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的典故来自唐代沈既济写的《枕中记》。故事说的是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卢姓书生,在一家旅店巧遇一位有仙术的吕姓道士。两人聊了一阵儿,卢生感到疲倦,想休息一下,此时旅店的主人正在蒸煮着黄粱饭。于是道士就拿了一个枕头给卢生,让他在这个枕头上睡一觉,就可以得到他所期望的荣华富贵。
卢生倚枕而卧,一进入梦乡便娶了崔氏大户人家的女儿为妻,之后中了进士,仕途顺利,先后任陕州牧、京兆尹、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最后还当了宰相,被封为燕国公。他拥有许多良田、宅第、美女和马匹。他的五个孩子也享有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儿孙满堂的卢生,享尽荣华富贵后,在八十岁时去世。断气时,卢生从梦中惊醒,发现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熟。
卢生很惊讶,便问道士:“难道那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吗?”吕翁道:“人生所经历的辉煌,不过如此啊。”卢生惆怅良久,受教拜谢后离去。后来这个故事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似幻,终归泡影,而道士点化卢生亦是让他明白人生的真谛。
想想,人生的确如此,不过黄粱梦一场。百年之后,人能带走什么?爱恨名利情仇、豪宅资产,什么都带不走。真所谓赤条条来,赤条条走。可是人死后就真的什么都不存在了吗?事实上,不仅古今中外的修炼人,而且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天堂和地狱也是真实的存在。
英国山姆·帕尼尔(Sam Parnia)医生,通过对100多位濒死病人进行研究,证实了灵魂的存在。还有很多濒死被救回之人表示自己在“深长的隧道里”或者看到“一束白光”,而这正是灵魂出窍的佐证。
一九九四年二月八日,美国世界新闻周刊刊登了一张照片,这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摄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照片清楚的显示出,在茫茫的夜空当中有一大片璀璨无比的城市,这就是人们努力寻找的“天国世界”。据说,这张照片只是传回的照片中的几百分之一。女研究员梅森博士(Marcia Masson)引述美国航天局内部专家的话,表示那片城市绝对是天国:“因为就我们所知,人体生命是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冰冷的、没有空气的太空中。” 相信神存在的梅森博士说:“我们发现的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此外,美国哈佛大学有25年从医经验的知名神经外科医生埃本·亚历山大,依据自身的体验写出的文章《天堂的证据》,被用作封面文章刊登在美国《新闻周刊》杂志中。亚历山大医生在文中详细精确地描述了自己的濒死体验,他认识这证实了天堂真的存在。
而十多年前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则揭示了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地狱入口的过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苏联人在人迹罕至的帕钦加地区,钻出了有史以来最深的洞,洞深超过7英里(约12.2公里)。其后终止是因为发生了奇异之事。在凿到超过3千米深以后,人们不仅会从钻孔中听到人类的嚎叫声以及尖叫声,而且居然还从里面飞出一头青面獠牙、长有翅膀的怪物。
前苏联著名地质学家阿撒哥夫博士的解释是:“我过去不相信有天堂或地狱之说,但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现在却不能不确信有地狱存在。不用说,我们都对此种发现感到万分震惊。但我们都知道所见所听的,绝不是幻觉,而我们也绝对肯定,我们已打开了地狱之门。”
既然灵魂、天堂、地狱都是真实的存在,那么人肉身的死亡就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死亡。修炼人都知道,人的死亡不过是再度转入轮回的开始,而跟随人进入轮回的有人积的德和造的业。人死后或去天堂或去地狱,然后再进入六道轮回。
人就这样千百年中,按照积的德和造的业不断轮回着。因为每一次转世为人,前世的记忆大多要被洗去,因此很多人继续为尘世的富贵荣华、名利情所迷,认为这些就是人生的幸福和目的,全然忘记了当人的真正目的。
那么,什么是人生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返本归真,返回到自己天上的家园。地球是神佛所造,就是为给不同层次的天国世界、因为不同原因掉下来的众生一个返本归真的机会,因为只有人类才允许修炼,才有可能修成正果,跳出三界。也就是说,人通过修行,返本归真,摆脱轮回,才是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才是人间正道。
也许有的人说,我也信神佛啊,我也修行啊。可惜很多人一面信奉着神佛,一面又放不下人心,放不下“名利情”,而修成神佛恰恰是要修去名利情的。
《红楼梦》开篇点化甄士隐的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就在劝诫世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
显然,唯有真正看透人生一切不过梦一场,放下功名、利禄、娇妻、儿孙,不要“反认他乡是故乡”、白白“为他人作嫁衣裳”,才能唤醒先天的本性,开启生命返本归真之路,最终回归自己的家园。幸运的是,今天的我们已经有了指路的大法,我们需要的就是追随他。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22/6/23/20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