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明慧网

首页
按栏目浏览
按日浏览
给咖啡加点糖(2)
从题目和开头入手,挖掘真相文章的可读性
文/大陆大法弟子
【明慧网二零一二年六月十二日】“张正义被绑架 曾屡次遭到迫害”、“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古罗马大火的启示、”“给本市公检法司的一封公开信”、“改恶从善 为时不晚”,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真相资料的题目,您觉的,您的家人都会迫不及待的想看吗?非常吸引您周围那些漠视真相资料的人吗?

在我们讲真相的十三年后,为什么仍有那么多的同胞对基本真相还不了解?除了旧势力的阻挡,以及这种阻挡下体现的邪党的邪恶环境、党文化的原因之外,我个人认为,我们自身讲真相的“功夫”,距离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能体谅众生的“难处”,不足以更好的破除旧势力设置的障碍,这已经成为如何救度众生的一个重大和紧急课题。

* * * * * * *

(接前文《给咖啡加点糖(1)》

四、可读性在于思路清晰、用心挖掘

迫害初期,大法弟子面临的环境非常严酷,当时能报道出迫害消息,就非常非常艰难了(大陆人也会觉的很难得,有点好奇),但随着环境的变化,真相资料的遍地开花,可读性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大法弟子从不会到会从事许多自己并不熟悉的工作,而且勤勤恳恳、辛辛苦苦,真的是了不起,我相信,法可以把我们推的更高,我们大法弟子会创造出最具价值的文化,并留下最正、最可贵的文化。

可读性是文章的生命力,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必须有的,所以花些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此,本文举例谈谈这方面的个人认识(主要谈谈题目问题),以便抛砖引玉,给大家开个头。

1、变“论理”为“新闻”

明慧“突破网络封锁”彩信:网络封锁似一堵无形的铁墙,截断了人们奔向自由网络的通途……

这样的写法,对于比较理性的人、早就想突破网络的人(也懂点网络知识),就会去找,但大多数人对于这样理性比较强的信息,就会麻木些。

如果生动一些适应的人群可能更广一些,比如,我们就大众关心的“王立军薄熙来事件”疏导:“王立军、薄熙来事件震惊世界 美领馆前警察与武警对峙……想知道详细报道,建议您使用翻墙软件,看看真实的新闻……”“王立军薄熙来事件后,有一个网站最近增加了八倍的点击量,月点击一个亿,这就是动态网——中文世界的主流媒体,看主流媒体做主流人士!”(有新闻,有理念导引)

这里要说明的是,不是完全否定原来的这种写法,是提醒同修多变变口味,你做的所有菜如果都是一个味,就不会让人家有胃口了。而且,口味要尽量迎合绝大多数人的,“收视率”才高,我们的效率才高。

2、变“晦涩”为“有趣”

明慧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彩信,内容很说明问题,里面的内容很有可读性,但这样的题目,比较专业,又是外国名词,比较晦涩,可能会让人望而生畏,觉的自己读不懂,甚至有的就会放弃阅读。我们不如换一个名词,比如“奇怪的心理现象”,就会通俗有趣,引人关注了(个人认识)

3、变“历史的沉重”为“现实的通俗”

有明慧网文章“古罗马大火与天安门自焚”,个人觉的,古罗马对于许多人是很陌生的,好象你在谈历史,大多读者会感觉很沉重——现在的人都是很浅的,不愿看理性强的东西(大部份人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起文章的题目,比如“现实版《冬天里的一把火》的导演——江泽民”。

开头可以这样写:朋友,您可能很熟悉歌星费翔的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吧,这也是江泽民上台那年春晚的一首歌,也许是江泽民与一把火有约,这首歌成名整整十年之后,也是大年三十的这一天,现实版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再次上演,导演也正是江泽民。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详述真相始末)

