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学习中提高心性(译文)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我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今年是我修炼法轮大法的第二年。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在艺术、艺术中的人工智能、还有设计方面的一些经历和理解。

大约半年前,发生一件事,让我真正反省自己的修炼和个人目标。我认识了一个常人,并成为了朋友。一天晚上,我们一起通电话,聊到很晚。我们在讨论对现代艺术的看法,他对我不喜欢现代艺术的观点非常尊重,对此没有问任何问题。随后他说,“既然你是平面设计的学生,又不喜欢现代艺术,那你觉得人工智能对你的专业有威胁吗?”我说:“不,我不这么认为,它只是一个工具。”然后他说:“但是你知道,你可以训练它。我看过一些人工智能艺术,相当不错。”

那一刻,我犹豫了。我不是单纯的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我是害怕。我曾有一个经历,当我分享自己的观点时,一个常人的反应相当负面,我害怕同样的事情会再次发生。结果我没有表达真实的想法,而是回避了对话,转换了话题。电话结束时,我坐在那里,思绪飘然,感到有点失落和空虚,也对自己有点失望,因为我没有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实际想法和观点告诉他。越想越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做。我是一个修炼人,在尝试沟通之前就假定别人的想法和反应(会是负面的)显然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我缺少了真、善、忍。这不符合修炼人的做法,我要改掉它。

因此,我冷静了头脑,坐下来,发了一条道歉的信息给他,并开始解释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回答了他的问题。第二天早上,我很庆幸他可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随后我们有了一个深入的有关人工智能、艺术的对话,甚至交流到师父有关美术的一篇经文。也是我待会儿想要讨论的一个话题。

如今回过头来看,我意识到自己最开始的犹豫来自一个常人的思想,而不是修炼人的角度。

师父说:“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以修炼人为标准,以法为重,用法衡量一切。在末后正法救人这重大历史时刻,出现的一切问题要更加以修炼人的心态对待,以法为大,以维护好大法项目,使其发挥好救人的作用为唯一要想的、要做的。”(《关键时刻看人心》)

我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依旧通过常人的思想看待这种处境,假定最坏的结果而不是用正念对待。

反思后,我意识到自己的犹豫来自一种追求安逸、躲避潜在冲突的执著。我害怕被误解或被批判,导致我选择沉默而非实事求是。然而,逃避不舒服的境况并不符合真善忍的原则。真正的善不是要迎合他人,而是要在保持善良的同时维持真。

同时,我意识到自己总是无意识的与常人保持距离。我回避关于现代科技或任何不符合我的信仰的讨论,害怕造成冲突或误解。但透过这次经历,我了解到逃避这些对话会错失机会。相反,我应该在心中用法来对待他们,让自己的理解符合法,并利用这些时刻去讲真相

从那时起,我开始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也因此和更多的常人建立了友谊。出乎意料的是,与法相关的话题都很自然地谈到,有时甚至比我预期的还顺利。我们没有激烈的争论或者紧张的气氛,虽然有些人最后没有修炼,但我们还是成为了好朋友。在这些友谊中,我也遇到了其他心性考验。有时,我发现自己执著于维护和谐的氛围,回避更深入的谈论大法,生怕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但是我提醒自己,作为修炼人,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讲清真相。每一次的接触都教会我放下对结果的执著,专注于抱着一颗纯净的心兑现使命。到目前为止,这些联系仍然维持得不错,我真的很感激师尊给我的机会。这整个经验唤醒了我──不仅在修炼上,也在我对艺术的理解上。

有鉴于此,我开始越来越多地反思艺术的本质、科技、我创作艺术的目地,以及这些如何融入我的修炼。

当我中学毕业的时候,我不是一个精進的修炼者。那时我攻读平面与数码设计。然而,课程、作业和项目都比我预期得要难很多。这是我第一次踏入一个周围都是常人的环境,我对传统艺术有限的理解受到了现代观点和抽象艺术的挑战。

在中学时,我习惯于学习传统艺术,所以当大学要求我采取更抽象、更现代的方法时,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一个学期,我们参观了一个当代艺术博物馆,并被要求快速勾画那里的展品,同时分析或写下我们对这些所谓艺术的思考。

