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二二年一月四日】婚后,我们夫妻俩和我父母一起生活。妻子是个很注重生活细节的人,爱干净、勤快。而我母亲在生活上比较随意,做事也缺少一些章法。 婚后不长时间,婆媳关系就变的紧张,妻子对我母亲越看越不顺眼,一和我谈起母亲的缺点就滔滔不绝,而母亲也对妻子越来越不满意。 这种情况起初我还能两边劝劝,可一段时间后妻子的抱怨越来越多,我和妻子因为母亲而引发的争吵也变的多了起来。那时只觉的妻子不可理喻,发展到后来,妻子会因为一根掉在地上的头发丝而发火。 除了生活上的不适应,妻子和母亲的矛盾越来越大。我常常被夹在中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是感觉疲惫。有时也明白这魔难是给我修的,应该找自己,可是因为在这矛盾中,我好像只是一个第三者,所以经常陷在具体的对错中出不来,也不知道该怎么样“修内而安外”[1]。 后来,发展到我为母亲的事情和妻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妻子一生气就要回娘家住上一两个星期,几乎生活上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成为她的爆发点,搞的生活很紧张。我从一开始的安慰,到后面的冷漠,有时觉的这个关为什么会这么大,这么难,很不解,也只有在妻子回娘家后,我的心里才能有片刻的轻松。有时我们也会好好谈谈心,找找解决办法,可矛盾还是时不时的爆发出来。妻子常说:我们之间的矛盾全因你妈而起。 似乎结婚后,我修炼中的大关小关大多是妻子带给我的,而我却一直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有时候妻子会做的很过分,对长辈非常不尊敬,这一下子就触动到了我那个应该尊敬长辈的观念,马上憋不住火和她大吵起来,过后又很后悔,总之跟头把式的,不知道怎么忍,也不知道怎么能彻底过关。而且妻子一生气就会非常极端,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寻死觅活,离家出走,或是那种歇斯底里的哭,一哭好几个小时都止不住。 后来,矛盾越演越烈,我们只能和父母分开住了。本以为这样就能消停了,可矛盾并没有因为母亲和我们分开住而消失。矛盾变的让人更加摸不着头脑,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可能就是狂风暴雨。总之,这时的我,有点噤若寒蝉,生怕什么时候又不小心惹妻子生气。什么都提防着。那时我仍然以为,这是婆媳关系的“后遗症”。 可是,矛盾并没有因我们分开住而变少,再次和妻子发生矛盾后,妻子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因此找到岳父大吵了一架,矛盾越演越烈,导致两家人都陷入了这场风波。 长久以来,因为我修炼不精進,很少修自己,常常在矛盾中找对方的错,想用常人的办法“堵住”问题的发生。可是,想通过和父母分开住堵住矛盾的发生,反而使婆媳矛盾更加严重。想通过生活上的小心谨慎来堵住妻子喋喋不休的嘴,反而造成了妻子在生活上更加极端的“吹毛求疵”;想通过对妻子常人似的“好”来防止妻子的任意妄为,反而使的妻子更加“不知好歹”;想用强压的办法让妻子服气,却让妻子将我视为“仇敌”。 修炼是超常的,师父说:“你们不改变常人那千百年来骨子里形成的人的理,你们就退不掉人的表面这层壳,就无法圆满。”[2] 我认真的找了自己的问题,才发现妻子每次的生气其实都和我的执着心有关。从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争斗心,想由我做主的观念,想要息事宁人的想法,怕麻烦的心,傲慢,色欲心,不愿意被说的心等等。我有时会问问妻子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妻子经常是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为了什么。 有一次,妻子又因为某些原因发火,起初我被她激的说了几句气话,后来我突然意识到不能这样,于是就忍住不说,决心一定要过了这一关。可是妻子因抓着我说的那句话不放,大吵后再一次回娘家。后来我找到她,心平气和的向她道歉,并请求她原谅。而她回到家,又开始大发雷霆,将所有柜子里的衣物全部扔到了地上。那时我的内心竟然没有一丝波澜,就是微笑着看着她在那乱扔东西,觉的这件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一切都是演化的,就像是清风拂过一般。她发泄完后,我就默默的把衣服收拾好。那天我很高兴,我知道自己提高了。 后来,渐渐的矛盾少了,可时不时的还会来那么一下,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那颗不愿被说的心非常严重。但凡我有一点想要保护自己那颗执著心的想法时,妻子就能没完没了说个不停。而我只要真心的认识到问题时,矛盾马上就能过去。 最近的一次和妻子的矛盾中,又没守住心性,和妻子发生了争执,妻子表现的比之前更加极端。我开始警觉,突然觉的这次不只是心性关,一定是有旧势力有意的破坏性考验。于是我第一次在和妻子发生矛盾后盘腿打坐,这时候师父的法打進脑中:“忍是提高心性的关键。气恨、委屈、含泪而忍是常人执著于顾虑心之忍,根本就不产生气恨,不觉委屈才是修炼者之忍。”[3]于是,我脑中想着自己的问题,努力去掉自己不服气的心理,然后发出正念,解体一切旧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我只走师父安排的路,只过师父安排的关。 不过几分钟,在房间里嚎啕大哭的妻子止住了哭声。我震惊了,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等到第二天,妻子好像无事发生一样。修炼真的太玄妙了! 作为青年弟子,没有把家庭矛盾视为提高的机会,而是长期把自己当作第三者不实修,反而被旧势力钻了空子加大了魔难,希望同修能引以为鉴。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精進要旨》〈修内而安外〉 [2] 李洪志师父著作:《精進要旨》〈警言〉 [3] 李洪志师父著作:《精進要旨》〈何为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