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人之间的感应,如影随形,如响应声,效验是多么迅速啊!因此《诗经桢周颂》上说‘不要以为天道高高在上,其实他天天都在监视着人的行为’。”
这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在《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一文中的两段话,充份体现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观点。本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张衡设计制造出利用水力推动自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浑天仪。他的另一项发明--地动仪则早在将近两千年前就可以准确的报告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人们一直承袭着的,经久不衰的,被用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成因。古人认为,地震、日食、大旱等自然灾害,都是上天意志的体现。古代对地震普遍的认识是“阴阳失衡”所致,与当权者的昏庸有直接关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
《河图秘征篇》曰:“地之动,大臣逆。”
《潜潭巴》曰:“地动摇,臣下谋上。”
《尚书夏侯说》曰:“地大臣盛,将有为下不静,兵数动也。”
《谷梁》曰:“地动,大臣盛,将动有变。”(变谓反也)
京房《对灾异》曰:“地者,大臣之位,当载安万民,怀藏物类;而动摇者,此不欲为君载安万民,动摇不安,思欲篡杀也。”
京房《传》曰:“地动蹶城,天下亡。”
以上文字是说,地震预示着由于为政者的昏庸无道,大臣将要谋反,国家将发生兵变,政权将易主。
中国历史较早有文字记载的一次大地震发生在周幽王二年,即公元前780年。震中在陕西的岐山。该次大地震在《国语》和《史记》中都有记载。“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阳失其所也。’”(《国语》)
面对地震,当时的太史伯阳父说:“周朝快要灭亡了。天地间的阴阳之气,是平衡有序的;如果乱了,阳气沉伏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不在原位,而为阴气所镇伏。”
周幽王是中国历史中有名的昏君,沉湎酒色,不理国事,“烽火戏诸侯”“千金买笑”就是他搞出来的。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后宫美人褒姒,就是他的宠妃。
周幽王在地震后第二年,将褒姒收入宫中,褒姒并生下一子伯服。幽王为了讨好她,竟废嫡立庶,将原来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废了,以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结果申后带其子出奔至娘家申国(河南南阳北),申后父申侯于是起而反抗幽王。地震后第九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西北之犬戎及缯(河南方城)、吕(河南南阳西)等国,进兵西之镐京。幽王点燃烽火征求援兵,却无人前来救助。
首都镐京沦陷,犬戎兵把幽王杀死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西周灭亡。太史伯阳父从三川地震而预知,绵延三百五十余年的西周王朝即将灭亡。
在中国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他自甘堕落,迷恋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由于成帝昏庸失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便留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汉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其夜未央殿中地震”,日食和地震在同一天发生,汉成帝吓坏了,明白是自己做错了事,让老天爷发怒了。于是下罪己诏称,“盖闻天生众民,不能相治,为之立君以统理之。君道得,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人君不德,谪见天地,灾异娄发,以告不治。朕涉道日寡,举错不中,乃戊申日蚀、地震,朕甚惧焉。公卿其各思朕过失,明白陈之。”汉成帝但虽然昏庸,还有自知之明,要问责自己,希望朝臣指出他的不是,以兹改正。
当时的朝臣杜钦认为,“其夜殿中地震,此必适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意思是,宫中夜里发生地震,必是宫中嫔妃争宠,互相嫉妒、陷害,把后宫弄得滥糟糟而造成的灾难。汉成帝的皇后很有名,是赵飞燕,赵飞燕还有一个妹妹,叫赵合德,汉成帝专宠赵氏姐妹。杜钦的地震说从侧面提醒汉成帝刘骜,不要沉湎于后宫女色,多理朝政。可惜的是,汉成帝并未从地震中醒悟过来,结果45岁就因过度淫乱而死。
董仲舒《对灾异》曰:“地者,阴之类也;动者,后宫臣下专,主之盛阳衰,故致疾疫。当制后宫,齐御百宫以救之。”《运斗枢》曰:“后族专权,地动摇宫。”也就是说,地震表明当政的君主荒淫无度,朝政被后宫女人或者外戚祸乱。
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位名声很差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对他的谥号“炀”也是最贬义的一种。公元600年,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另立杨广为太子那年,就发生过大地震。
《隋书楣高祖本纪》(卷2)记载,“及太子勇废,立上为皇太子。是月,当受册。高祖曰:‘吾以大兴公成帝业。’令上出舍大兴县。其夜,烈风大雪,地震山崩,民舍多坏,压死者百余口。”地震后两年(602年),杨广母亲独孤皇后去世。第五年,杨广杀死了父亲隋文帝和被罢黜的哥哥,继位为王。杨广在位仅15年,因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而死,隋朝由此覆灭。杨广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埋葬了。
