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去执著的认识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师父讲过,“告诉你一个真理:整个人的修炼过程就是不断的去人的执著心的过程。”(《转法轮》)如果不修心去执著,是无法真正的助师正法的,更不可能修炼圆满。那么作为一个修炼的人,应该如何去掉这些执著心呢?在学法的过程中,我个人体会到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一、按照师父要求多学法、学好法

我悟到,我们在大量学法的本身,其实就是在消去自身的思想业力与去掉自己的执著。我们思想中法装的越多,坏的东西就越少,执著心这些物质就会越来越少。但是学法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师父的要求来学,起码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得明白,不要去抠字眼。

二、遇到矛盾向内找,找到执著之后,分清执著,发正念清除

当然修炼我们自己还得承受一部份,不可能坏的东西师父都给拿掉了,这就不符合不失不得的理了,所以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关,通过这些关让我们修去自己的执著心。那我们如何在实践中修,如何才能去掉自己的执著心呢?师父讲过:“为什么叫你修呢?首先你得把不好的思想修掉它,你能够去掉那些不好的东西是因为你不承认它是你,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不承认它是你,所以才能把它消掉。”(《美国西部法会讲法》)

但是在正法时期,旧势力对每个大法弟子都安排了一套它们的东西,包括一思一念都安排好了,所以我们光分清还不行,还得清除。师父也讲过这方面的法:“在对于思想业力的反映上和邪恶势力给我们所制造的破坏,我们向人讲清真相,都是在采取主动清除魔而不是纵容和消极承受,但思想和行为一定要用善的。”(《精進要旨二》〈评注一〉)

举个例子,比如今天家里人跟我莫名其妙的吵起来了,我还嘴了。这就是我执著心出来了,我光后悔没有用,因为在另外空间这种执著心是一种物质,不把这种物质连根拔掉,下次它遇到同样情况,还会返出来。我就得在思想中分清这种争斗心不是自己,发正念清除掉。再遇到的时候就能够做的好些了。下次再来的时候,可能自己表面上就能够忍住了,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还是有执著心,比如怕被人说,求名,然后我们还是分清这种执著心不是自己,并且发正念清除。因为我们在分清这些执著的同时,另外空间师父就开始给我们往下拿这种物质,当然不是一次全部拿下去,是拿一部份。因为另外空间的这种不好的物质少了,下次我们就可以做的好一些,可能再遇到这种被辱骂的情况的时候,就能够非常坦然了。但是可能梦中还是过不去,怎么办,还是采用这种办法修自己,向内找到自己的执著之后,分清这些东西不是自己,然后发正念清除,再到后来,这种不好的执著就全部没有了。

其实方方面面都存在一个分清自己与执著心的过程,师父讲“主意识要强”、“修在自己,功在师父”(《转法轮》)。我们只有能够分清这些执著心,才能清净下来,最后思想中达到“无私”与“慈悲”的状态。在这种神的状态中,能够真正的救度众生、助师正法。如果满脑子胡思乱想,七情六欲都很重的情况,这和人有多少区别呢,虽然是做着讲清真相的事情,实际上是人在做,效果会大打折扣。

当然有的执著心比较好去,我们发两次正念就能清除了;有的形成了观念了,就得反复多次才能去掉。有的执著心,是其它执著心,比如根本执著没有去掉而引起的,就得向内找,把根本的原因找出来,才能彻底清除掉。

比如一个同修对自己孩子的情非常重,她就说,这个儿女情不是我,我得清除掉。但是收效甚微。为什么呢,因为她光想去这个情,但是这个情得把名利心都去掉之后,慈悲心才能出来,儿女情才能去掉。但这个同修对利益还比较执著,私心也有点大,对自己家人与外人,真的就是两个态度。这种对自己家人与外人的分别心不去掉,慈悲心也出不来,所以有的执著心如果分清、也发正念了,还是去不掉,我们就得向内找一找,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悟到。

三、断绝世俗间的东西,不让任何外来因素干扰

师父讲到:“现在客观上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严重干扰你不能够往高层次上修炼,严重的影响着炼功人。”(《转法轮》)我悟到,外来的干扰现在也非常严重。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师父其实也讲过:“电视、电影、文艺作品中宣传的东西,它是引导你去做常人中的强者,做更为现实的常人。你超脱不了这些东西,你与炼功人的心性、心境差距就越大,你所得到的功就越少。炼功人要少或不接触那些低级的不健康的东西,应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为别人所动,不动心。”(《法轮功》师父其实把法都讲明了,我们照着做就行了。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一切电视、电影、小说、报纸、音乐、杂志、绘画、广播、包括什么电子游戏,这些东西根本就不能够再碰了。那我们就应该分清执著这些的思想都不是自己,不再让这些外来的因素干扰自己修炼了。

其实修炼人到了最后,世间的很多东西是要断的,当然平衡家庭与社会关系是应该做好的,但是执著心得去。

个人体会,层次有限,不足之处请同修慈悲指正。

[修炼人之间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个人当时修炼状态中的认识,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