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重德正民风

更新: 2023年05月10日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三年五月十日】大家都知道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最明显的含义即不要强加于人。而另一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强调的是对他人的责任,是尽心帮助他人,重点在“忠”。在孔子看来,仁义、忠义都是做人应有的基本德行。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符合仁、义的品德。

孔子参政正世风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翻译为白话文,就是: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这样的社会风气和生活环境,是自己想要的,也是百姓所需的。

少正卯被诛原因

孔子摄鲁相七日而诛少正卯的记载,最早出于《荀子》。至于《荀子》和其他任何历史文献一样,所载是否完全属实和中正,掺杂了哪些个人因素,则属于另外一个更为艰深的话题。

据说,少正卯是春秋时代的鲁国大夫。“少正”是周朝所设官职,属于当时的“以官为姓”的情况,卯是名。史料记载,少正卯收徒讲学,致使孔子三千弟子多次被全部吸引走,孔门“三盈三虚”,唯有颜渊不为所动。颜渊是被孔子直接称赞过的十位贤能的门徒之一,原因是德行好。颜回忠于师门的行为,也证实了他为人的人品。

少正卯死了以后,孔子的弟子们不明白为何孔子要杀卯,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疑问。孔子回答说:少正卯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这五种恶劣的品性,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显然,孔子对人的取舍在于衡量其德行,德行不好、超过限度的人,被视为不仁不义、对社会有害无益之人。

诛卯事件主要是以“圣人治奸”的面目出现在后世的议论中,汉朝和宋朝这类议论记录就特别多。当然,引用者很难免俗,因此各有各的理解和说辞。

少正卯被杀后,其收徒演讲的内容并未流传下来,更没有成为学说。有学者认为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少正卯其人,有术而无道。有方法、有技术却不讲仁义、道义的人,即便盛极一时,也是短暂的,最终只有被人类社会所淘汰。

关于五恶

“五恶”在《荀子·宥坐》中有所记载:“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癖)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人有五种罪恶的行为,而且盗窃之罪还不算在其内。一是内心通达明白却邪恶不正,二是行为邪僻而顽固不改,三是言论虚伪而说的有理有据,四是专门记诵一些丑恶的东西而且(涉猎范围)十分博杂,五是专门赞同错误的言行还进行润色。

结语

从孔子执政效果和对少正卯的处置看,孔子对于做人的德行是极为重视的。当然,孔子讲“中庸”,德行好并不意味着没有瑕疵、十全十美。被称为孔子门徒“十哲”的十个人就各有过人之处,分别因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貢),政务(冉求、子路)和文学(子由、子夏),被记述在《论语》<先进篇>中。这十位均非完人全才,但他们都因所人做事中展现的品德而得到了孔子的认可。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