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一场神韵写天机

——从舞剧《忍辱济世》说起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九日】神韵艺术团的精彩演出享誉全球,在欣赏世界级高水平的艺术表演的同时,使内心受到震撼的是艺术的内涵。其内涵的深邃、广博在每一个节目中都有不同的体现,仅从舞剧《忍辱济世》说起,完美的形式与表演中蕴涵很多天机,给生命以很大的启迪与教化。

修佛向道

中国古代整个社会宗教信仰气氛很浓,很多帝王信仰佛道神,黄帝求仙访道最后得道成仙,梁武帝研究佛经几次到寺院修行,唐太宗送迎玄奘西天取经使佛法在东土大唐广传,唐玄宗将法门寺的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迎请到宫中供奉。“深山藏古寺”,连宋徽宗出题作画也以佛寺命题。大清王朝时,顺治出家,孝庄念佛,其他皇帝也礼佛敬天。

帝王如此,所以,家家信佛,户户上香,安鼎设炉,采药炼丹,谁要是能够潜心修行,人们会赞誉有善根,谁家要有修行之人,人们会佩服这家人有福德。六道轮回,因果相报,积善成德,成为社会的基本理念。《忍辱济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就是神留给人的社会状态。僧人在社会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宣讲佛经,广结善缘,成为拯救灾难,济世安民的依靠。当然在人类中有修佛的、有信佛的、有求佛的、也有谤佛的,舞剧真实的反映了这一神给人的社会形式。无论男女老少,贵贱尊卑,当人有了灾难,遇到难事虔心求助神佛,神佛看到人心向佛、向善,也帮助人给予点化或善解。人们信佛求道,人心向善,在其中开启了智慧,得到了平和。所以,既维持了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也使整体道德水平维持在较高的状态。

善恶有报

善恶有报集中体现在舞剧当中。未婚女子生子遭到整个社会的谴责,母子骨肉分离承受心灵的煎熬,女子的母亲也因教子不严无法面对所有人。而状元郎不毁誓约,迎娶女子,找回小孩,这是个圆满的结局。和尚忍辱修行得道,最后修成正果,这是善行的果报。其中的富婆依仗权势地位轻慢神佛,抱恨僧人,惹是生非,结果当场遭报,一个跟头摔倒,这是对她的警示。最后在和尚圆满坐化时,她没有资格、没有机会看到这壮观殊胜的场面,是她的心恶所致。而那些随从着散布谎言、推波助澜的人,一旦明白真相,忏悔改过,神佛还给机会从新做好。舞剧处处揭示善恶终有报的天理。

因果报应是天理,是神佛对众生的慈悲。造了业的生命被惩并不是坏事,小惩是对其警示,大惩是让其赎罪,制止其继续做恶,遭报中可以消去罪业,再次给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恶报也能够警醒其他世人,这是真正的为世人好。行恶者因罪大恶极而遭报死亡,那都是它自己种下的恶果。佛法是慈悲圆容的,如果能改过弥补,弃恶从善,结果就会向善的方向转化,一切机缘随众生把握,恶者恶报,善者善报,修佛得果报。果是自己种下的,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报应是天示此理给人,告诉人依照天理行事,有一种对人生把握的积极态度,向善积德,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婚姻观念

在古代,完善的礼法和较高的道德伦理约束着男女之间的感情,人们认为“爱情”必须要建立在婚姻的基础之上,这样才是有序的、稳固的,合情合理的,也是被整个社会和朝廷认可和推崇的。在婚姻以前的一切“爱”与“情”,都是不被允许的,是非礼的。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会以不同的方式对这种非礼的双方進行惩罚。剧中女子未婚生子,在当时整个社会是不齿的,所以她要跳崖自尽是自知非礼、羞耻的选择。

婚姻乃人生大事并非儿戏。古人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父母不会把儿女往火坑里推,媒妁受双方之托为双方负责。又因古人相信神佛,相信因果姻缘,相信天命,知道有月下老人牵线,冥冥中自有安排,不会有错,所以在婚前是不允许男女私会相通的。那么自然减少了很多社会问题,也是社会整体保持道德水平很高在婚姻方面的体现。古代社会私订终身的事情被看作大逆不道。

