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一四年四月十六日】(接上文) 第二节 真相故事,始终前行的小舟 《讲故事》的经验之谈:每个故事都是一条流动的河,要让读者意识到他们是身处于河流之中,而不是平静的湖面。也就是说,要让故事始终在发展、流动、递進,读者在故事的河流中泛舟,他们的船就是我们搭建的叙事主线。 一起笔就能快速的让情节发展起来,進入故事的主线,是所有作者的心愿。但有时我们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人物所处的环境、相关知识(比如大法弟子身份和事迹、介绍迫害背景)等等,或者做一些议论和抒情。这种离开主线的情况,叫做“离题”。“离题”会放慢故事的速度,甚至让故事停滞不前。 这种“离题”现象,会频繁出现在我们作品,所以,我们就多说说它。 离题,有时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节奏。太长时间的离题会让读者懈怠。就象在河上泛舟,如果在河面平静的时间太长,读者就会在太阳下睡着了,根本忘记了河流的存在。所以,我们要让读者能够尽快从平静的水面驶离出来,让他们的小船重新回到浪花四溅的故事河流中。 我们的许多真相作品“离题”太久,忘记了小舟里的读者在等着我们快点上路。 一、叙述容易造成“故事缓慢” 二零一四年二月十四日是元宵节,当星城长沙的百姓们合家团圆、欢度佳节时,长沙市天心区居民谭香玉女士的家人却沉浸在悲痛之中——当日下午三点多钟,历经苦难的谭女士在家中悄然离世,终年六十六岁。 谭香玉女士,湖南省双牌县南岭化工厂职工,九十年代退休后定居长沙。曾患气管炎、肺气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顽疾的她于一九九六年六月有缘修炼法轮功后,全身疾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奇迹般不翼而飞。婆媳关系是现代社会公认的难题,炼功后,谭香玉按“真善忍”要求自己,与儿媳的隔阂消除了,一家人互让互谅,其乐融融。法轮功祛病健身的神效与提升道德的威力,令谭香玉深深折服,由此,她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法轮功修炼者,后来又热心担任了所在炼功点的义务辅导员,希望将法轮大法的美好传播给更多的人。 因坚持信仰,向民众讲真相,谭香玉女士生前曾多次遭长沙市中共不法人员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谭香玉的丈夫,同为法轮功学员的谢务堂先生也屡遭迫害,被折磨得一身是病,于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二日离世。 文章的背景介绍部分大概是三百多字,并不是很多,只有两个段落,虽然事实清楚、言简意赅,但让人感觉有点长,原因就是“叙述”这种形式,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真相作品的缺点。如果有了情节,有对话、有曲折、有描写、有矛盾互动,读者就不会感觉叙事速度如何慢了。就象是两个好友聊天,感觉不到时间之快和内容之多,但如果让你停下来看看几百字与自己没有关系的资料,你就会感到内容太多了,时间太慢了。 二、开头的议论和抒情不宜长 再举一例:《大连法轮功学员曲辉的故事》 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一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辽宁省大连市殡仪馆二楼的告别厅,像往常一样,人们在哀伤的乐曲与泪水中体味着生死离别的痛楚。 然而不一样的是,在一个告别厅门前,一些便衣警察混杂在悲痛的亲友中,窥视着吊唁的亲朋,偷偷地進行录像。是什么人的葬礼,惊动了中共的这些“人民警察”? 告别厅中,遗像中的曲辉平静地注视着前方,他饱受痛苦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那里。作为历史的见证,曲辉的一切都令这些警察们心惊,就连他的离世,亲友们的悼别,也使警察们如临大敌。 (一)鲜血照亮黑暗 二零一四年二月十九日,在经受了十三年的痛苦之后,曲辉离去了。