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做了一次主婚人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一月十五日】二零一四年二月九日,我接到大哥的孙子陈文(化名)打来的电话:“姑奶奶,您好!请您明天来我家参加我的婚礼并做我的主婚人。”我说:“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不行。”挂断电话后。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你行啊。”怎么回事?我立即明白了,这不是给人们讲真相的好机会吗?

电话又响了,我拿起手机一听,电话里又传来了我侄儿的声音:“姑妈,这件事就拜托您了,您是我们家很有威望的长辈,我们都很敬重您,我爸也说就您行,就别推辞了吧。”我说:“既然你们都相信我,那我就试试吧!”

第二天,我搭早班车去了。老远望见:离家约三、四百米的道路两旁都插上了五颜六色的迎亲气球;路面上铺上了厚厚的稻草。来到房前,大门前水泥大坝上,从楼上往下搭了个很大的雨棚(那几天正下着雨),棚内正面搭了一个漂亮的婚礼观礼台,新郎新娘的婚礼照片及各种鲜花按序摆放;摄影机、音响、桌椅安放就绪;台下婚宴餐桌纵横排列整齐。原来他们是请了县城的婚礼摄影队。

亲戚朋友已来了不少人,因新娘是外县的,据说快车也得五个小时左右,人们各自聊着天,急切的等待新娘的到来。

十点多钟,有人大声喊:新娘的车队快到桥头了!哎呀!婚车为什么不走了呢?噢,原来是在这里等新郎给喜钱(红包)呢!不大工夫,两辆大车、四辆小车的婚车队开到对面,车上的人全部下车步行,这是干什么呢?是要新郎把新娘背过来,表示珍贵。

这边的鞭炮声、音乐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五颜六色的纸花象雪花一样飞舞,新郎把新娘背到婚礼台前,花瓣纷纷落到新郎新娘身上、地上……在偏远的农村,能举办这样的婚礼,还真是罕见。

婚礼仪式开始了,主持人熟练的進行了一番开场白,然后说:“欢迎主婚人上台。”我从容登上婚礼台,环视四周,楼上、台下有些人我认识,但新娘的娘家人、新郎单位的人、侄媳妇娘家的亲戚等我都不认识。我不慌不忙接过主持人递给我的话筒,转身亮相,全场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我,好象空气都凝固了,人们似乎在等待什么,我用温和而又亲切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各位来宾,各位父老乡亲,大家新年好!(掌声四起)今天是陈文的大婚喜庆,你们能来参加他的婚礼,我特别高兴!(一阵掌声)陈文是我的侄孙,我受他父母及陈文的委托,做他的主婚人,我深感荣幸。

陈文从小天资聪明,乖巧懂事,全家人把他视为心肝宝贝。他的爷爷更是溺爱有加,唯恐年轻的儿媳缺乏带孩子的经验,怕孙子受委屈,疼在自己心。爷爷亲自上阵,常与孙子形影不离,白天看着、守着、牵着,酷暑为他驱赶蚊虫,疏通凉风;严冬为他遮挡寒风,生炉取暖;晚上陪着睡觉,手腕是陈文的枕头,腋下是陈文的避风港湾。陈文依偎在爷爷的怀抱中、被窝里,度过了他的幼年、童年、少年时光。

陈文的父母更不敢怠慢,烈日炎炎,背顶骄阳,面朝黄土,直到夕阳西下,玉兔东升,寒冬岁月,风霜雪雨,从未空闲。近几年,母亲由农转商,早出晚归,進货卖出,无人帮衬,顾不上吃饭、睡觉,只为能多挣点钱,为的是贴补儿孙。父亲更没清闲,一人两头忙,谁重谁轻,叫人揪心,上挂年迈老父,下惦贤惠妻子,异地上下奔波,两脚不停。爷爷、二老双亲,他们的分工不同,目地明确,系统安排极精。他们这样做,到底为了什,心血倾尽,期盼一人,传宗接代、光耀门庭、家业兴旺,能挑重担,责任不轻,谁能胜任,他——就是陈文。

陈文已经长大成人,今天是你的大婚,长辈们他们含辛茹苦,等待的就是今天。为何没有在外地选择星级宾馆;豪华餐厅;而在简陋的家里举行。是陈文你记住了传统古训,时时没忘生你养你的家园及亲人与父老乡亲。你的言行感动了上天,天赐良缘,把一个风韵秀美、贤德善良、受过高等教育的姑娘送到了你身边。真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抓住这万古机缘,别错过了时间,这是你的天大福份。珍惜你的爱妻,别听信无理非议谎言,真心永不变。

从今后,更加敬重爷爷,孝敬二老双亲。逢年过节,闲暇之日,打个电话,道个平安,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你孝父母,儿孝你身,回报他们对你的养育之恩。

对妻子真诚相待,相敬如宾,事事商量,决不独行;对兄弟姐妹,忍让宽容,切勿高声;对同事要坦诚、和蔼,决不背后议论;对事业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决不傲慢,以理服人;对学生(陈文是某县高中教师)要如同亲生,为人师表,廉洁奉公,无论男生、女生、好生、差生、贫穷、富贵一视同仁,决不偏心;遇挫折找自己的不足,别怨他人;做事先想对方,不带私心。这是做人的根本,用你的才智与心血哺育出一批批新人。

最后祝你家和人旺,福寿年丰,百年偕老,早日花开结硕果,子孙绕膝。牢记法轮大法真、善、忍,永远福星高照,岁岁平安幸福。谢谢大家。”

五分钟(一般三分钟)演讲结束了,台下又沸腾了。有人说:“这老太太真行,没看稿子,能说的这么流畅。有不少人竖起大拇指:真棒!真棒!”有一对夫妇两次走到我跟前,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向身边的人说:“我参加过好几个婚礼,今天您算第一个主婚人说的这么好,内容既全面又深刻,真是开眼界了,象受过专业训练的,我真服了。”

新郎的同事也说:“我们做的是说话工作,不一定说的这么好,老太太神态大方,口齿清楚,她多大年纪了?”陈文告诉他们:“我姑奶奶已经七十三岁了。”

有一位老太太高声向众人说:“今天我算听明白了,她说的每句话都是劝人做好人,对别人要好,现在有几个人能做到她说的这些呢?唉!但愿今天听到的人,都能象她说的那样去做,那就太好了。”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