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民济民善报 渎职害民恶报(3)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敬天保民是人们一直传承的美德。上天有好生之德,造就生命与万物,天心是最慈悲、仁爱的,至德至善。古之圣贤君子无不敬天体道而爱护人民,仁民爱物。上天主持着公道,赏善罚恶,报应昭然,也是劝善的用意,惟行善向善最能够得到上天的肯定与保护,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古籍中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以下举几个例子。

(三)恭敬得益,亵渎遭殃

古人敬奉天地、虔祷神明和平反冤狱而使水旱等灾害得以消除的事迹颇多。如唐朝的颜真卿正直清廉,为民解困,他任监察御史时,有一次到陇右(现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去巡查,发现五原有冤狱并牵连了许多人。虽然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一再向官府申冤,可办案的官员一直不认真察访审理,结果案子拖了很久不能平反。自从五原出了这桩冤案以后,天就一直大旱,水井干涸了,小溪断流了,田里的庄稼枯萎了。颜真卿立即重审此案,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于使案情真相大白,解救了蒙冤受屈的人。就在颜真卿为冤案平反那天,数月不下雨的五原普降甘霖,下了一场透雨,枯黄的庄稼没几天就变得一片青绿了。五原的百姓感其恩德,把这场及时雨称为“御史雨”。

南宋刘克庄出任广东提举时,到南海广利王庙拜谒,其祝文说:“徼(求)福于神。维粤之南,去天尤远。民生今日,凋弊可哀。某当推君之仁泽,而致之于民;神当为民请命于帝,使风调雨顺,灾害不作。既矢诸心,复质诸神。”向神明表达要为一方百姓尽职尽责,祈求上天的保佑。刘克庄任满后又调至福建任职,离任前他写了《辞诸庙》:“某来无异绩,去无遗爱。然三年之内,圄(监狱)空讼少,吾民不识水旱,神之赐也。今时秩满,一旦别神而去,敢不告乎?”表达了对神的敬意,同时对神的赐福表示感谢。

而不敬神佛,肆意妄为,最终都难逃报应。如南北朝时,周武帝禁止各种祭祀,拆毁寺庙,焚毁经像,许多山神庙都被拆除了。当时多地发生大旱,于翼出任安州的总管,当地水都干涸了,依照旧习俗,要去白兆山祈雨。于翼来到被拆除的神庙原址祭祀,为百姓祈雨,当天立即下了滂沱大雨,而其它地区仍焦土如故。于翼祭祀得雨,百姓非常感念他。周武帝废止古圣人制定祭祀的典范和礼仪,不敬神佛,不仅误民害民,自己也不免遭报,年仅35岁就暴病而亡。

一次,北魏发生干旱。南安王王子桢在邺城的神庙祈雨。王子桢对庙里的神明说:“如果你在三天内不下雨,我就要用鞭子惩罚你!”他请雨没有灵验,就鞭打神像一百下。当月,他因背部长了一个毒疽而暴毙。祈祷神明,自然应该本着至诚恭敬,以期感动神祇。况且神明惟德是依,更须忏悔改过,施恩惠于百姓。王子桢不但不自我反省和修正,更以祈祷来侵凌和毁谤神明,这样肆无忌惮,结果很快自食其恶果。

人如果做了违背天理的事,天将降灾异警告。若能及时纠正错误,弥补过失,那么天谴就会自行消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至诚祈祷、为民请命的精神,怎能不感动上天?上天也会降下吉祥、福祉,这是因为这位地方官员有一颗爱民之心。怎么可以说天人没有感应呢?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