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机关工作中去执着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六月十日】我在政府机关工作,工作环境中到处充斥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败坏的党文化,作为大法弟子当然要做到洁身自好,兢兢业业的工作,绝不随波逐流。我拒绝在酒桌上喝酒,拒绝去歌厅唱歌、跳舞,拒绝领导邀请的单独出游,拒绝与任何大小领导建立特殊的男女关系,成了单位的另类。

虽然我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有口皆碑,但单位评优选好,提职、涨工资都与我无关。一段时间我感到愤愤不平、委屈、冤枉,含着泪对师父说:师父,修炼就该这样苦吗?师父的一段法显现在我的脑中,师父说:“佛教中讲人类社会一切现象都是幻象,是不实的。”[1]我突然悟到:师尊讲:“君、臣、富、贵皆从德而生”[2],我的工资、职位等等与是否唱歌、喝酒、搞关系没有任何关系,这一切都是假相。我的愤愤不平就是承认了这种联系,就是在给邪恶充电。如果我的行为是符合大法的,只能因此得到福报,而绝不会失去什么。旧势力想用这样的假相来诱惑、拖垮我作为修炼人的意志。

我识破了旧势力的诡计,坚定了自己,在这乱世红尘中一定堂堂正正的走好师尊安排的路。跳出表面现象,再看看自己为什么会愤愤不平呢?找到了自己的名利心和妒嫉心。

自己本来是单位里学历最高,资历最老的一员,自己的同事、同学、朋友相继提职,长工资,而自己却没有,一段时间自己感到苦闷自卑。师尊说:“作为一个人,能够顺应宇宙真、善、忍这个特性,那才是个好人;背离这个特性而行的人,那是真正的坏人。”[1]我反复的读背师尊的这段讲法,渐渐的悟到:我修的是宇宙大法,只要按照大法做,我的言行就是最正的,无论常人怎么评价我,我都应该知道大法弟子助师正法的使命,我得到的是层次的提高,最终的圆满,我才是这台大戏的主角,我怎么还在常人面前自卑呢?

常人的名与利本来就是修炼人应去的执着。再深挖下去,我发现是自己的虚荣心、爱面子心在作怪。发正念解体这颗心,法理清晰了,在师尊的加持下,我走出了这种困惑,内心变得轻松而快乐。有时还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职位,反倒少了应酬,减轻了工作负担,有更多的时间用在修炼上,这不是件好事吗?也许这正是师尊给我安排的修炼路,并用这种方式去我的执着心。

单位与企业有直接联系,各个业务口都有一定的灰色收入,因自己没有职位,自然这种收入很少,在这一点上讲,我心里非常坦然。师父讲:“不失者不得,得就得失。”[1]这种不义之财给我都不想要,不给正好。曾认为自己对利益看得很淡了,可有一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强烈的利益之心:我所在的单位业务口由事业转为公务员管理,自己曾是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在同龄人中自然工资最高,可是转为公务员管理之后,不再走职称系列,自己没有职位就变成了小小的科员,成为最低工资档次的一员。单位给了两个副主任科员待遇的指标,按常理我是最有条件的,可是领导却暗地里偷偷的给单位两个同事调了工资。知道后,我的心被剧烈的刺痛了,不公、气愤各种人心一起涌上心头。我该怎么办?冷静下来,站在法理上想,师父说:“我们修炼人讲随其自然,是你的东西不丢,不是你的东西你也争不来。”[1]我想:也许这个待遇本来就不该是我的,别管站在常人的角度怎样的不公,许多因缘关系是自己看不到的;如果本该是我的,被别人窃取了,按照师父在《转法轮》中讲的“不失者不得,得就得失”的法理,她得给我德呀,我并没有真正失去什么,我为什么还要这么痛苦呢?道理虽然明白了,心还是难放,每当触及这件事心都很痛,我就不断地排斥头脑中出现的负面思维,用师父的法理来归正自己,强制自己放下对利的执着。

接着网上出现了公务员工资改革办法,按照学历、工龄套改工资,这样我的工资就又会成为单位最高的,我高兴的想:是我的,有师父看着,谁也拿不去。于是就经常到网上看工资改革的动态,说二零一四年底实施,没有实施,又说二零一五年五月改完,还没有动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对工资改革形成了执着,这不是利益之心还没有放下吗?再深挖下去,在利益心的背后还隐藏着不甘示弱的争斗心和妒嫉心。

师父说:“别说你,西方有许多大富翁、大富豪到百年之后,他发现什么都没有,物质财富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很空虚。”[1]而我今生能得大法,找到了自己最伟大的师父,是何等的幸运,对常人的一切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从此我再也不去关注工资改革动态,一切随其自然。

走过了这段修炼之路,猛然醒悟:从我走上修炼之路的那天起,人生就像一台戏,一个剧本两种结局,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如果能站在法上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任何情况下都能够选择放弃自己的执着、欲望,不为自己找借口,在得失面前随其自然,直至这颗心不再为此而波动,真正把自己交给师父,那就是走了师父安排的路——走向圆满。如果以常人的观念、思维方式思考、处理问题就是走了旧势力安排的路,永远走不出常人。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
[2] 李洪志师父著作:《精進要旨》〈富而有德〉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