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谈:唐太宗给魏征立碑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唐太宗建立唐王朝实行德政,留下了很多君圣臣贤的故事。以下是笔者从唐代刘肃《大唐新语》中选译的两个故事。

唐太宗给魏征立碑

魏征向太宗陈述自古以来君王治理国家、达到天下太平的方法。太宗认为他的话很对。

封德彝在旁边,反驳说:“夏、商、周三代之后,人逐渐狡薄欺诈,所以秦朝治国专用刑法,汉朝将仁义与刑法掺杂使用,都是想使民风纯正,却未能实现。魏征是个书生,如果轻信了他的话,恐怕会使国家遭到败乱。”

魏征责问封德彝说:“五帝、三王治国时,并没有更换国中的人民而实现了教化。只因躬行无为而治之道,就成就了帝业;躬行仁义之道,就成就王业,这都在于当时国君的治理和教化。我们考察古代典籍的记载,就可以明白。古时黄帝与蚩尤打仗,战胜蚩尤之后,就致力于教化而使天下太平。九黎作乱,颛顼就出兵征伐他们,战胜之后,也没有失于教化。夏桀淫乱暴虐,而商汤赶走了他;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就讨伐他。上面讲的这些,都达到了天下太平。如果说:人是越来越狡薄欺诈,根本不可能再做到纯正朴实,那么,时至今日,现在的社会上,应该人人都变成了鬼怪妖精,那当然再也用不上加以教化了!”

封德彝再也找不到话来反驳魏征。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在碑上。后来,因为有人说魏征的坏话,唐太宗下令把碑毁坏了。

到唐太宗征讨辽东,未能获胜时,自己非常悔恨。他叹息说:“如果当时有魏征健在,他绝不会让我去攻打辽东啊!”唐太宗度过辽水后,命令用驿马奔驰传命,以少牢祭奠魏征,重新给魏征立了碑。

唐太宗与房玄龄、杜如晦的友谊

杜如晦年轻时聪慧明智,神采过人。唐太宗提拔他做秦王府兵曹(官职名)。不久,调陕州任长史。

房玄龄对太宗说:“杜如晦这个人聪慧明智,通晓事理,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如果您只想保持藩王的地位,就用不上他;如果大王您想要经营天下,成就帝业,没有这个人就不行。”

于是,唐太宗就请杜如晦辅助秦府,封他做建平县男爵,委任他为文学馆学士。他命令人给他写赞道:“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中履义,身立名扬!”

贞观初年,杜如晦担右仆射,房玄龄任左仆射。唐太宗对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应该:耳听得远,眼看得宽,寻求察访贤明有智慧的人。近来听说你们听取和接受诉讼的状子,每天阅读这些状子已经使你们没有空闲,哪里还能为我寻找贤士呢?”于是,他们更加勤政荐贤。

从此,朝廷机构的组建、计划,都由他们两人制定。他们制定的法律命令,注意宽缓平和,用人不求全责备,也不用自己的长处去衡量别人。杜如晦和玄龄推荐的人,好象比他们自己都好。

唐太宗每次和房玄龄商议国事,房玄龄都说:“没有杜如晦,不能谋划好这件事。”等到杜如晦来了,互相商讨的结果,最后往往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

房、杜两人决断大事,总是互相商量。至今说起良相来,人们总是称赞房杜二人。

后来,杜如晦去世了。太宗对虞世南说:“我和杜如晦的君臣情义很重,他不幸去世,我很悲痛。你知道我的心意,就请你为他撰写碑文吧!”

后来,唐太宗品尝新瓜美味,想到了杜如晦,立刻非常悲伤,只吃了一半就不吃了。并派人把另一半新瓜,放到杜如晦的灵座上。

有一次,唐太宗把黄银带赐给房玄龄时,对他说:“杜如晦和你同心协力辅佐我,今天我赐黄银带,只给了你一个人。杜如晦,我却再也见不到了!”说着,泪流满面。

因为黄银带避恶,是鬼神所惧怕的东西。所以,唐太宗就派人取来一条金带,请房玄龄把金带转送到杜如晦的家里。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