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爸爸买菜
我爸是个古板的人,我们小的时候,他从早到晚总干活,不带我们逛街,从不给我们姐妹买零食。晚年,他闲来无事,爱逛超市,啥菜便宜买啥,每次给我们买菜,不管我们需不需要,还必须得给他菜钱,给多了,还不要。
我说:“爸,给你200元钱,你自己买点啥,不用给我买菜。”言外之意,他买的菜不新鲜,还不符合我口味。可他说:“我有钱,不要,”继续买菜,送菜,还有便宜的水果,账目一分不差。我无奈,每次心都很堵。
我很不喜欢我爸的举动,每次算账,我觉的在丈夫面前,有时也有外人,很没面子。可每次丈夫都很高兴,常和我爸沟通。我爸买菜就更卖力了,我每次都忍着不发作,偶尔抱怨,我爸就呛我几句。
后来,丈夫就劝我,爸买的菜既便宜又省时,又省力,多好。
是啊,我为什么看不好呢?觉的他强势、吝啬,斤斤计较,不考虑别人,原来我也这样。爸爸是我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还有怨恨心,显示心,瞧不起别人的心,自以为是的心。
从此,我改变了态度,用感恩的心对待,修炼人吃啥都是填饱肚子,从此我也不挑了,买啥吃啥,蔫的就先吃,买多的就冻冰箱,水果烂点的,削去皮核和坏的部份,剩下就打汁喝。每次都谢谢爸爸,我爸也高兴了,再买啥就主动问我想吃啥?冰箱有啥?买的菜、水果真是既便宜又新鲜,真是好坏一念间。
观念转变了,心情也愉悦。每到节假日、周日,我就去帮我爸做菜,有啥吃啥,也不挑,变花样做他买的菜,我也给他带去吃。他舍不得买的好吃的,我也从不说这好吃,那不好吃。
爸爸有几次买菜也没找我要钱,我问他,他说:“给你买的,要啥钱。”
不知不觉中、在心性的提高中,我和爸的坚冰化解了。人和人之间的因缘真是奇妙,欠债,还钱,差一点都不行,别人对你好或不好那是因缘。所以,才发生了前面我爸给我买一箱桔子的事。
二、婆婆突然说“你还欠我的钱呢!”
除夕,我们全家一起和婆婆过年。聊天时,姐姐们说,妈糊涂了,刚吃过饭就说没吃,有时胡说八道。可婆婆和丈夫一起念“法轮大法好”挺清醒,吐字也清楚。
姐姐说:“以前的事都记的,现在的事儿一点记不住……”我们说着笑着,婆婆突然站起来说:“你还欠我的钱呢!”我们都回头望着她说:“谁欠你的?”她指着我说:“她。”我当时愣在那里,大伙哄堂大笑。
我说:“我啥时候欠你的?”她认真的说:“咱俩有一天在道上,你向我借一百多元呢!”我向你借的?绝无此事。她很认真的说:“你啥时候有就还我。”姐姐们笑的前仰后合的说:“我们说妈糊涂,你偏不信!”
我知道她不糊涂,说不上哪生哪世我真欠她的钱。
回家后,我沉思很久,人世是迷,人迷在其中而不自知。事情是这样的,公公去世后,我给婆婆买了一个二室一厅的楼房,可婆婆并不领情,我给她买啥,也从不说我好,还总在我面前说:“你姐给我买啥了,可好了。”
时间长了,我挺反感,后来她的平房被国家占了,给几十万,该给我们那份也没给,我虽然嘴上没说,可心里也不舒服。修炼人也知道“不失者不得”[1]的道理。十来年,新楼变旧楼,她女儿花老人的钱,还抱怨老人难侍候。婆婆还不愿来我家,我丈夫也需要我照顾。我心里就更不平衡了,看她的时候就少了,也不愿大包小包给她买东西了。过年过节也是应付事儿。
师父看我还有委屈、怨恨、妒嫉的心,就借机点化我,万事皆有因缘,你以为买楼就领你情,你欠的债还没还清呢!债主能有好脸吗?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戏,是我入戏太深。
三、师父在保护
封城前,我爸突然给我送很多土豆、洋葱、大头菜、胡萝卜、腌疙瘩及一些水果。都春天了,我也没说买这些冬储菜呀!同修又给我腌萝卜、自家生的豆芽、冻豆腐。给我不到两天,疫情爆发,我们小区严控不让下楼了。
我这才意识到,是师父保护我呢。我家车库在楼的斜对面,冰柜里放着肉、鱼等,防疫人员说什么也不让我去取,还说难听话。我生气的争辩几句,丈夫说:“生啥气,修炼就是修自己。”
晚上,我静下心来向内找,受党文化影响,这些年说话很冲,呛人。在做生意时,及与家人相处,也常表现出这种咄咄逼人、强势,冷漠而自私。唉!争斗心不去,空间场充斥着假恶斗,修炼人哪有无缘无故的事,他们不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我的不足,在顺境中,我都意识不到自己说话伤害多少人。我真心向师父忏悔,求师父帮我。车库里还有很多大法经书,我想封城这段日子多学法。
第二天早上炼完功,突然有一念去车库,我迅速跑下楼,楼下没人,冲進车库,关上门,装十本各地讲法,一箱地瓜、肉、菜等,迅速跑上楼。丈夫哈哈大笑,好像拍电影,他说:“你刚進车库关上门,从西往东来一个防疫人员,检查两侧的楼门及车库;在你出来之前,他从东往南去另一栋楼,当你跑回楼门前,防疫人员的车开到车库前,下来三个防疫人员,没看见你。”当天晚上,小区严控,楼门被贴封条,我俩感慨师父时时在我们身边保护弟子。
人在迷中,看不到真相,人以为是自己在主宰一切,其实都是随着因缘业力在演,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其实都是神在掌控。封小区一个多月,我家物资丰富。有师父真好。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22/10/15/20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