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廉俭重德故事:晏子节俭恤民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古人敬天、敬德,提出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把品格德行的修养看的极其重要。传统文化教人向善,达到对于道德意识的高度自觉,帮助人们从功名利禄的贪欲中超脱出来,努力完善道德,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并得到上天的庇佑。

古籍中记载的很多事例说明了贫不足忧,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富而没有德行,则愈富有而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转祸为福的道理。以下为春秋时期的故事。

晏子节俭恤民、辞景公之赐

晏子任齐国宰相二十余年,“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对百姓体恤有加,为国为民办了很多有益的事情。晏子看到齐景公爱好奢华,就常以自身节俭去规劝他。

齐景公看到晏子“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要给他换一座高大明亮的宅第,晏子回绝说:“我先人久居此处,若我因不满足而舍旧宅更新居,未免过于奢侈。再说这里买东西方便,又能体察民情。”不久,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利用这个机会派人迁走了晏子左右的邻居,在原地从新盖了一座大宅第。在出使归来的路上,晏子听到了这个消息,便把车停在城外,派人请求齐景公把新宅拆掉,请搬走的百姓再搬回来住,给百姓建房子。齐景公同意后,晏子才驱车进城。

齐景公看到晏子平时总是“乘敝车、驾驽马”,便派人送来了新车骏马。晏子推辞说:“您派我管理百官,我要求他们节俭,以减轻百姓的负担。若是君臣奢侈,上行下效,大家都贪图衣食享受,不顾品行,到那时想禁也没法禁了。因此,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

晏子见齐景公贪图享乐,大造宫室,又要严加讼狱,于是一劝再劝。一次,齐景公问晏子说:“我近来感到精神衰退,身体疲惫,百姓有不满情绪,诸侯议论纷纷。现在我打算准备好珪璧等祭品,让祝官宗官敬献给天帝和祖宗神灵,我想祭祀可以求福吧!”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古代君主求福的时候,行为必定顺应天意,朝政必定符合民心;修建宫室、饮食有节制。祝官宗官祭祀神明时,只是悔过,不敢求福。现在您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欲,任用奸佞之人,司过官列举出您的过错来,祝官宗官却为您求福,我想这是互相矛盾的吧!古代的圣王,他们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诌之人不能接近;不曲从私党,阿谀之人便没有市场;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感化诸侯,所以四海之内的人象流水归大海一样地归附他。如《诗经·大雅·大明》说:‘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齐景公听从了晏子的谏言,省躬修德,恤民惠民,祝官宗官祭祀的时候,向神明悔过,不敢求福。后来邻国都敬畏齐景公,百姓归附,燕国、鲁国等国一起入齐朝拜。

(《晏子春秋》)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