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接上文) (三)清正为民 北宋的寇准原籍山西,出身于书香门第。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材。寇准自幼聪颖过人,七岁时写了《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成为“三步成诗咏华山”之佳话。 寇准不负母望,十八岁时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至家乡,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后来,寇准官至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大事铺张,大摆宴席,又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极尽豪华向宾客炫耀。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中,寇准在松油灯下读书,其母在一旁织布,上有题诗道:“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当即“辞宾客,罢宴席”,此后严于律己,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一代贤相。 寇准上任后,刚正廉明不畏权,敢于直谏。当时朝廷已处理了两桩受贿案:情节严重的王淮,赃钱以千万计,仅被撤职,不久又恢复了原职;而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寇准知道这是王淮的哥哥、参政王沔从中作乱。时逢当地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寇准上奏时政得失,谈到天人感应之理指出旱灾是上天对朝廷刑罚不平的警告,并说:“请将二府大臣都叫来,我当面解释。”当王沔等人上殿后,寇准就把王淮、祖吉二案述说了一遍,然后问王沔道:“这难道不是刑罚不平吗?”王沔恐惧不敢答话,宋太宗于是命人重审此案。 寇准从不阿谀逢迎,因触怒权贵被贬为地方官。宋真宗时,辽军二十万大规模南下入侵,大败宋军于高阳关,已至澶州,震惊了北宋朝廷,边境告急文书频传,“急书一夕五至”,朝臣大多惊惶恐惧,参知政事王钦若等人主张立即迁都金陵。宰相毕士安向宋真宗推荐寇准为相,说:“寇准天资忠义,能断大事;志身报国,秉道正气。眼下北强入侵,只有寇准可以御敌保国。”宋真宗于是任寇准和毕士安同为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抗辽,收复失地,并请宋真宗亲征以鼓舞士气,为了防止王钦若等人向皇帝进谗言,寇准把他们调到天雄军前线等地去防辽兵。寇准与宋真宗来到澶州,他提醒宋真宗在大敌压境,四方危机的情况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寇准指挥作战,宋军气势倍增,首战告捷。辽军气势大落,转而“议和”,此后不敢大规模入侵中原。宋辽边境干戈宁息,人民生活安定,贸易繁荣,后来有诗人在《澶州》诗中称赞:“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寇准曾被封莱国公)。 寇准先后两次当宰相,长达三十年,始终淡泊自守,当时的处士魏野写诗称赞他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意思是说他几十年官居高位,从不为自己谋私利,没有为自己建造一所豪华住宅。后来寇准被贬南迁后,一次辽国使者到宋都汴京,看着朝臣们,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许多朝廷官员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寇准为相,任人唯贤,他忧以民忧,乐以民乐,深受百姓敬仰,当时汴京民谣唱道:“寇莱公,柘枝颠,与民同乐不夜天”,描写出寇准与百姓同跳柘枝舞、共欢歌的景象,民谣中还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赞誉。寇准在偏远的雷州任地方官时,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传播中原文化,讲授天文地理,后来当地人们修建了“寇公祠”以纪念他,而他饮用过的古井,千年不枯,泉水清冽,人称“莱泉”。 寇准写的《纸鸢》一诗,描写出身为宰相的他与儿童们一起放风筝的乐趣:“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一边放纸鸢、一边渴望腾空而起伴着“白云飞”。他的诗作多清新之句,充溢着一代清官的高风亮节与远大志趣,如“独向东门凝目望,园林无处不啼莺”(《辇下春望》)、“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日》)。而他写的“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正是他济世安民之志的真实写照。(《宋史》等)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