草”对“衣冠”]、形容词对形容词[“幽(径)”对“古(丘)”]、动词对动词[“穿花”对“点水”]、重叠字对重叠字[“深深”对“款款”](特殊情况除外)等等。

④、借对

上面举的例子杜甫《曲江二首》中的颔联以“寻常”对“七十”好象对不上,其实古人以八尺为一寻,两寻为常,所以“寻常”两字是数目字,与“七十”刚好相对;由于“寻常”两字在这首诗中实际上是“经常”的意思,所以这种对仗的技巧称作借对,与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对仗的技巧中还经常见到一种谐音的借对。如杜甫的《野望》中:“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清”的谐音是“青”,与“白”字构成了颜色对,也是借对。杜甫的《秦州杂诗之三》中:“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珠”的谐音是“朱”,与“白”字构成了颜色对,同样是借对。刘长卿《重别薛六》中:“寄身且喜沧海近,顾影无如白发何”;这里的“沧”谐音“苍”,也与“白”字构成了颜色对。

对仗的技巧细讲起来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一些学者在研究近体诗时还把对仗的句子分为“工对”和“宽对”。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因为我认为不管是“工对”或“宽对”,在对仗中都是允许的,即使是杜甫写的律诗中的对仗句子也不完全都是“工对”的。所以写诗时能对得工整当然好,“宽对”也行。

以下将要讲的唐诗中近体诗的格律其实是唐人根据唐太宗传下来的几种格律形式,选择了其中的一种既容易记忆、朗诵、吟唱又便于科考评分的格律规则(下文会特别标明为“通行格律”)。比如,唐太宗的〈月晦〉: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罩云朝盖上,穿露晓珠呈。[(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这一首五言律诗格律就与后人说的“粘对”规则相同。“对”指的是每一联的平仄相对。“粘”指下一联的第一句与上一联的第二句关键字的平仄相同(如五言律诗的第二字及第四字;七言律诗的二、四、六字)。

宋朝之后,由于历代朝廷科考经常要考唐诗,所以开始流行“通行格律”,这也有利于考官的评分。笔者在多年的唐诗学习及创作尝试中,也都采用“通行格律”。

2、七言律诗的格式

七律诗有以下四种常见的格式,大家如果要写七律可以按照下面的格律要求写,律诗的第一句用韵的要求不是很严,即使是格式中要求押韵的,也可以用邻韵,但偶数句子则必须严格照韵书押韵且不能用相邻的韵部。(平)、(仄)表示可用平声字也可用仄声字。

(1) 首句仄起仄收式(通行格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韵)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韵)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韵)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韵)

注:“葛”、“一”、“失”三字均属于入声。第五句为特殊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后面将介绍。

(2)首句仄起平收式(通行格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韵),蒹葭杨柳似汀洲(韵)。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韵)。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韵)。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韵)。

注:“阁”字在《平水韵》中属于入声的十药韵部,“夕”字是属于入声的十一陌韵部;因此都是仄声。第三句“初”字在应该用仄声的位置用了平声,所以第五字用仄声“日”来补救(也可以不补救),称“拗救”。这种方法在格律诗的创作中很常见;第四句的第一字用了平声字,第三字用仄声“拗救”,亦同。

(3) 首句平起仄收式(通行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韵)。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韵)。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韵)。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韵)。

注:“十”字在《平水韵》中属于入声的十四质韵部,“笛” 字是属于入声的十二锡韵部。

(4) 首句平起平收式(通行格律):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唐•李益

绿杨著水草含烟(韵),旧是胡儿饮马泉(韵)。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韵)?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韵)。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华年(韵)。

注:第七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在近体诗中很常见。后面我会再做简要介绍。

3、六言律诗的格式

唐代诗人中写六言律诗的并不多,后来研究诗词格律的学者也很少有人介绍这种格式,主要原因是六律的格式很特殊,一些学者认为它违反了“粘”和“对”的原则。

六律的格式我们这里只介绍两种:

