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二四年四月五日】【明慧之窗记者颜朴芳综合报导】“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杜牧的这首诗正是清明生动的写照。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雨量增多,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历书》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在“春分”后十五天,“谷雨”之前,公历约在每年四月四至六日之间。如:一九四三年的清明节气为四月六日,二零二三年为四月五日,二零二四年则为四月四日。 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音糖,táng,麦芽糖)大麦粥。”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通常是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与清明日期相近,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形成了清明节。 因此,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清明节,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标志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节气,二是有固定的风俗内涵和崇尚伦理孝道的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及传说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身。《周礼・夏官司马》中云:“季春出火”,寒食节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故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 寒食禁火,清明一到颁“新火”。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仪式,透露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 后来寒食节有了“感恩”之意,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相传跟春秋时代晋国忠义之臣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有关。 传说春秋战国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太子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避祸被迫流亡,流亡期间重耳受尽屈辱与艰辛,原来跟着他的臣子陆续各奔出路,只剩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追随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饥肠辘辘寸步难行,介子推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给重耳充饥,史称“割股奉君”。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即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随之封赏跟随他流亡的臣子,却忘了返乡探母的介子推。 后经他人提醒,晋文公感到愧疚,数次派人请介子推上朝受封却未果,便亲自去他家,只见大门紧闭。原来,介子推不愿邀功,早已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御林军上山搜索没找到人,于是有人献计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仍不见介之推身影。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柳树树洞里有一片写着血诗的衣襟: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伤心地收好血书,命人将介子推母子分别安葬于那棵柳树下,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全国百姓禁忌生火煮饭,只吃寒食,以示追怀之意。 《晋文公复国图》。(公有领域) |
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此时阳春三月,风光明媚,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所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 清明节的由来另有一说,也是跟介子推有关。 晋文公在介子推去世后的来年寒食节,穿着素服领着群臣前往绵山祭祀介子推,行至坟前,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冒出新芽,就把这棵复活的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隔日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还采柳枝编成圈戴在头上,就像介子推和自己在一起一样,后来晋国百姓也用戴柳、插柳来纪念介子推,并成为习俗。 遵循古老的传统,寒食节全国禁止使用火,以示对先人的追思,于是所有的火种均会被熄灭。隔日清明节时,由天子带着文武百官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进行钻木取新火的活动,祈愿国运昌隆、去旧迎新。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本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现在则合而为一了。 所以清明节就成为既是扫墓祭祖、寒食赐火的日子,又是踏青出游的时节,既有感怀的泪水,也有快乐的欢笑,可说是一个有丰富内容的节日。 除了最为人熟知的扫墓习俗之外,还包括:植树、踏青、插柳戴柳、荡秋千、蹴鞠、放风筝,吃润饼、草仔粿、艾粄、枣饼、糯米糖藕等等。 扫墓 清明节时,后代子孙清理祖坟上的杂草,并献上牲礼、酒菜、花果和粿类作为供品的祭拜行为,称为扫墓。 清理杂草后,在墓碑上用石头或砖块压着三张一叠的墓纸,称为挂纸,又称压纸。除了表示子孙已祭拜祖坟,也象征替祖先修理房子(坟墓),还表示这个坟有后嗣祭奠,不是没人祭拜的孤坟。传说挂纸可使祖先灵魂得以安息,还能给家人带来好运。 扫墓结束后,有将祭拜的粿食分给附近贫困小孩的习俗,称为“揖墓粿”,又称乞墓粿,象征“祖德流芳”。 扫墓后回家前,将供品中的熟蛋在墓碑上敲碎剥壳,并将蛋壳抛覆(谐音“复”)在自家祖坟上,象征“由剥而复”,代表脱除噩运及开运新生。 清明时节气候条件很适合树木生长,因此有人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把扫墓祭祖与植树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成了清明习俗之一。(清黄钺《寿世征祥・册・乔松比寿》,台北故宫博物院) |
植树 植树,据说与古代祭祖、丧葬习俗,以及荫庇后代意义有关。西周时期的统治者会在坟墓植树以显示身份地位,当时平民百姓不被允许这样做,一直到春秋时期,这一习俗才传入民间,当时种树的意义只是为了标示祖坟位置。 《礼记》中讲孔子在云游列国前,在父母坟前种植松柏,以便辨认祖坟。古时的陵墓和山坟大都在野外,每年祭祖时才会去扫墓。每到祭祖时,人们发现坟墓被杂草覆盖,不容易寻找,于是有人在坟头种植四季常青的松柏,让坟墓变得显眼,下一年扫墓时就容易找到了。之后就在清明节这天扫墓祭祖,坟头种树。 清明时节气候条件很适合树木生长,因此有人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把扫墓祭祖与植树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成了清明习俗之一。 踏青 微微熏风、煦煦春阳清明时节,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不仅是大人、小孩、男子,连平日难得迈出家门的女子都能穿上新鞋,出行到郊外“踏青”,又叫春游、行青、探春、寻春等。感恩敬祖的清明节,也就充满了轻松游憩的气息。 插柳戴柳 《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后人为了表示怀念介子推,就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人们认为插柳戴柳能顺阳气、迎吉祥、辟邪驱瘟,有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的习俗。 荡秋千 秋千(音秋千,qiū qiān)最初叫“千秋”,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为结实起见,其绳索多用兽皮制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千秋是汉武帝时,后宫为皇帝祝千秋之寿的一项游戏,后来为了避讳就用“秋千”来称呼。到了唐代,荡秋千成为寒食节及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因在半空摆荡,翩翩若仙,被唐玄宗称为“半仙之戏”。 蹴鞠 蹴鞠(音促局,cù jú,踢球)是古代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类似现今的踢足球。 据宋朝高承《事物纪原》记载,起源于黄帝时代,相传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汉代时普及于民间。唐代时军中也流行,诗人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云:“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宋代时发展到巅峰,连宫中也爱玩,清代黄慎《蹴鞠图》画中就描绘了宋太祖与宋太宗、赵普以及大臣内侍玩蹴鞠的场面。 到了明清逐渐衰微。现在的踢毽子还留有蹴鞠的影子。 放风筝 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怀念故人,每逢清明时节,将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逝去的亲友,白天、夜里都有人放风筝。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清朝有“清明断鹞放灾”的俗谚,纸鹞就是纸鸢、风筝。人们把想禳除的灾祸、病情写在风筝上,等到风筝随风飞高飞远后,就剪断丝线,意谓让灾病随着风筝在风中消逝。 暮春三月,天地清明春风柔和,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明慧网) 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在祭奠与追思中,感谢祖先的奉献,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代代相传慎终追远的孝亲传统和感恩文化。 清明时节,对于生命穿梭在生死的演递之中,感受格外深刻,生命的真谛仅在从生到死走一遭、落得白灰一片吗?耐人细细品味! 最后,以一首原创诗歌《平安是福》作为本文的结尾,祝大家远离邪恶、幸福平安。 《平安是福》 世人都在求幸福, 不知平安就是福。 远离邪党避灾祸, 明白真相是真福。 【关联文章】 漫话二十四节气 【延伸阅读】 小满节气送祝福 天降透雨这一方 从“谷雨”谈文字起源与文明的飞跃 水兔年闰二月 艰辛之年如何过? 【延伸阅读・专辑】 德行典范 寻找生活希望的故事 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 儿童教育 明慧网原文: 【传统文化】清明节的习俗与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