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网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四日】清朝乾隆年间,浙江崇德县(旧称石门县)有个县令叫章清,读书人出身,满腹经纶,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中名声极佳。章清到崇德县没几年功夫,便将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时,恰逢邻县盗案不断,闹得人心惶惶,上峰一纸文书,将章清调往邻县当县令,整治那副烂摊子。章清只身前往邻县,烧起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说来也怪,自章清上任后,那些盗贼便销声匿迹了,再无盗案发生,很快整个县城便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的局面。 数月后,章清将家人接来一起居住,三年任期满后,章清雇了条船,率家人离任返乡。百姓自愿聚集在码头,为章清送行。章清辞别众人,忽然眼前人影一闪,章清架在鼻梁上的那副近视眼镜竟不翼而飞。章清大吃一惊,险些跌入河中,幸亏船夫机警,一把将他拉住。眼镜不翼而飞,使章清百思不得其解,说被盗吧,这眼镜又不值几个钱,盗它干啥?说丢了吧,怎么会没有丝毫感觉,他不由得连连摇头,深感奇怪,好在行李中还带有备用眼镜,尚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于是,他挥挥手,吩咐船夫开船。 当天晚上,船停泊在与邻县交界的小镇上过夜。第二天一早,章清忽然发现放在船舱中的十只大木箱全都无影无踪了。这可是章清的全部家产呀,他不由惊得目瞪口呆,好大胆的窃贼,我人尚未出县境,窃贼便立马出现了,还偷到我的头上,真是可恶!如此看来,昨天那副眼镜肯定也是被偷走的。 怎么办?章清考虑半晌儿:那些窃贼得手后肯定已远走高飞,上哪儿去找他们呀,唉,自认晦气算了,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口气,吩咐船家开船。 船行三天,终于平安抵达章清的家乡。章清远远望去,只见码头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只大木箱,看上去十分熟悉,仿佛就是自己被盗走的木箱。章清十分奇怪,连忙跳上岸,匆匆赶过去一看,天哪,果然是自己的箱子,好运!箱子上还放着一封信,压信之物正是那不翼而飞的眼镜。 章清又惊又喜,当即拆开信,只见信上写道: 章大人: “我们是一伙盗贼,你在任时,我们慕你清正廉洁的名声,从未在你管辖的县境内行窃,但是,你离任时竟带走十只沉重的大木箱,不由得使我们对你这位清官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先窃眼镜再盗木箱,给你点颜色看看,可翻遍所有木箱,你的财产除了书还是书,所有尚不足三十两纹银,人们常说:‘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你当了多年的县令,仍一贫如洗。看来你的确是个清官,老百姓没有看错你。我们先前多有冒犯,实在抱歉,特将窃走之物完璧归赵,还望大人海涵。” 原来如此!章清感叹万千,不由得自言自语的说:“嘿!真是盗亦有道呀!” 古代人道德标准很高,信天信神、善恶标准的普世价值自在人心,坏人做坏事还是有个尺度、良心问题,面对大善人或清官,盗贼亦有良知不敢侵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