首句仄起平收式(一)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韵)。

说明:六律的每一句的第五个字一般情况不能单独更改平仄格式。如果要改则必须跟同一句的第三字互换平仄。

【破阵乐(二)】 唐太宗李世民

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
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
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
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

【破阵乐(三)】
少年胆气凌云,共许骁雄出群。
匹马城南挑战,单刀蓟北从军。
一鼓鲜卑送款,五饵单于解纷。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

注:例诗中的“出”、“匹”、“一”、“百”四个字在《平水韵》中都属入声。“骑”读“jì”,属去声的四寘韵部。

首句仄起平收式(二)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韵)。

【谪仙怨】 唐•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第二种格式只是将第一种格式的第五句改成了“(平)平仄仄平仄”,其余不变。“谪”字为入声的十一陌韵部。

4 五言律诗的格式

(1) 首句仄起仄收式(通行格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送友人入蜀】 唐•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韵)。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韵)。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韵)。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韵)。

注:“说”字在《平水韵》中属于去声的八霁韵部;“傍”字读bàng,为去声的二十三漾。所以这两个字都读仄声。而“应”字读yīng,为下平十蒸韵部,所以算平声。

(2) 首句仄起平收式(通行格律)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韵),边秋一雁声(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韵)。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韵)。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韵)。

(3) 首句平起仄收式(通行格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韵)。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韵)。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韵)。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韵)。

注:第一句采用了“平平仄平仄”这样的特殊格式,这种格式在律诗及绝句中都很常见。后面我会做简要介绍。“石”字在现代的汉语中是发阳平声(shí),但在《平水韵》中是属于入声的十一陌韵部,所以是仄声。

(4) 首句平起平收式(通行格律)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北青萝】 唐•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崦”字与“僧、层、藤、憎”不在同一个韵部。律诗的第一句押韵的要求不是很严,可以用邻韵或不押韵。第八句的“与”字发音为“yǔ”,在《平水韵》中属于上声的六语韵部。

5 孤平

所谓的孤平是指在七言的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的格式“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句型中,除了韵脚的平声字以外,句子中必须保持有两个平声字,那么也就是说上述五言句的第一字、七言句的第三字都必须用平声字,而不能用仄声,否则就是犯了孤平。在唐代的律诗绝句中,几乎可以说没有孤平的例子。如果七言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字,那么第五个字(或第一个字)就一定要改成平声字,如上面举的例子“山雨欲来风满楼”。同样道理五言格式“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一字如果用了仄声字,那么第三字就一定要改成平声字,如王维的《归嵩山作》“暮禽相与还”。孤平被认为是写近体诗的大忌,在过去的科举考试中,试帖诗不管写得多好,如果犯了孤平就算不及格。

6 特殊句型格式

前面提到了七律中“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子在实际的写作中常被古代的诗人改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如: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中:“巫峡啼猿数行泪”;杜甫《宿府》中:“已忍伶俜十年事”等。五律中“平平平仄仄” 这个句子在实际的写作中常被古代的诗人改成“平平仄平仄”;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杜甫《天末怀李白》中:“凉风起天末”;王维的《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等等。

这两个句型格式被近代的一些学者称为“特殊平仄格式”。

8 也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在近体诗中每一句中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但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则一定要按照格式的要求;当然在五言绝句或五言律诗中这句话就变成了“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了。其实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能很客观的反映出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据我们考证,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元代《切韵指南》这本书中,被当作是写近体诗的一个口诀。其实通过我们上面所说的孤平的规则及特殊句型格式可以看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不仅不能很客观的说明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而且很容易给初学者造成困扰。比如,在五言“平平仄仄平”的格式中,第一个字就不能用仄声字;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式中,第三个字也不能用仄声字,否则就犯了孤平。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五言的第四字是可以改动的,而七言的二、六两个字也不是绝对不能改动其平仄,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特殊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及 “平平仄平仄”;是已经改动了四、六两个字的平仄关系。

所以我认为初学写近体诗的人不要去记那些不正确的口诀,还是先按照通行格律去写比较好,等熟练后再去研究其中的变化规律。

(待续)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