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与人体生命之正见(五)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二年七月四日】(接上文《人类文明与人体生命之正见(四)》

第四章 现代科学发展的误区

现代人常说,本次人类文明,自告别了茹毛饮血以来,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善。然而,在这个飞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同时发现:

随着形形色色的精巧的发明创造,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时间也节省下来了,但是同时我们却更加忙碌了,活得更不踏实了,现代病也涌现了,颓废的文化泛滥了。

随着医学的巨大进步,我们的医疗水平和条件改善了,然而病毒们也随之变异了,丝毫没有被我们的科技落下,甚至常常把医疗发展的速度超过了。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环境也被严重污染了,地球被破坏得千疮百孔了,奇异的天灾也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我们也早已不是在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把儿孙的地球借用了。

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地球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了,令人费解的是,人际关系却更冷漠了,人与人的隔阂也变厚了,在贴吧里,论坛里和博客的留言里,传统的淳朴的心平气和、互相尊重的论理方式,已经被相互的对骂、对他人智商的鄙视、出于妒忌的讽刺挖苦和热血激昂的高调批斗所普遍的代替了。

随着物质文明的大幅度提升,我们国家的GDP也保八了,遗憾的是,人心和道德被掉队了,于是“小悦悦”们被路人无视了,见义勇为的彭宇们被“肇事”了,孩子们或者被毒奶粉毒死了,或者被报复社会的人进校园砍死了,或者被豆腐渣教学楼砸死了。

随着整个科技的推进,我们对这个世界更加了解了,我们适应自然的生存能力更强了,然而人类的许多根本问题和自古的美好愿望,比如和平、健康、充实快乐,不但没被搞定,反而更加遥遥无期了,现今人类毁灭自己的可能性反而比原始人大大增加,毁灭性武器的出现,使得地球被摧毁多次也成为可能了。

时至今日,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这次人类文明的科学发展,疏漏掉了什么呢?这么多、这么大的弊端,都是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所必需的吗?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以下的四点也是有内在联系和相通之处的,有些个别地方也许区分并不是太大,但是从行文通俗易懂来考虑,我们仍然分成这四方面来分别阐述)

1.精神性——“数学”无法理解“精神”

科技界的绝大多数领域中,我们往往是重视物质的,而精神层面是被有意无意的过滤掉了。

先来看看构筑了整个科技大厦的理论基础——数学。数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感官对于自然环境现象的感知之后所确立的、无需证明的规律(即所谓“公理”)的基础上的,然后经过对于客观物质世界数字特征的提取,建立起一个思想中的数学体系。由于这种操作,数学可以借用数字的世界延展到人类感官所无法直接感受的领域,从而大大拓宽人类所能认知现象的范围,甚至数学被称为人类的一种新的“感官”。

然而,这个数学的“感官”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无法感受理解和描述精神。当任何一种精神现象被抽象为数学时,它已经不是精神现象了。这种抽象为数学的过程就好像一个过滤的过程,它将精神的层面“滤”掉了。而精神的存在是我们人类的意识可以感受到和理解确立的,可见,这个数学带来了一个束缚我们视野的井口。

我们人自身是可以清楚的判断什么是活的,什么是有生命的,无须解剖出来其各个零件即可断定,也不用谁来向我们证明什么是精神,因为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得到。当去判断一个人是谁时,也无需逐个对照其脸部的各种特征以与自己的记忆仓库匹配,只需看到一个很笼统的整体形象或背影,甚至只是精神领域的一些抽象的神态、气质,即可判断出该人是自己认识的某某人。

因为数学根本上是非生命非精神的,所以靠数学的体系造就的东西也就根本是非生命和非精神的。这一点从现代科学对生物的研究方法即可见一斑。生物学中,对生命的定义是(参见维基百科):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的半开放物质系统。从该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它的研究对象不过是生命的物质载体而已。现代生物学对于生命的认识多注重其组织结构,通过解剖组织、冷冻切片等方式来研究,经常是“杀鸡取卵”来得到一些知识。其实这样恰恰只能是认识其非生命的那些物质表象罢了。对于真正生命,尤其是人的核心特征,意识领域内,它完全没有涉及。那么从纯物质化的角度来研究生命,岂非缘木求鱼?!

概括起来讲,完全以数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从本质上注定了它无法认识生命和精神现象的根本规律。上一章我们列举的许多案例都表明了精神其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甚至是可以直接改变物质的,物质和精神应该是统一的、一性的。而现在的主流科学,却从其基点上几乎完全忽视掉了精神这个层面。

2. 道德性——“善”与“恶”有客观的衡量标准

现代自然科学,和道德好像是完全不相关的,它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研究过“道德”的客观本质和作用。比如,从基础上来说,你发出善念,1+1=2,水过零度会结冰,你的骨髓可以每小时生成5亿白细胞供给免疫系统;你发出恶念,照样1+1=2,水过了零度结成冰,骨髓每小时生成5亿白细胞供给免疫系统。从而你是在做善事,对大自然没什么必然的直接影响,而你在生活中也照样该享福享福,该得病得病;你是在作恶事,自然界一如平常,你还是该享福享福,该得病得病。而且善与恶无法在科学所刻画的世界中得到很好的描述和界定。然而,从对世界的影响来看,善与恶真的是平等和对称的吗?