他大睁着双眼,他还在期盼,期盼人们、包括对他施加迫害的那些人倾听内心良知的那一天,他在盼望那美好的、万物更新的春天。 新颖轻轻用手抚合他的双眼,而曲辉的眼睛却那样倔强的不肯闭合。这对夫妻,不知曾多少次一起面对死亡顽强的走过来。这一次,是真的离别了。 曲辉,为了拥有思想的自由,为了维护生命的尊严,信仰的尊严,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用鲜血照亮黎明前的暗夜,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自由地、有尊严地活着。曲辉是这场残酷迫害的见证。曲辉及家人十几年被迫害的经历是中国大陆法轮功学员被血腥迫害的缩影。正是许许多多像曲辉一样的法轮功学员无私无畏的付出,唤醒了一个个麻木的心灵。 中共的谎言与迫害难以为继。如今法轮大法弘传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健康和美好。 历史会给每个人作出最公正的评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有报的天理,威严而永恒。那些助纣为虐、践踏善良、迫害无辜的人,他们未来的命运将如何?如此人神共愤的罪恶,将要面对怎样刻骨铭心的审判?权力、钱财、利益终会随时间消逝,生命的轮回却绵绵不息。 当历史翻过这一页,人们会记住许许多多和曲辉一样用鲜血照亮黑暗的伟大生命。 短暂的告别仪式匆匆结束。怀念与伤痛永远留在了亲友们的心中。 分析:前三段是导语,“一场丧礼为何惊动众多警察?”的悬念,让读者的关注度一下子提升了。后面段落是发表议论和抒情(五百多字,阅读两分钟左右),作者的议论和抒情文字很到位、值得大家借鉴,但在读者不知道具体事件的情况下,很难带动读者的情感,也无法给“迫害确实发生了”提供信息支撑。最主要的是,故事停滞的时间显的有些漫长,读者有些等不及。如果这些议论和抒情放在后面,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如果是长篇叙事,这样处理也未尝不可。因为愿意读长篇小说的读者一般比较有耐心。 如果一定想渲染一下“悲伤、艰难、痛苦”的氛围,進而加重导语给人的冲击,下面的处理也许会更好一些:《大连法轮功学员曲辉的故事》 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一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辽宁省大连市殡仪馆二楼的告别厅,像往常一样,人们在哀伤的乐曲与泪水中体味着生死离别的痛楚。 然而不一样的是,在一个告别厅门前,一些便衣警察混杂在悲痛的亲友中,窥视着吊唁的亲朋,偷偷地進行录像。是什么人的葬礼,惊动了中共的这些“人民警察”? 窗外的天空 在大连市中山区怡和街以西,山坡最高处的一栋楼,是怡和街四十一号,曲辉和妻子刘新颖自一九九七年结婚以来就住在这里。房间里一切还是十几年前的样子,简简单单,地板已掉了漆。 葬礼的第二天,刘新颖默默地坐在门边的沙发上,看着窗外。就是这张沙发,把靠背放平,就是简易的一张床。自从二零零一年曲辉被大连教养院警察酷刑致残后,他在上面整整躺了十三年。新颖躺下来,体会曲辉躺在那里的感觉。这十三年,曲辉能够看到的就是这间十三平米的小屋和床头斜上方窗外的一片天空。 (之后写迫害过程) 两段导语之后,跟進的是“回顾这些年的艰难岁月,给家属造成的身心痛苦”,所以,离题的过程就是强化导语的过程,而且很短暂,两个段落。 三、《陈女士》一文的“离题”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经常离题,但不能离题太久,一般是两个段落。不过,“两个段落”之说,不是什么必须的规定,如果你的离题是动态的、精彩的,或本身就是一个戏剧性的小故事,这个常规就可以打破。《陈女士》一文,就是如此操作的。 例:(描写迫害陈女士情景的)导语过后,开始解读中国政府政策性迫害,用了六、七百字(五段)。 一年以前,中国以外只有很少的人听说过法轮大法以其养生的功法。法轮大法以法轮功这个名字为人所知,它包含了调息、打坐以及阅读功法创始人李洪志劝善、有时颇为超常的著作。(译者注:炼习法轮功功法无需调息。原文此处为西方记者的误会。) 尽管法轮功已经在中国数百万人中流行,他在国际上引起注意还是去年4月25日的事。那天,10000多名信众汇聚北京,围住了政府领导所在地中南海,要求政府停止在国家报纸杂志上将他们描述为宣传迷信的邪教。