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庭魔难 把家庭看成修炼场所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九年三月十八日】很多年龄大点的同修,很难过的一关就是家庭魔难。有的儿女不修炼,还要啃老;让老年同修给带孩子,还要让老同修出钱帮助他们。把同修忙的一天到晚看孩子,还要为儿女挣钱。渐渐就学法越来越少了,还有的出现了身体状况,越来越严重,也很无可奈何。其实,是迷于亲情中,被旧势力操控。

很多人都有想要安顿好家庭、为子女多创造幸福的想法。这个想法不算错,但不能执著,执著就不在法上。儿女的命运,是神掌握,不是父母掌握。给不了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那是他们命中没有,父母非要给他们更多的物质财富,也就是想改变子女的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心安顿好家庭的执著得去掉它。顺其自然。当然也不是不管儿女,自己尽力而为就行了。

再就是被儿女严重的依赖心粘上。

有的儿女都结婚有孩子了还依赖父母,不知道自己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只知道伸手索取。父母给了,觉得是应该的,不知感恩,父母给不了的时候,就怨恨。这就是那种严重依赖别人缺乏独立性的人的心态。

有的父母,从小习惯于给孩子当保姆,替孩子做好一切,也就是溺爱孩子,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大了以后,孩子做事做不来,习惯于依赖父母,什么都要求父母,父母给是应该的,给不了就恨父母。父母的溺爱,等于养了个冤家。孩子能力差,当父母的心里也不忍看着不管,于是就只好尽力去当保姆,时间都耗在上面,自己身体也垮了,修炼也耽误了。

民间有句俗语:“救急不救穷”,也有它的道理。什么是穷人?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是依赖心太强,什么事都光知道伸手向别人要,自己什么也干不来,什么也不会干。谁去帮他,他就粘上谁,谁帮他就得给他当保姆。最简单应该自己能办的事情,也得替他做。这样的人,纵然有万贯家财,也是穷人。

看到常人的依赖心,也应该找找自己。有的同修自己的依赖心就很重。习惯于依赖,因为自己生活长大的过程就是被溺爱,养成了很重的依赖心,当然也会不自觉的把这个习惯往下传。害人害己。

有的人不但生活上有依赖心,还把依赖心用到修炼上,依赖师父给他好处:你看我天天学法炼功讲真相,师父您看我做的多努力,我还天天很虔诚的尊敬师父,师父您得让我圆满,或者请师父给解决解决什么事。结果被旧势力抓住把柄,遭到迫害。出现病业状态,长期这样不找执著,身体越来越严重,于是,就开始怨恨师父“不管他”,对法也不相信了。

其实,师父在讲法中讲过这方面的例子:那个信佛的居士都修出元婴来了,她以为烧香拜佛供菩萨,菩萨就能给她好处,能给她解决生活中的难、矛盾,让她生活的幸福、平平稳稳的;后来出现难关,她求菩萨、求佛给她解决,菩萨、佛不理她,她就开始怨佛、骂佛。当然,她修的是佛教,没人给她讲明白法理,她自己悟不出来,也不全怪她。我们修的是大法,师父都讲明白了,怎么不对照自己呢?真不应该。

如何对待家庭魔难,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应该以法为指导,不能陷入常人的情理中。

有的觉得活着就是为了子女,一切为子女操心。子女过的不好了,有什么麻烦困难了,自己也吃不下,睡不着了。这时候应该意识到自己情太重,开始出现这种执著也是正常的,但不向内找执著,长期被情搅扰,长期处于魔难中,是被魔钻了空子。

有的子女因害怕邪党而反对修炼,就故意找些事情给老人做,让老人没时间学法做救人的事。有的同修就做老好人,再苦再累也要把儿女“交给的工作”认真做好;还有的怕常人子女扣帽子:“不管家庭,光一心想成佛”。生怕自己给大法抹黑,就一味的逆来顺受。再就是,家事不愿意往外说。自己没有正这些不正的东西,也没揭露这些家庭迫害,人为的助长了邪魔因素。

遇到这些魔难,都是自己没在法的基点上摆正与儿女的关系,都是用的常人的想法观念处理与子女的关系。和常人处理这种关系,没啥区别。

其实作为修炼人,应该把家庭、子女,看作修炼去情、去各种执著心的最好的场所。儿女就是最好的镜子,儿女的一些行为,都是自己的影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很多执著、不好的心。

还有,儿女的好与不好,都是对修炼有用的。儿女好,你高兴,为什么高兴?是因为对你好,你享受到了人间的天伦之乐而高兴吗?你还愿意离开这个三界吗?这不是个考验吗?

儿女对你不好,你觉得委屈吗?怨恨吗?其实不正是帮你去情吗?是让你醒悟,别对情执著了,情最不可靠,连儿女都这样,还执著情干嘛?催促你赶快去掉情,修好自己。怎能得到了亲情就快乐无比,得不到就好象生活黯淡无光,世界末日一般,非要孜孜追求那漂游不定的、短暂的可怜的亲情幸福感呢?

无论儿女好与不好,都应该感谢儿女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去情去执著心的环境,是帮助自己修炼的。修去情,成就自己,儿女也受益;陷于情中,毁了自己,也间接害了儿女。

[修炼人之间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个人当时修炼状态中的认识,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