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心与向内找

EMail 转发 打印 安装苹果智能手机明慧APP 安装安卓智能手机明慧APP
【明慧网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遇到问题向内找是师父给我们修炼人的一个法宝,是在对待问题和矛盾的态度上,修炼者与常人最大的区别之一。同修们都知道也都明白这个法理,也都希望自己在平时经常能做到向内找。然而,我发现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修炼中,自己往往很难真正做到向内找。有时,我在向内找的时候却找不到,甚至不知找什么,如何找。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我个人修炼过程中,或者在我所处的修炼环境中,我发现,“解释心”是严重阻碍我们修炼人向内去找、向内去修的一个因素。

比如说,当我们在参加集体学法、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有学员向别的同修提出意见、规劝、批评甚或建议时,往往话音一落,被提意见的同修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解释,而且总能找出一大堆貌似有理的理由。假如双方或其中一方语气不够和善,甚至会争论不休。

这种现象在我本人身上也时有发生。在遇到问题、矛盾,或是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时,或是在听到常人或同修的不同意见或者建议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向内找,而是首先脑筋急速旋转起来找理由为自己解释、辩解。对此,我曾经不以为然,也曾经困惑过,更曾苦恼过:我为什么总是做不到向内找呢?我为什么总是守不住心性呢?

不久前,在重学师尊一九九九年《澳大利亚法会讲法》时,其中这两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要慈悲的对待一切人,遇到任何问题都找自己的原因。”这“遇到任何问题都找自己的原因”中的“任何”两个字,让我在遇到问题时不向内找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让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没有条件的向内找,我似乎明白了向内找就是在遇到问题时的第一时间、第一反应、第一念头就是只看自己,只看自己,只看自己: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思想,看自己的念头,并用法来衡量它们。

这样,当我们没有想着去找理由为自己的言行或动机進行解释、進行辩护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平静下来,就容易客观的、理智的审视自己的言行,并能想到用法来衡量我们的言行,从而找到指使这些言行的那颗心。

当我用法来对照、来衡量那些导致自己遇到问题不能向内找的背后因素时,我发现是“解释心”在起作用。而在这个解释心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怕心,是这些怕心在指使着我進行这么解释、那么解释。那么我是因为惧怕什么而非解释不可呢?再找下去,我发现是自己怕承担责任、怕被别人误解、怕别人看到自己的执著、怕别人看出自己修的不够好,怕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显示心、欢喜心受到伤害。原来自己是为了保护这些人心、保护这些不好的心才拼命找理由解释。其实,看透了,说穿了,我找到的是一颗私心,一颗为我的心,一颗宁愿伤害别人也不肯伤害自己的心,一颗隐藏最深的、最坏的心。由此,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自己多年的修炼过程中,总是不断的遇到方方面面的干扰、形形色色的魔难,为什么我的心性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提高,那是因为这颗私心一直隐藏在我的内心深处,并且一直指使着、鼓动着、催发着其它的心,如显示心,争斗心、欢喜心、妒嫉心,等等。也正是这颗隐藏的最深的私心在指使着“解释心”阻挡我在遇到问题时向内找,向内修。

最近,我在一个七二零迫害集会上用英文发表演讲后,包括西人在内的几位学员夸我讲的好。正在我自我感觉良好时,一位同修郑重的向我指出:你演讲时的语气不够平和,有时过于激动;你应该让常人看到大法弟子的祥和。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向他解释,说我是用英文向当地的西人民众演讲,呼吁他们支持反迫害,我应该用符合常人的有利于鼓动人的语气。这位同修心性高,我在解释的时候他没有争辩,而是静静的听我讲。突然,我想到了师父的话:“遇到任何问题都找自己的原因。”( 《澳大利亚法会讲法》)师父的话让我联想到,既然同修提出了这样的意见,那一定是有需要我注意、需要我改進的地方,否则,就决不会出现同修提意见的事情。既然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一定是有问题,那就应该去找出问题而不是把它推回去。而只要真正向内找,就一定能找到。

向内找的结果是,我认识到,作为大法弟子,如果用符合心性标准的祥和语气和慈悲心态去讲,那么在听似平静的语气中实际上会带有更强大的大法的力量,更能起到震撼人心、清除邪恶、唤醒良知、救度世人的作用。于是,在下午的第二场演讲中,我自然的按照同修的意见调整了心态和语气。过后,我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同修的感激,感激他不怕得罪我而直言相告,感激他对法负责、对同修负责的善心。同时,我也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能够突破解释心,没有被其背后的虚荣心、争斗心挡住向内找自己的不足而感到高兴。

就在写这篇心得体会的这天早上,我的未修炼的太太,平时总是找我的“碴”,总是指责我、批评我、干扰我的太太在出门前,突然说了句令我意想不到的话:“你今天还算挺祥和的,还有点实修的样子。”我愣了一下,然后意识到,可能是最近每当她对我不满时,我不再解释了,我只管向内找,只找自己的原因了。

以上个人体会,定有不当之处,敬请同修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