这一人群构成了奇异的景象:大多数是中年人,劳动阶层,当日离开北京市中心回到各地自己的家之前,他们只不过安安静静的在那里打坐。 但是,在一个对其威权的公开挑战没有足够包容力的政府眼里,这个抗议是一次无法原谅的挑衅。政府逮捕了数百名法轮功组织者,并发现其中一些人是政府、警察甚至军队中的官员。由于担心一个迅速发展的宗教会影响这个无神论的国家,北京在去年7月宣布法轮功为“邪教”并正式予以取缔。 面临着政府安全部门的全力打压,法轮功本应该迅速消亡。但与偶尔挑战共产党的异见者不同的是,法轮功的活动并未因为大规模的逮捕、殴打甚至残杀而停止。相反,一个强硬的核心仍然继续抗议。在北京的市中心,每天有数十人因试图展开呼吁恢复这一团体合法性的横幅而被逮捕。一年以来,法轮功信仰可以说是对共产主义统治的50年威权最持久的挑战。 代价过高的胜利? 陈女士的故事是极端的例子之一。一方是共产党,它如此坚决的取缔法轮功,并已采用了自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镇压由学生领导的反政府运动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共安全手段。政府在这场斗争中,如果可能获胜的话,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它的铁腕手段已使上百万的普通群众对它不抱幻想…… 笔者对文章的分析:为什么这么长时间的离题呢? 第一,这个离题介绍的是巨大群体遭受国家性的大迫害,以及“四二五”的国际瞩目事件,都构成了新闻性,对读者的震撼都是比较重大的。解读中,插入历史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打开时空隧道,帮助读者寻找“为什么迫害”的终极答案。 第二, 对于西方读者而言,迫害的重大背景一般并不十分了解,却渴求了解。 第三,作者叙述:“本应迅速消亡,但不仅屹立不倒,还不断维护自己的信仰”,给读者制造了更大的一个冲击,产生新的悬念:“这是怎样一个团体?陈女士是如何一个人?怎么会被迫害致死?” 第四,作者可能注意到了离题的时间很长,所以,在第五段的第一句话加入了“陈女士的故事是极端的例子之一。”,回到故事的动作线,回归之后,才再次离题“一方是……另一方是……”。 第五,“陈女士的故事是极端的例子之一”的段落中,虽然作者在分析事件的背景,脱离了故事主线,但作者并没有忘记“人物”,让人物频频進入背景分析,進而与故事主线发生关联。比如“陈女士的故事是极端的例子之一(让人物关联進来)。……普通群众对它不抱幻想,(关联人物)比如陈女士的女儿,……,但许多人仍公开强调信仰集会自由的权利。(关联人物)“我们是好人,”据陈女士的朋友回忆,……”这样一来,就没有故事断开的感觉了。 还有一点,在此次离题中,先介绍了法轮功,介绍“四二五”的正邪交锋,后又介绍了邪党的一贯恶霸习性,矛与盾在这里交相上演,构成了一台戏,在故事河流里掀起了更强大的波澜。 而且,《讲故事》谈到:如果故事中没有突出的动态元素存在,离题是一个改变故事节奏的好办法,弥补故事本身动感不足的缺憾。而这里介绍的整体性大迫害,恰恰是个巨大的动态元素。陈女士作为个体,对比被迫害的整个群体,后者对读者心灵的撞击会更强大,形成的叙事波澜更强。 四、行进中介绍背景 在故事的行進中,让人物对话或心理活动(回忆)介绍个人背景,在情节发展中介绍人物和外界形势,情节会更加紧凑,增加了速度感。 例1:据悉,2014年,x月x日早晨,xx派出所几个警察以xx名义,强行带走了这里的居民李强,并拿走了家里的十万元现金,那是家里准备给儿子结婚买家具和电器用的。 亲友们闻讯赶来,在去看守所探望李强的路上,一位长辈对李强的妻子:“李强,这孩子从小不学好,没想到这两年懂事了,学了真善忍了,给大伙做不少好事(略),警察他们不知道?”“大姑,人家警察不管你做没做好事,你只要炼,人家就抓,你只要说自焚造假、法轮功不是自杀自焚,人家就抓你。” 例2:还可以描写家属在李强被恶警非法抓捕后,在去探望的路上,想起了李强的身心变化(讲述李强的个人背景,如何善良) 五、关联词的运用 还有两个比较好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讲故事》一书总结的两点:让句子具有动感,多用“关联词”,我们将“第五节《讲故事》中的小经验”做介绍。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