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家产代替百姓交赋税 福及子孙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刘棨,在康熙三十四年,担任湖南长沙县令,以廉明著称。

康熙三十七年,刘棨升任陕西宁羌知州。关中发生大饥荒,汉南尤其厉害。州里没有储粮,地处群山中,运输十分艰难。刘棨请求朝廷允许向邻邑的官仓借贷粮食,与百姓约定:能背负一斗粮食达到本地的,给予三升粮食,不到十天,运输了三千石粮食。封疆大吏按照他的办法赈济其它的县邑,都称赞方便。刘棨又奉命赈济洋县,他对洋县的县令说:“这些粮食是从官仓借贷来的,倘若百姓不能偿还,我们两人应当代百姓支付。”等到了秋天庄稼大丰收,洋县的百姓互相勉励,及时归还借贷的粮食,不需劳烦催促、监督。

康熙四十一年,刘棨因为须为母亲服丧而离任。因为要代替百姓交完赋税,受到拖累不能成行,嘱咐弟弟代替他卖掉他的家产。钱还是不够,他的弟弟卖掉自己的财产来偿还、支付。百姓听说了,争着交钱相助,刘棨推辞、不接受。

刘棨后来当了江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的大官。

康熙五十五年,康熙皇上询问九卿大臣,本朝清廉耿介的,可与伦比的,有哪几个?九卿推荐了四人,刘棨就是其中一个。

刘棨卖掉家产、代替百姓交赋税,得了善报,子孙为官。刘棨的儿子刘统勋、孙子刘墉、曾孙刘镮之,并称为当时的名臣。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的就是刘棨的孙子——刘墉的故事,反映了中共红朝百姓渴求清官而不得、只能在电视剧里幻想的现实。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六列传二百六十三循吏一》)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