古人认为,“婚姻”是道义的结合,有“恩、义、情、爱”在其中,是彼此相托的终身大事。古人要求丈夫有义——“恩义、情义和道义”。“夫”是“扶持”的意思,做丈夫的是家里的支柱,是家里所有人的依靠,上对父母下对妻儿、内对家庭外对社会都有道义的责任所在。因此,那个小孩的父亲考中功名之后,回来娶他私订终身的女孩子,也是“夫义”的体现,也挽回了先前的罪过。

自古就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说法。李洪志先生在《在亚太地区学员会议上的讲法》中说道:“你对我好了我就高兴,你对我不好了情就没了,这东西能可靠吗?能用情来维持人的婚姻吗?人哪,除了讲道义之外,夫妻之间还有一个恩呢。作为女人来讲,她的一生都交给你了,男人就应该想到这个女人一生交给我了,我得对她负责任。”科考功成,不忘前恩,才能见出状元郎是有情有义之人。

自周朝时期制定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几千年来成为人们结婚时遵行的法则。古人敬神畏天,重孝道,所以结婚时要拜天地,让天地承认;要拜父母,要父母承认;夫妻对拜,要相互承认终身负责。最后,舞剧给夫妻和孩子一个圆满的结局,归为正统的做法,这是天地神人都希望的。

忍辱修行

佛教经书中记载释迦牟尼说:“六种超度方式与万种修行方法中,忍让第一。”“为人品行端正,脸面干净洁白,姿态容貌美好,这些都要从忍让中获得。”佛经在诠释修忍的重要。古代修行的人,用一世修“忍”。“忍”字心上一把刀,那把刀不是悬在心上,而是扎在心上,刺到心上,刺到心上之后不管怎么痛都能忍的住,而且不动。忍,意味着内心坚毅而决绝,即能忍人所不能忍,这是一种修养和境界。和尚做到了,达到了这个标准和境界。这不是凡夫所能为的。修行人要按真、善、忍的标准来要求,虽说这个小故事重点表现的是和尚修忍,但真也有,善也有。

和尚的作为一切都是为了他人,为了这一家三代,未婚生子的女孩怎样在世间生存、做人,她的母亲为女儿忧心、担心,还要承受世人的羞辱,那个刚刚来世的婴孩怎样活下去。和尚没有考虑自己将要面对的一切,他的善念善行是修行人慈悲的体现,一切都是无私的,为他的。其中,这个僧人承受了多少,舞剧中世人的指责唾骂表演出来了,还有那没在舞台上展现的、又必然发生的就留给观众很多想象的空间:寺院中的僧人,怎样抚养一个新生的婴儿,得吃多少辛苦,有多少付出,讨奶水、要饭食,求来尿布、衣物,过程中面对世人的态度,观众可以想象的;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生病了、啼哭了、讨厌了……,怎么对待?包括寺院中的其他僧人又会怎样看?他以一个修炼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面对世人的谩骂指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怨无恨,内心平静如水;面对孩子的顽皮可爱他不喜也不怒,只是对一个生命的慈悲呵护;当孩子父母来认领孩子的时候,他不留恋,能割舍,来了即来,走了即走,不动常人之情;当孩子亲人给予财物方面的报答时,他不求回报,为众生一切都是无条件无代价的,一切外物都不能为其所动;当世人明白真相时,对人们的赞誉感恩,他不欢喜、不显示,完全跳出人的情,是超然的、脱尘的,此时既已功成。这就是和尚的修炼过程。

舞剧中最后在表现和尚得道圆满的那一瞬间,山川震荡,佛光四射,殊胜壮观。而世间人们匍匐叩首,无比敬仰,亲见高僧得道坐化功成,又是何等的荣幸!

山川为什么会震荡?得道高僧头上为什么会光芒四射?任何觉者的圆满,都是宇宙间惊天动地的大事。每当此时,往往大地震动,光明朗照,虚空中诸天的感叹之声,如鼓如雷。以此告诉世人世间有大事出现。和尚圆满坐化,智慧之光,真理之光在人间显现。众生在佛的面前跪拜匍匐,感谢济世之恩。

一幕舞剧,天机昭然。法轮大法以洪大的慈悲告诉世人神佛就在世间,忍辱济世,慈悲度人。“真、善、忍”是佛法的最高体现,捧给你了,接过来吧!这是你生命深处的呼唤!

(c) 1999-2025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