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试解(七)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三年八月十四日】(接上文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读者在作者亦真亦幻的笔法中也许没有把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当回事,大都认为是无稽之谈。

贵州平塘县掌布乡有块石头,二零零二年才被发现,上书“中国共产党亡”六个大字是天然形成的,有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实地考察为证。中央电视台也报道过这一奇石,只是把最后一个“亡”字给有意地漏掉了。《红楼梦》上那块“通灵宝玉”没有人把它当真,“假”(贾)的嘛,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也是“无稽”可考的。而今的这块石头却是实实在在的。

站在修炼的角度上看,说他们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决不是牵强附会。是曹雪芹已洞见了天机,借“宝玉”以“通灵”。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曹雪芹如果不借这块石头以演绎情节的话,照样可以完成此书。此石在书中也只是起一种辅助作用,没有它,对表达主旨好象没有什么影响。更重要的是,作者对“石”的独钟,不但反映作者对世间万物有着与常人迥异的认识,而且其用意直逼今日惊世骇俗之“藏字石”,兼而表达作者通达世间万象,并用逶迤的艺术手法在“末法”之时惊醒世人。——“石头记”,记的内容正是“中国共产党亡”六个大字。

曹雪芹是文章大家,如椽大笔,写块石头也写得纵贯过去与未来。从女娲补天即人类的起源,写到今天的“藏字石”亦即人类所面临的洪劫。笔法一实一虚:女娲补天所剩的那一块有文字,是实;今天所呈现的这一块在书中不可能提及,是虚。只有把整个历史的原貌高度真实的浓缩成一部作品的大手笔才有此杰作。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红楼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的残缺才算完整。

中共最害怕的书籍是法轮大法的经书。除此之外,《九评共产党》是中共提都不敢提的。由此引发的“三退”大潮真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激荡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通天文、晓地理、明辨阴阳。吴承恩参尽古今天下事,独留一语于书中。曹雪芹更是看透末法之现状,却用一书“残局”来惊醒世人,其用意直指今日之中国。“红楼”者,喻指今日邪共之大厦,“梦”者,一切皆虚幻也。看看中共的历史与现状,多么恰如其分的道出书中玄机:沉迷于“红楼”中不愿“醒”的人也只能随着楼塌而身亡,“痴迷的,枉送了性命”。能明红楼真相的人,自然能离开红楼,保全性命。而能够行使唤醒梦中人使命的人也只有修炼的人。书中一僧一道贯穿始终,不只是结构的需要,和作者表达主旨的方便,还指明了救度的方式,就是让人抛弃对红楼的痴迷,回归自然本性。 这,只有今天的修炼人,也就是大法弟子堪当此任。

梦醒还分时候吗?《红楼梦》行文的中断,寓意正在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乃是预言书。只是不到特殊的时候,不显其真实面目。《红楼梦》惊醒的正是现在仍在“红楼”中痴迷的人。只有顺应天象变化,退出邪恶中共的各种组织,才能走出绝地。

四大名著所蕴藏的天机也确实到了“泄露”的时候。单就中共今日的现状和人民生存的危机来讲,中共的大厦已倾。然而随之而来的“天谴”,对于那些还痴迷于其中的人真是可怕。

我们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上看,四大名著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它不只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更不是可有可无的精神食粮。它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组成部份,对整个中华民族民族性的形成和充实,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志向操守以及生活情趣的培植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教化的作用。综合看,四大名著有这些功用。稍加分析,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那就是“义”和“修炼”。在“义”的表达上,《三国》和《水浒》各有侧重,相映成趣。在对“修炼”的表述方面, 表面更是相差万里,实质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游记》以神话故事写“修炼”,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红楼梦》写“修炼”,则需要人有极高的“悟”性。修炼人最难修去的是“情”:亲情、男女之情、朋友之情、父母之情,爱和恨、喜与乐等等。《红楼梦》还有一个名字叫《情僧录》,是说抄录《石头记》的空空道人因抄录《石头记》而“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从这个角度上看,《红楼梦》的主题还可以这样总结,那就是:看破人间“春”色,自然遁入空门。

四大名著震古烁今,在人类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引领着人类文明的方向,为大法的弘传作出了特有的贡献。《三国演义》之“义”已成为人特有的内在特质,《水浒传》的“好汉”是用“负”的方面表达人内心的情结,以及给人提供必要的警示,《西游记》对修炼 和“正法”的传达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红楼梦》则艺术的再现了人类社会现实及其必然走向。

四大名著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就象四颗灿烂的星斗在历史的天空交映生辉,为世人走向辉煌的明天给以形象的启示。

(完)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