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觉得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救人的效率低,救度的人数太少,而造成这种结果很大的一部份原因我们目前的做事方法以及彼此的不配合所造成的。在一些很重要的救人项目实施之前,由于过多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我们很难就某一项目迅速达成共识并進入决策实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过多强调个人的条件和因素,使很多极需人手的项目因没有足够的人员支持而陷入困难。有些时候,由于我们过份坚持自己的想法,导致一些重要的救人项目根本启动不起来,或最后无法完成。
这真的很令人难过。那么多的众生在等待得救,那么多救人的事情需要去做,可我们却因为力量汇集不起来而无法完成。师父与众神在着急,焦虑等待救度的众生在难过……。
怎样才能最有效的救人?
师父给我们的答案是:“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告诉大家,各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第一负责人,他就是那个项目的代表。包括各地佛学会的第一负责人,他就是这件事情的代表。对他所做的、对他所要求的事情、对他所做的决定,无条件的执行,(热烈鼓掌)从现在开始。”(《再精進》)
我觉得师父说的“无条件的执行”对我们目前的救人项目极其重要。对于之所以要“无条件的执行”,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做项目和做事的角度来说,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目标,即使是常人团体或公司,也需要一个最后拍板的人,然后大家放下争执,全力以赴,无条件支持。对于我们修炼的人来说,为了达到最大的救人效果,就更需要每一个参与的同修全力以赴,无条件支持。从修炼的角度说,我们跟师父修炼大法,就是要修成“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正觉”。我觉得,如果我们在“无条件的执行”这个问题上如果感觉做不到,放不下和难割舍,很多因素很可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例如,“我的骄傲”,“我的自尊心”,“我的观点”,“我的主意”,“我的角度”,“我的困难”,“我的心意”,还是“我的喜好”以及其他数不清的“我”。如果能真正放下自己,我想“无条件的执行”应该是不难的。另外,从使命的角度说,我们都是立了神圣救人誓约的人,是“当初用神的生命做保证”(《致欧洲法会》)才来到人间实践自己救人使命的。我们当初为了救人的愿望,连神的生命都愿意放弃。如今,却因为不属于自己的执着而对本该履行的使命和誓约打折扣,那对自己和对众生都是件非常难过的事情。
至于说我们无条件的支持对项目负责的同修,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修的低的问题,师父的答案是否定的。师父二零零九年《在大纪元会议上讲法》中说:“大法弟子每个人在正规管理上就会有一个分工。分工不等于修炼层次高低,不是说谁当了编辑了、谁当了记者了、或者是谁做一般性工作了,谁就修的高了、谁就修的差了,没有这种对比。大家知道,过去在修炼界,往往都是最辛苦、最低下的那个才修的最好,工作分工它是工作的不同,它与修炼不成正比,不是一样的。修炼是修人心的,在各个环境中、各个阶层都能修炼,但是,不是说哪个社会阶层能修的高、哪个阶层修的不高,没有这个说法。修是指心性境界与大法弟子对救度众生的责任与态度。”
长期坚守第一线的负责人是值得尊重的
公司需要老板,乐队需要指挥,项目需要负责人。没有一个牵头人,不管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很顺利的实施和完成。十年以来,如果没有这些长期坚持在第一线的负责同修的付出,我们很多救人的项目是很难运作到今天的。同样的修炼,同样的常人工作和生活,负责人所承当的压力和付出的艰辛比普通同修高出很多。可是,由于我们的私心,或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得不到认同,很多情况下,我们对负责同修的艰辛付出是视而不见的。由于总是往外找,我们对于负责同修所遭遇的各种困难也缺少慈悲体谅,更不用说默默的补充和圆容了。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愧对同修的。他们的付出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肯定的。
除了在项目运作上我们对负责同修支持不够,在修炼上我们对负责同修也是苛求的。修炼应该是平等的。可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于同样是修炼人的负责同修却表现的很不宽容。我们总是用神的完美标准来要求他们,潜意识里总是觉得他们应该让所有人都满意才行。可是,这是不现实的。在没有他们那么多负担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在家人,朋友,同修面前也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标准,也没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惭愧的是,我以前对负责同修就时不时的指责,抱怨,不慈悲。我觉得师父这次对我们所有人说的“从现在开始就要转变状态了,就要这样做了。”(《再精進》)对我们所有人真的都是个极大的激励。
我最后想分享的是,师父本次在DC法会上明确表示在大法弟子的协调配合问题上的新要求。我觉得,在这种新的要求下,任何再以这样或那样理由不配合或不参与救度众生项目的同修,真的是有很大责任了。因为正法進程不可能无限期的等待下去,人类道德在急速下滑,在人类被邪恶不断毁灭的时刻,我们对救人使命的疏忽真的会使无数对我们抱着希望的众生失去生命。而最后的时刻来临的时候,我们的痛苦和悔恨也会把我们吞噬。
这是我的一点认识,不妥之处请慈悲指正。合十。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0/8/14/11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