古人把地震看作是上天对人间统治者过失的警示和惩罚。古代每次发生地震这样的灾难,皇帝大多都会穿上黑衣服,反省自身,下诏“罪己”。
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光武帝刘秀的家乡南阳发生大地震,刘秀当即下了“罪己诏”:“日者地震,南阳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静而不动者也。而今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
清朝顺治年间曾发生过一场大地震,当时有朝臣自责,要求引咎辞职,顺治皇帝认为这不是臣子的错,而是他的过失和责任。《清史稿极世祖本纪二》(卷5)记载,“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朕亲政七载,政事有乖,致灾谴见告,地震有声。朕躬修省,文武群臣亦宜协心尽职。朕有阙失,辅臣陈奏毋隐。”顺治皇帝说:“自古以来,自然的变化没有无缘无故的,都是由于人事的过失引起的。我亲政有七年了,政事有不当的地方,导致上天用地震的天灾来给我警示。我需要修身反省,文武大臣们也要尽职尽责。我有不当的地方,辅佐的大臣们需要直言告知,不要隐瞒。”三年后,顺治驾崩,年仅24岁。
此外,奸臣当道,也会被认为是地震出现的原因。著名的西汉大学者京房说:“地动,蹶屋、室、人,天下兵行。”《地镜》曰:“地动而折,有急令,近臣谋主,兵革兴。”
历史上著名的傀儡皇帝汉献帝即位第二年便发生了地震。189年,董卓废少帝,立当时年仅九岁的刘协为皇帝,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从此董卓挟天子而令诸侯。汉献帝初平年终,京师发生地震。董卓因此向蔡伯喈请教,伯喈说:“地动阴盛,大臣逾制之所致也。公乘青盖车,远近以为非宜为。”此后,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董卓火烧都城洛阳,挟刘协迁都长安,自称为太师,号尚父。董死后,汉献帝流亡。
196年,曹操迎刘协到许昌,称许都,改元建安。刘协至死依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明朝有名的大奸臣严嵩权倾朝野期间,发生过一场大地震。《明史•杨继盛传》(卷209),杨继盛曾上书当时的嘉靖皇帝,称“今外贼惟俺答,内贼惟严嵩,未有内贼不去,而可除外贼者。去年春雷久不声,占曰:大臣专政。冬日下有赤色,占曰:下有叛臣。又四方地震,日月交食。臣以为灾皆嵩致,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
严嵩当时的权势之大,史书记载说”天下知有嵩,不知有陛下”。老百姓可能不知道皇帝是谁,但没有人不知道严嵩是谁。地震后,其子严世蕃为非作歹,严嵩受连累,被皇帝削职为民,罚没家产,最后穷困而死。据说,严嵩临死还留下绝笔,”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当年地震和朝纪败坏的祸首。
从历史上看,地震发生之年上层或朝廷多有重大人事变化,往往还会伴随着统治者的死亡。
《天镜》曰:“地动,世主失,不出千日。”
“地比四五日动,人主不安。”
《地镜》曰:“地动千里,是谓阴盛阳衰,人君犯四时,兴土功,不出年,国有丧。”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大地震。仅23秒钟,一个106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唐山夷为废墟,死亡人数超过24万,罹难场面极其惨烈,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一个多月后的9月9日,中国权倾一世的中共党魁毛泽东去世。10月6日,华国锋先发制人,在中共和军队元老叶剑英、毛泽东的侍卫长汪东兴的支持下,发动兵变,就地逮捕四人帮所有成员。历时十年的浩劫文化大革命运动由此落幕。
此外古人还相信地震体现了老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困窘-------
张衡上书曰:“地动者,民扰也。‘
《雒书雒罪级》曰:’土震不言众虐盛。”
夏氏曰:“地动,民不安,摇扰流移。”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影响了当时生活在大陆的所有中国人,被广泛认为是中共建立政权后至今,中国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常常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因文革而死的人的人更是无计其数。那十年间,中国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侵袭。
*1966年3月8日和22日,在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6.8级和7.2级的强烈地震。
*1970年1月5日,在云南省通海、峨山间发生了7.7级的强烈地震。
*1973年2月6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炉霍县发生了7.9级地震。
*1974年5月11日,在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生了7.1级的强烈地震。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
*1976年8月16日23日,在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之间相继发生了两次7.2级的强烈地震。
*1976年5月29日,云南省西部的龙陵县先后发生了7.3级和7.4级的强烈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天津市和北京市。官方提供的死亡数字为24.2万,16.4万人重伤,7200个家庭全家在地震中死亡。真实死伤数据或数倍于此。仅以官方人数计,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