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古典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苏格拉底方法”(也称苏格拉底辩论)作为西方传统哲思的基础,尽管在最近几十年里受到了一些批评,却依然是西方高等学府,特别是法学院,甚至最高法院,所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基础。 两千五百年前,东方出现了释迦牟尼佛(公元前483-400),为东方人留下宝贵的思想和道德文化;几乎同时期出现在西方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也为西方人留下了同样珍贵的文化遗产。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生于雅典,至今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其实是西方伦理思想、传统道德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教学一辈子,也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只是口述、面授、心传,并未留下任何文字。 所有的文字都是其学生事后很多年才根据记忆整理出来的,这样就无可避免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虽然整理文字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老师的思想更加广为人知,但实际上却从一开始就已遗失和改变了老师所讲述的很多内容和原义,当时的语境和场景就更无从追溯了。后人在更加不同的环境中阅读这些文字,理解又会继续发生偏差。这可能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苏格拉底方法可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学科,但使用苏格拉底方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心态和思想境界。如果一名教授出于欺负学生、显示自己的地位为目的使用这种方法,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苏格拉底方法是个人之间合作论证对话的一种形式。在柏拉图的早期对话中,elenchus是苏格拉底用来研究诸如正义或美德等伦理概念的性质或定义的方法,据说有以下步骤: 1.苏格拉底的对话者说出一个立论,例如“勇气是灵魂的忍耐”。 2.苏格拉底决定这个立论是否虚假,并提出反驳。 3.苏格拉底确保他的对话者同意他的反驳的进一步前提,例如“勇气是一件好事”和“无知的忍耐不是一件好事”。 4.苏格拉底随后反驳,对话者也同意,这些进一步的前提意味着与原始立论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它会导致“勇气不是灵魂的忍耐”。 5.苏格拉底随后声称他已经证明对话者的立论是错误的,它的否定是正确的。 仅从这五个步骤看起来,苏格拉底辩论似乎只是为了证明对话者的立论是错误的。真是这样吗?也许有些对话的结果的确如此,但如果每次对话结果都是如此,这个方法就和现在那些“如果你肯定,我就否定。如果你否定,我就肯定”(单纯以“战胜”对方为目的的狡辩)太接近了,很狭隘,更谈不上对学生伦理和道德的培养。很多人知道,苏格拉底以自己没有标准答案而闻名,他把自己称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让我们来继续探寻,看看另一个也是柏拉图原文中记述的故事: 欧绪弗洛的父亲意外害死了一个奴隶,于是欧绪弗洛前往法院起诉自己的父亲。没想到在法院门口遇到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便与他讨论起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什么是虔诚?欧绪弗洛对神学很有研究,认为自己当然明白什么是虔诚。虔诚就是能使得神灵满意的行为,而起诉自己的父亲属于大义灭亲,自当为神灵所满意。然而,苏格拉底又指出,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其实是有分歧的,取悦了一位神,就可能惹怒另一位神。显然,欧绪弗洛知道神灵之间也有分歧,于是他也明白了自己对虔诚的这个定义并不恰当。这就是苏格拉底帮助人们意识偏见、傲慢甚至无知的常见方法。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常见的信仰、道德问题,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知识?然而等他人提出一个定义、断言或结论后,苏格拉底再指出这一定义的不合理或不完善之处。这个探讨过程让人们看到自己其实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 斯坦福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罗布·里奇(Rob Reich)是二零零一年斯坦福大学最高教学荣誉奖沃特·格尔(Walter J. Gores)卓越教学奖的获得者。里奇教授也谈到了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根据里奇教授,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这里的讥讽,指在问答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并未深思。这里的助产术,指用问答的方式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士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这里的归纳,指通过问答使对话者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从而认识到事物本质的、普遍的规律,从而得出事物的所谓“定义”。注意,这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思考过程;这里所下的“定义”也是有条件和前提的。 