看着它们,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我无法理解自己在看什么,但周围的人都在欣赏这些作品,说它们美丽又发人深省。我呆呆地站在那儿,努力想看到他们所看到的。当我问他们在作品的哪里发现的这一点时,有人回答说,美是主观的,对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我必须自己去看。但随后,如果我说自己没有看到美,就会受到批评。我的教授甚至强调艺术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只需要记下自己的心声,所谓的原因是“艺术就是要表达真实的自我”。 这让我更加困惑。

作业和项目都是要评分的,如果没有对错的话,那么评的应该是我的感受了。但如果我“感觉”得不对,我可能就会得低分。那么,怎样的对是真正的对,怎样的错是真正的错呢?更何况,当我的大脑、心、身体不是真正的“我”的时候,我又是否知道表达真我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人问,“我是谁?”我的直觉可能会回答我的名字,然而那只是一个标签。我不是我的名字,也不是我的大脑,更不是我的身体──这些东西属于我,但它们都不是我。那么我应该表达什么呢?

当我接触到更多的探讨和评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受到了他们观点的影响,开始质疑自己的信念,并离原本的基础越来越远。渐渐地,我开始在修炼中懈怠。失去了过去清晰的是非观,久而久之,我变得好胜,在成绩和评价中寻求肯定。我得到了一个本不该有的“技能”──没有深思熟虑就创作作品,并在事后随意赋予作品某些意义。

我开始为常人的艺术观念辩护,说服自己它们符合大法,但事实并非如此。

师父说:“一开始那些东西就是在放弃主念、正念搞出来的,是后天人的观念指使人的肢体的产物。放弃人的主意识、任意由表面的人的观念来发挥作用才能搞出这些东西来。”(《音乐与美术创作会讲法》〈美术创作研究会讲法〉)

读到这里,我才突然明白自己为何感到如此迷茫。当我第一次接触现代艺术时,我仍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解与大法保持一致,这就是我无法与它产生共鸣的原因。但我没有承认这是我的优势,反而忽略了这一点。我担心自己的思考方式太僵化或太过时。当我放弃了符合法后,我的心性降低了,我的创作也随之如此。

为了融入环境,我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主意识。

如今,我再次试着从修炼人的角度来看,我发现艺术带有很深的影响力──它既塑造也反映了人类的道德。当社会拥护混乱和扭曲为美时,就是道德下降的反应,而人工智能接受人类的输入和训练,也反映了这些变化,无法创造出具有真正灵魂深度的艺术。真正的艺术需要艺术家的内在修炼,这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复制的。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厘清作为设计师的方向,让我的作品有意义并与真理相连,而非只是追随潮流。

我也逐渐体会到美不是任意而为的,它有客观的原则,植根于更高的真理。传统艺术有其道德和精神基础,而当代艺术往往漠视这些基础,偏重主观表达和个人诠释,而且现代思维往往试图剔除这些基础,导致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混乱。读了师父的经文,我意识到真正的美同德和正念相一致。这让我认识到自己对现代艺术影响力的执著,也启发我让自己的作品更符合传统原则。

后来回想这一切,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更大的使命感。我不再迷茫。以前,我常常对自己的路感到不确定,质疑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真正的意义。但当自己的认识符合法后,我发现艺术本身就带着一种责任,这个新的视角让我更投入、更有动力。我现在明白了,我所创作的东西既可以匡正扭曲的价值观,也可以加强正的因素。这成为了我的动力来源──我想在学业和修炼上提高,让我所创造的艺术带有正念。如果人工智能从我的作品中汲取灵感,那么至少它会汲取一些正面的东西。

同时,作为一个平面设计的学生,我知道设计可能不完全符合传统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用它来弘扬大法、救度众生。当然,这必须从我做好第一件事开始:每天学法。在没有坚实基础的情况下,我不知不觉的被周围的世界左右了思想。现代社会不断模糊对错的界线,一不小心,我就会被卷入其中。

在此,我想引用师父在上述同一篇讲法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师父说:“因为有这种艺术技能的大法弟子是有能力的、是有能量的,你们做出的事情如果不是正的,或者是不够正的,你们就会加强那个不正的因素,会更加影响人类社会。修炼嘛,你们本来就是修正自己、修去不好的一切。你们在哪里都应该是好人,那么你们在艺术这个领域里也要做好人,在你的作品中也要表现美好、表现正、表现纯、表现善、表现光明。”(《音乐与美术创作会讲法》〈美术创作研究会讲法〉)

我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员,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進的地方。如果我的交流有不符合法的地方,请同修慈悲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世界需要真、善、忍。
您的捐赠能使更多人听闻真相,明慧感谢您的支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