一些自作聪明的人常常举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嘲笑那些有信仰的人:

教徒问神父:“我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神父的严厉斥责。而另一教徒又去问神父:“我可以吸烟时祈祷吗?”他的请求却得到允许,悠闲的抽起了烟。

喜欢讲这个笑话的人往往据此引申来讽刺:人内心里的信仰虔诚与否、善恶道德、真诚虚伪都是不可靠的,无法找到外在的具体标准来衡量的。他们认为:从“客观”上看,祈祷时吸烟和吸烟时祈祷是完全对等的两件事情。然而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表面状态的确类似,但是体现出来的他的态度和趋势,在很多时候却是截然相反的,而且这也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比如吸烟时的祈祷,可能是一个人在吸烟时,想起来了改正,然后开始祈祷和洗心革面,这是从恶习中回升的开端。而在祈祷时,出于无聊和注意力不集中,进而无所顾忌的去吸烟,则是走向堕落的起始。

就好比冰融化成水和水结成冰这两种过程,在零度冰点时,都有一段冰水共存的短暂状态。表面上看,这两个过程的确都有这样的一个阶段,且这两个阶段的状态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趋势是截然相反的,这个短暂的过渡期过去后,一边是完全只剩了水,一种是完全只剩下冰。

刚才我们由道德和人的念头,引申出了水和冰的例子,下面让我们顺便回顾一下前文所讲述的水结晶实验和米饭实验的启发。其实这些关于念力的实验除了可以作为精神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的证据外,更进一步揭示了精神世界之中,有关道德善恶的客观界定这一重大问题。物质,其实是直接能“感知”人的善和恶的念头的,善与恶是有着“客观”的区分的。人的这种道德和心态是会直接影响周围的事物,而不是像马克思主义政治课本里面那种“间接”和“侧面”的反作用。而且从恶念导致的水无法形成规则的六边形结晶来看,善与恶是完全不对等、不对称的。这提醒我们,善与恶二者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实实在在的区分标准的,而不是永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因为从结晶的规则性和对称性来看,善与恶二者在客观世界永远也无法被混淆。

其实,对于道德的重大意义,以中医为例,古往今来,大医学家历来强调,医生的医术其实是直接受制于其道德水平的,而人的身体健康也与其道德息息相关。古代的中医把人的道德败坏当作人得病的根本原因,如著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系统的论述了医德规范。道德高尚的人,才有可能使自己养性养身,进而获得高超的医术。否则,丢弃道德这一方面,盲目发展技术,中医的精髓只能失传了。而我们只能依赖从最表面和物质着手发展起来的西医了。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他(她)都是由物质和精神这两方面组成,道德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实是“与生俱来”的就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是非同小可的,也许有着非凡的来源。比如,基本上,每一个人,在刚开始做坏事时,往往都体会到过违背良心时的负罪感,也有蹉跎岁月时的空虚感,虽然这些东西(感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当它们出现时,却往往会觉得这种悔恨或自责是十分真切的,而且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本能的,是来自“真正的自己”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良心和真正切己的感受,其实未必不如“视觉”和“触觉”这些感觉来的真实,而且它们在人类中是普遍存在的,不应该是无缘无故就有的。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产生了这种种的道德因素,因为这才是和“真正的自己”直接相通的。

说到这里,综合精神性和道德性这两方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在现代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导下的中国现代科学中,这一条很有名且流传甚广的信条: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我们前文的论述和例证来看,因为,以数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已经把万事万物的精神层面滤掉了,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本身在认识精神领域就有先天障碍,那么妄图以在此基础下的一切研究发现来反过来验证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是第一性而精神只是第二性的,都是徒劳的。这无异于,自己已经完全局限在一个作茧自缚的井里面了,然后通过把井口大的天空反复观察了几万遍,最后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天的确只有井口这么大!其实,第一章所分析的进化论这种走入极端的学说的提出,也不能说和自然科学中滤掉了精神层面没有关系。

明白了这一点,进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要想提高人民道德和素质,必须先把经济发展起来”这种“唯物质论”的论调,其实都是没有确凿的根据的,是十分荒唐的,它可以满足和膨胀人们抓钱的贪婪心理,却违背了人的良心与天性,生命的本性,世间的天理,难怪会有本章开头所列的道德下滑、人心冷漠,和各种草菅人命以及人类自我毁灭现象的泛滥了。那么为这些错误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的这种唯物、实证的不完善的科学,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罪责。

道德是精神的,认识不到精神存在的实证科学更无法认识道德的实质与真实来源,对于善恶有报这些因果关系的是否存在就更加没有发言权,也就无法认识道德对于我们人类生活和宇宙的存在及生息运转的巨大内在作用。那么在如此不完善的一味唯“物”和实证的科学指导下,自高自大,盲目的改造自然,肆意的指点江山,用“科学”的棍子无情打击人类世界中维持人类生存的“道德”,而不是去考虑怎么样天人合一,怎样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那么就只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代价。所以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断言,一个无法认识和描述道德规律的科学根本不是真正的科学,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

(待续)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