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古人认为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对天地自然充满虔诚的敬畏和感恩,感恩的人懂得因果关系,心存善念,善待万物,以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上下与天地同流”。我国古典诗词以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完美地体现出古人对真理的追求,蕴涵着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观照思索和深刻体验,使人在顺应自然中真正领悟和感受到美的意境。 对宇宙、人生真谛的理性思索 古人认为世间一切瞬息万变,唯有天道永恒不变,天意是人应效法的根本人生之道。因此推原自然之奥妙,探究万物之成理,望宇宙之无穷,叹人生之短暂,唤醒生命本性,追求人生价值。孔子临川而发感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诗人以独具的“俯视往还,远近取与”的宇宙观照方法,培养了他们俯仰自得的博大胸怀:如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从登高望远中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升华境界、跳出事物本身的局限,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受环境层次的制约,才能高瞻远瞩。 感悟自然 追求“清”境 “清”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生命的心源之美,山水诗词以清新明澈的风景、以自然特有的山水清音呈现传承了这一精神。巍巍的青山,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溪流,无不使人荡涤心灵的尘雾和纷扰,升起返本归真的渴望。面对喧嚣的红尘,坚守心灵的宁静,抛弃物欲,回归自然并与之融为一体。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描绘出天地高远壮丽的景象;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体现出诗人与山水自然相契合的清净心境;屈原的“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不与社会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定信念;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表达了诗人不事权贵、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气质。 崇高的道德境界和比德文化 古人认为要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就要修身养德,要承担起维护真理和道德的使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如谢枋得“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的浩然正气;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心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节操。仁者爱人,珍爱生命,爱宇宙万物,《诗经·旱麓》中描写万物生机勃勃的样子说:“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诗人眼中:冬去春来,雨过天晴,塘生春草,风和日暖等都使人感到万象更新、生生不息的力量,希望万物都能竞相成长、都能欣欣向荣。 比德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特点之一,是将一事物比拟成一种人的美德。例如梅象征高洁,如杨维祯写的“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松柏象征坚贞,如刘禹锡写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如杨万里写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无论怀古、咏史、爱国忧民、咏物抒怀、哲理言志等题材内容,都蕴涵着诗人的智慧理性和丰富的道德内涵,反映出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