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二三年四月十五日】(接前文) 《太平广记》还收录了,契虚、裴氏子、王畭、阴隐客、采药民、崔炜、李球、许栖岩等人,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机缘巧合,走入了另外空间。在洞府里,有天有地,和人间一样,只不过表现为经过山洞走过来的,其实那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这里,他们都遇到了修炼得道的高人,点化他们人生的真谛,启悟他们放下世间的执著,修炼才是返本归真之道。有的人走出洞府之后,珍惜机缘,从此潜心修炼,最后得道,而有的却被尘世的名利迷惑,错过千载难逢的缘份。 “洞”,意味着隐蔽、深沉,难以发现,只有那些有缘之人才能在恰当的时机,深入洞府。 “洞天文化”源远流长,演绎为华夏神传文化中,连接人间与天上的一个通道。《太平广记》中丰富的记录表明,洞中的神仙世界就在我们身边,然而无缘之人却根本难以得见。 在汉语词汇中,与“洞”相关的词汇,如洞见、洞彻、洞溢、洞达、洞悉、洞察、洞若观火,都含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意思。 心诚则灵 见证到另外空间 不仅是洞府,当机缘巧合时,另外空间会以其他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有缘人得以“洞见”天机。如“海市蜃楼”,犹如天空中打开一扇窗户,让人在那一瞬间看到了另外空间的存在。 有关“海市蜃楼”的记述较多,古今中外都有,大多是静态的山峦、建筑、船只等。但是,在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一段经历,根据该书卷二十一〈异事〉中的记载:“从登州(今山东蓬莱)向海上望去,常能看到有云气,有的像楼台宫殿,也有人物车马,看得很清楚。人们叫它做‘海市’。………欧阳文忠(欧阳修)曾经出使河朔,路过高唐县,晚上在旅店中听到有鬼神从空中经过,车马、人畜的声音都很清晰。他说得很详细,这里就不多写了。本地的老人说:‘二十年前这里白天也有过这种事,人物都看得清清楚楚。’老百姓也把它叫做海市。”欧阳修以及当地百姓的所见所闻,表明“海市”并非幻景图象,而是在另外空间的真实存在,有生命、有车马,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宋哲宗年间,苏东坡被贬官到登州,听说当地有“海市”奇观,可是他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后来临调走时候,苏东坡觉得没看见海市很可惜,就到海神庙祭拜一番。 第二天,就在苏东坡即将离开登州时,果然出现了海市奇观,而且影像很清晰,能看到行人、车马往来。苏东坡很高兴,写了首七言诗《海市》。开首几句写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这段轶事被明代学者张岱记录在了百科图书《夜航船》中。 苏东坡在晚年笃信佛法,正是他对于神佛的敬畏,得以有缘见到另外空间的展现。 另外空间在佛法中又是怎样阐述的呢?释迦牟尼佛说一粒沙里有三千大千世界。沙中沙,世界叠世界,无穷无尽,浩瀚的宇宙,最终只能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来诠释。一粒如此,那么在我们同时同地,是否也存在无数横向、纵向的空间和时间?那么天外天,人外人,就不是传说或神话,是谁可以看到或接触到另外空间的天人?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历朝历代那些艺术家们的绘画或雕刻中,展现出了许许多多神佛那神圣的形象。比如,佛的庄严、菩萨的慈悲、神态各异笑容可掬自由自在的罗汉形象,这些绘画和雕塑所展现出的形象在告诉人们神佛在另外空间的真实存在。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