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会正悟了

更新: 2017年09月29日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我在写作上多年来没有正念,一直是人的观念,认为自己写作能力不行。每年的法会征稿,虽然也都参与,但发上去以后,从来也不去查找是否刊登了,没有自信,人的观念一直在障碍着。

可有一天,我猛然间发现,《明慧周刊》有一篇文章是我写的,当时我有点惊奇,惊奇之余,又有点惊喜。我马上抑制住这个喜,这个喜的背后是人心,是自我。师父说:“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炼功人,应该在很高层次上看问题,不能用常人的观点去看问题。”[1]认为写的好不就是常人的观点吗?观点后面全是人心,因为性格内向,深藏不露,但内心很是沾沾自喜。师父说:“在修炼的其它方面和过程中也要注意不生欢喜心,这种心很容易被魔利用。”[1]

其实认为自己写的好是偏悟,因为师父在大法中说过:“我跟大家说这个事,就是别助长这个执著心,都是我的法身在做。”[1]那么正悟是什么呢?有一点我敢肯定,师父用这篇文章在鼓励我。鼓励我什么呢?我就悟,在写作上师父鼓励我,是不是因为我在写文章上没有正念,没有自信呢?师父树立我的正念是让我干什么呢?我再悟,从个人修炼上悟,又悟到整体修炼,恰好同一期周刊的一篇文章题目点醒了我。

我们地区整体情况,我大概的知道一些,从发生的一些事情上,同修见面基本上都是一个腔调,有的说:也没有管事的了;有的说:也没有协调人了;有的说:有事都不知道找谁了,都在迫不及待的等个协调人出来。这是不知不觉在走偏,师父在大法中说:“而炼功恰恰走偏,走了邪道了,就是指人向外去求。”[1]师父的法说的很肯定。

有些事情师父让我悟到,就有我要负的责任,因为我在负责上没做好,我曾经给师父发过誓:做到为整体负责。我悟到师父让我用文章的形式,把整体的情况反映出来,让同修们悟到不足,去其糟粕,整体赶快升华上来。

悟到以后,我就马上开始动笔写,可能是我悟对了吧,拿起笔根本就不用特意去想,就感觉思路源源不断的已经在笔上了,没等写完上一句,下一句已经等上了,刷、刷、刷,一气呵成。我知道是师父在帮着做,我只是动动笔。文章在明慧网刊登以后,在整体上真的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同时也有力的震慑了另外空间的邪恶,使另外空间的邪恶没有了市场。(写到这,我不自觉的流下了感谢师父的泪水,一种感觉凯旋归来的泪水。)

文章刊登以后,起了欢喜心,大脑就开始围着名不停的在转。知道不对,就往外排吧,正如师父所说:“你排去吧!不一会儿,它又产生了,有的力量大,刚被排出去又拽回来了,自己能收回来,干治治不好。”[1]我知道这个求名的心,已经滋养的很厉害了,我得好好的正视它,就开始向内找。

欢喜心是导火索,顺着这根导火索往下找。就是那个自我、沾沾自喜、了不起,总而言之就是为名。修炼这么多年了,这个名从来就没这么强烈的动过。因为虚荣心和要强的心,在极力掩盖着这个名,轻易不表露。

在学生时期,我享受过名,风光过。踏入社会以后,这个名马上就离我而去了。因为生活在农村,家庭各方面都很一般,又没有邪党要求的家庭历史背景,只有在生产队里出大力,但我体质又弱,什么好事也找不到我。婚后,婚姻又很失败,在人中都有点低三下四的。修炼以后,从表面上看,也是很低调。这个求名的心,被环境压迫的一直埋藏着,埋藏的已经很久、很深了。也可以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遇到的任何事情中,表面上一般表现不出来,显的很平静。

其实不表现只是因为没有时机,一旦有时机,这个名会很强烈的窜出来。当然,它埋藏的再深,师父也看得一清二楚,它再顽固,师父也有针对的方法破除它。明慧网刊登我写的这篇文章,就能叫这个名表现的淋漓尽致,师父说:“真正往高层次上修炼的人,你的各种心都得放下,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警惕!”[1]师父为了让弟子提高,精心安排了这件事情,让这个名彻底的暴露出来,让我悟到,修去它,好赶快升华上来。

因为这个名,有两天时间,我抑制不住它,一直想在刊登的这篇文章上找品味、找享受。要不为什么一遍一遍的看呢?晚上做梦,梦到自己走在浑水里,越走越深,吓的又往回走。接着又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走在冰天雪地的小路上,前面没有路了,这时又想起没有带钥匙,回去吧,又觉的真是浪费时间,正处于无奈时,就醒了。

醒来后,我就警觉了,知道真得要严肃对待了,不能再放任它了。我就加大了发正念的次数与力度,一个执着心一个执着心的清,同时也清除每个执着心背后加强执着的邪恶。就这样,求名的心越来越弱,一直到再也不想看这篇文章了,求名的心也没了。

在很短时间内,整体同修们很快把心态也摆正了,有我无意当中亲眼看到的,也有听同修说的,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归正着自己,整体升华上来了,又很快走在了师父安排的修炼路上。

感谢师父的慈悲苦度,正悟使我提高了一大步,每一个执着心的去除,都离不开师父的精心安排,我会珍惜每一次提高的机会,不让师父失望。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