还有个题目参考,《两把火——两个重大伪案的惊人相似》,通俗,带有新闻可读性。

当然,有的人喜欢非常郑重的、喜欢理论性很强的文章,但这不是大多数人,如果是专门针对这类人群,还是应该这样写,能显示出历史的严肃、客观和厚重。

4、比较严肃、庄重的《公开信》不能太频

“给×××的一封公开信”,这样的公开信,在本地一年可能就有几十封。这本来是一种非常严肃、庄重的文体,但用的太频之后就会有失份量,就变味了,就有点“贫”了。

尤其党文化洗脑后的中国人对于比较庄重的文章本来就容易联想成邪党的《人民日报》,“又来讲口号了”。我们能不能换一些题目,例如,把《致参与迫害××的警察的一封信》改成《从警察被打死想到的》,引述薄熙来指使手下打死警察的事件,让他们看到自己也是中共绞肉机中的羔羊,破除他高高在上的心理,不仅可以重挫恶的一面的邪恶气焰,还可以破除邪恶的逻辑,接下来再循序讲当地真相和正法洪势。再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捧对方是君子,劝你别在危险中,很实在、很入心的话,尽量不讲理论性很强的话,除非我们在写类似《九评共产党》这样的文章。

其实,“给×××的一封公开信”这种文体在迫害之初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对恶人的警醒也是不小的,今后的重大事件中我们还会善用、正用,但不能形成一种“腔调”,让人感觉“一看就是法轮功的”,这样反而会损失一部份众生。

5、很强的故事性

常见揭露迫害的文章写成《××被绑架 曾屡次遭到迫害》的很多,可读性一般。明慧报道周向阳的文章《七年等待九年冤狱》,我个人认为,题目的故事性和新闻性很强,很容易吸引读者。

6、用题目导入理念、破除党文化

障碍人看真相的大多都是党文化,所以如果题目本身就是射穿党文化的利箭,那是再好不过了,但这个箭一定要从最低的层面、最朴素的道理,让人一听就无法反驳,而且能树立正念。比如当初《华尔街时报》报道山东陈子秀被害的经历(非常好的范例)用的题目是《直到最后她一直在说:修炼法轮功是一项权利》,这个理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并有一定的穿透性,马上就能改变他的许多错误认识,这样的好题目实在是难得。

7、多使用引题效果好(把最精彩、最美好和最能反映邪恶的文字写在正标题的上方)

引题,也形象的叫做肩题或眉题,在正题的上边,字号比正题小,去年的大陆大法弟子交流会文章,明慧编辑同修就采用这个写法,把最能反映大法弟子风貌的语句,或最能让大法弟子从中借鉴领悟的理,或反映正念正行的浓缩的精彩描述,作为引题,增加了可读性,确实帮助了许多同修更认真的品读体会、受益无穷。

再举真相资料的例子,一次正义律师为大法弟子辩护的报道,正题的上方是(两行):
律师:信仰法轮功是信仰自由范畴 受宪法保护
传播法轮功真相资料是言论自由范畴 受宪法保护
正题是:法官,你为何沉默不语?

引题把最清晰的正确理念告诉人,一下子就破除了常人很多党文化,他就会转变错误观念,有心读下去。正题,设计了一个了矛盾冲突型的提问,带有新闻价值,法官本来是庄重的、质问别人的却沉默不语,自然就会勾起人的兴趣。

再如,引题是:“××恶警暴打李正义之后,用打火机烧他的下巴,灼烧人体的滋滋声、冒着焦糊的味道,在阴暗的火光中照出××狰狞的脸”。然后下面是正题。如此,把邪恶“最邪”的一面放在最前方,把最具新闻性的放在了显著位置,不仅吸引读者,也很容易迅速破除读者的不好观念,认真读完全文。

也就是说,你感觉比较好的文字,或比较说明问题的部份,但因为文字多不能作为正题,我们就可以作为引题,效果会很好,同修可以参考去年的大陆地区交流会,也可以看看常人的报纸(新闻性比较强的报纸,很多都是这样处理的,很有可读性)

(未完,待续)

当日前一篇文章: 给咖啡加点糖(1)
当日后一篇文章: 行动起来 找回昔日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