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小册子要更具备“实用性”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我给一个农民工讲真相,听他说多次收到过书(小册子),我就问他是否都看了,他说都没看。这个人的根基看起来很好,真相一讲就透,但是为什么多次收到了真相资料却不看呢?我想,似乎社会已经下滑到这种程度了——只有他们觉得有用的,才容易接受。

但是什么才是有用的呢?这要分不同的人群。

对于很少接收到书、小册子的人来说,得到一本书、小册子,他会很珍惜,因为平时很少得到。我见过有的老人,那个旧报纸都陈旧的发白了,他还保存着看。我把身上装的一张个别字都磨掉了的真相单张送给他,他竟然毫不嫌弃,接过来就看,这似乎是物以稀为贵。(这个真相单张是我一年前发的,当时被人扔在了路边,又被我捡到了,由于脏了,我就一直装在身上,有时候拿出来给人讲真相,见到这个老人后,我实在没有真相资料可以给,就查看了一会儿这个单张,发现有的字虽然被磨掉了,但是其他内容还能证实法,于是就给他了。)

对于学生,要研究他们喜欢什么,一般来说,他们喜欢书,这是学校长期施压的结果(强制接受书、学书),但是要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对于生活中的人群,有日常生活的负担,非必要的东西可能不会买,不实用的东西白给可能也没兴趣、也没时间看,说不定还会当废纸卖钱。

中国早已很常见衣着得体的人捡破烂,因为普遍负债,穷正成为常态。清洁工捡破烂也是常态。打工人顺手捡破烂也常见。底层老人、妇女捡破烂更常见。马路上丢了东西很快就会被行人捡走,不管是什么东西、值钱多钱少,只要是能卖钱都会被捡走。我见过开车的人急刹车停下,为的是捡走路上的胶合板、包袱。我仅仅是匆匆而过,就遇到了,这种行为的大众概率似乎是很大了。也亲自经历过,一把自行车链锁,只掉在路边只两分钟,就被人捡走了。我的一个尼龙编织袋装着水鞋与破衣服,掉在路上,我发现后立刻回找,但已经找不到了。

中国的垃圾从产生到掩埋场,都会经过多次不同人群的过滤。也多次看见过纸箱、饮料瓶被人捡走的情形。有的老人还开着车捡破烂,那车可能是他孩子给的,但是给了车,维持这辆车运行是需要钱的,或者车是自己的,但顺路捡了破烂,也或者老人有这种嗜好等。这种行为在正常社会里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国,不可思议的事可太常见了。

理论性的真相只适合特定人群,对于大众,理论性的真相做辅助内容似乎比较好。现代中国人还有多少喜欢听别人说教、说理啊?他们只喜欢教训别人,只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喜欢刺激的东西,只喜欢享受的东西。但在不同情绪下,也有不同的可接受状态,比如有的状态下,也可能一句话就能点醒。所以我们讲真相要顺着常人的心理安插真相内容。

对于富人、官人,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呢?除了欲望外,可能是钱、权、命吧?这些都安全吗?怎么保全?怎么扩展?有钱得有命花吧?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帮助他们接受真相。

本文为个人见解,可能有不当之处。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