我们看到,基于苏格拉底方法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在苏格拉底的方法中,没有单方面灌输,也不需要死记硬背,课堂经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共享式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负责通过提问推动对话向前发展。对话的“老师”或领导者提出探索性的问题,以揭示构成反驳的思想和陈述的价值观。学生们也会向老师或学生之间提出问题。 这种探究过程是互动的,教师既是讨论的参与者,也是讨论的引导者。使用苏格拉底方法的人不使用幻灯片,培养的是注意力、思考力、基于道德伦理的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今人是如何归纳“苏格拉底方法”的基本组成部分的: 1.用问题来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原则和信仰。 通过提问,参与者首先要努力识别并捍卫自己对世界的道德直觉,这种直觉支撑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苏格拉底式的探究不是对事实的背诵,也不是对各种各样的抽象概念的逻辑提出质疑,而是要求参与者对自身、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信仰做出合理的解释。 苏格拉底式的探究旨在揭示学生生活的动机和假设。因此,苏格拉底方法的实践者可能想让学生知道事实,但他们想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这些事实的看法,而不是其他人的看法!在这里,引用权威是没有用的。 2.关注道德教育,关注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 在苏格拉底式的调查中,所有的评论都是针对特定的讨论参与者,而不是为了说服任何人或所有人而进行辩论或提出问题。 探究的主题不是一般人对世界的看法或所说,而是每个参与者对世界的看法或所说。由于苏格拉底式问答的实质是考察和明晰参与者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当这些信仰或价值受到挑战或反驳时,受到威胁的恰恰是传统。正如苏格拉底在与柏拉图的对话中经常说的,他主要关心的是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 3.制造以“产生不适”为特征的课堂环境。 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中,对话者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张的气氛。这意味着有人要受谴责、受到责罚吗?回答是否定的。那我们得到的是什么? 我们将会看到,在表面上我们曾认为一切都是简单的,通过问答,我们意识到周围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我们会发现,“怀疑”比“想当然”更有道理,即使是最可信的前提自己会得出不可信的结论。最终的结果,是用“清晰的犹豫”代替了“不清晰的肯定”。 在苏格拉底方法中,苏格拉底式教学的双方不是辩论中的对手,也并不总是唱反调的人。老师既不是具备所有知识或标准答案的人,也不是在拷问学生,而是对话的参与者,他自己总是乐于学习,也不寻求树立自己的权威。 苏格拉底式教学让学生有“富有成效的不适”,让他们为上课做好准备,但不是为了让学生感到恐慌。如果学生们害怕,他们要么就是不能清楚地表达指导他们生活的价值观,要么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经不起推敲。当然,对任何人来说,要想克服那种被讥讽所带来的羞辱感,还需要一定的心理锻炼,直到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勇于承担智力风险并学习批判性思维。 《The Paper Chase》(1973年)这部美国电影中的金斯菲尔德教授据说采用的就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这位综合了哈佛法学院等一些教授们言行的老师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你教你自己法律,我训练你的头脑;你来时满脑子浆糊,你走时想问题象个律师。”看了影片或者小说之后我们会发现,金斯菲尔德强调的是,他不是来帮你填知识、强制你死记硬背的,知识要靠你自己学,他只是训练你的思考能力。不错,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两点是真诚的学习者靠自己内在的动力才能具备的,外在的压力,支持也好反对也罢,都只是暂时的。 孔子说,人的一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大致要到了七十岁才能同时做到既自由自在又同自觉自律。在西方社会,“自由”是一个很重要、很基本的概念;因为人的基本人权指的就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而“自由”的大致定义是,在一定前提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这与东方的孔子思想产生了高度的契合。那么,孔子的“矩”是否指伦常、道德、天命、仁义?现代西方社会的“一定前提”是否也指伦理、道德、宪法、法律的范畴呢?这是可以用苏格拉底式问答讨论的问题。 思维需要正确训练才能清晰有力,意志只有经过磨砺才能百折不挠,价值观和信仰经过时间才能看出当事人真信的是什么。人生百年,转眼即过。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也很适合用苏格拉底式问答做论证练习。如果通过练习,您也发现即使是最可信的前提自己也会得出不可信的结论,那么最后的结果,即便是用“清晰的犹豫”代替了“不清晰的肯定”,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是学习和找到生命终极答案的过程。 (明慧杂志《天地苍生》文章选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