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二二年三月十五日】五年前,我有幸结识了某地的几位同修,从那时起,我们一直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他们的学法小组六、七个人,都是很善良、朴实、耿直、实实在在的修炼人。经过风风雨雨、重重魔难,仍坚定的走在证实法的路上。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份,师父发表了《醒醒》新经文,他们一起学习、互相交流、切磋,都悟到,不能再懈怠了。同修们都悟到救人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修好自己,救度众生,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下一步如何做好呢?讲真相劝三退我们一直在做,复兴传统文化是目前必须做的。清除无神论的流毒,回归中华民族传统,敬畏天地神灵,这是下一个历史时期所需要的。 前些日子,同修们配合正法進程,做了一部份优盘,内容主要是“九字真言”和神传文化,非常好。可是毕竟大部份的人还不会使用优盘,所以推广起来有难度。经过切磋,有个同修提出来,我们可不可以买一部份能用优盘的收音机?插上优盘,有目地的先送给一部份人听,然后再让他们互相传着听。 此语一出,同修们个个赞成,立即行动起来。先买了二十个收音机,放上优盘,分别送给了一部份人。结果效果非常好。 在这关键时刻,城里的同修又送来一部份优盘经济援助。同修们利用农村过年走亲访友的机会,把“九字真言”和神传文化的内容带给他们听,并让他们听完后,传给家人、亲朋好友听。这种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里仅举几例,与同修交流: 有一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接收了收音机,听了几天后,感觉良好,每天念“九字真言”,神清气爽。她突然想起了正在病中的女儿,立刻跑到女儿家。女儿躺在床上,已经几天不吃饭了。女儿听了妈妈的话,马上听起来。听着听着,当听到《帮您渡过劫难》(“九字真言”)歌曲时,女儿感到十分顺耳,就不自觉的随着唱起来: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越唱越兴奋,越舒服。她说,她唱“九字真言”歌,浑身都在跳动,好象来到了另一个空间,好多神仙模样的人都在唱这支歌,并对着她笑。 女儿高兴极了,当这段歌曲结束后,她突然爬了起来,说要吃饭,家人个个高兴。饭后,她继续听,几天后,她能下床了,身体恢复正常。这一消息立即传开了,邻居们本以为她快不行了,谁能相信她听了收音机里内容,身体好了,真是奇迹! 因为这个奇迹的出现,村里很多人都想听,其中有两个邻居想向她借来听,老太太的女儿拒绝,说想继续听。建议他们找同修要。结果两个人找到同修,说明来意,同修借此机会,给他们详细的讲了真相,并告诉他们收音机听完后,觉的好,可以传给家人和亲朋好友听。他们满口答应,连声说“谢谢”。同修连忙说:千万不要谢我们,这是我们师父为了救你们躲过这场瘟疫,让我们这样做的,你们要谢就谢我们师父吧。他们齐声表示谢谢师父,欢天喜地拿着收音机走了。这件事同修们都很感动,悟到:师父为我们铺垫好了一切,只需要我们跑腿、动嘴去做就行了。 另一件事让人感动,让同修们增加正念,提高了心性。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小年。清早,天降瑞雪,地上积雪已半尺多厚。积雪需要清扫,但大部份的人只扫了门前雪,有的门前雪也没扫。可大法弟子不能混同于常人,当一同修扫雪扫到村中间马路时,却看到一名六十多岁的男性村民也扫雪扫到村中间马路。同修问他:“你怎么从你家扫到这来了,累了吧?”村民说:“你别说了,我听了你们给我的收音机里的内容后,明白了,人活着不能光顾自己,不能把钱看的最重要,多干好事,积德行善才是最重要的。多干好事你们师父才会救我,你说是吧?”村民这几句话,使同修深受感动。他们握手告别。这不就是我们师父慈悲救度众生,让我们讲真相救人所要达到的结果吗? 还有一件事情,同修做的很好,体现了修炼人的境界。这个同修拿着优盘,想送给一对卖收音机的夫妇,男士接了过去,妻子不让要。同修说:“你们有收音机,插上优盘听听,明白真相能躲过劫难,得救多好!”妻子却说:“我们的收音机是卖的,是挣钱用的,不能用来听别的东西,你拿走吧!”同修听了,心里有点生气,心想光想挣钱,而不知道保命更重要,真是不可理喻!心里想一走为快。 可转念一想,这不是和常人一样了吗?常人就是为私为我的,都那么好还用我们讲真相救他们吗?可能我慈悲心不够,如果我救不了他们,他们将随旧宇宙去了。我必须救了他们。于是她调整了心态,和气的和他们说:“那么好吧,我把我的收音机和优盘给你们留下,听着对你们有好处,你们就把优盘留下,继续听,不对心思,我再来拿回去。”他们接受了,同修说:“祝你们能得救!” 他们被同修的善心所感动,说了声谢谢,同修说,后会有期,以后再谈。同修边走边心里祝愿这对夫妇,听真相,明真相,得救度。并决定以后再找机会继续给他们讲真相劝三退。 整个新年期间,经过同修的努力,使整个山区变的阳光,沐浴在佛光之中,充满了正能量。人们良知被唤醒,选择正的,选择救人的大法,才是得救的希望,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同修都悟到:救人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在修好自己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方式多救人,完成自己的使命。 由于层次有限,不在法上的地方,请同修慈悲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