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精忠报国 浩气长存(图)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五日】千百年来,岳飞“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动人故事,一直在中国人民中广泛流传,“还我河山”的浩然正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人们无比崇敬岳飞收复失地、保国卫民的爱国精神,无比痛恨奸臣秦桧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可耻行径。

高精度图片
岳飞庙塑像

岳飞,字鹏举,南宋时河南相州汤阴人。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文武双全。一一二六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战争阴云笼罩着神州。岳飞报名参了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以雪国耻的戎马生涯。临走时,他的母亲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竭尽忠诚报效国家,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投军后,因作战勇敢很快提升秉义郎。副元帅宗泽非常赏识他,称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金军攻破开封后,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靖康二年,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

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建康留守杜充不战而降,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今南京),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挥师北上,收复襄阳等六郡,升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现了他渴望恢复疆土,使天朝一统、海内升平的报国之志和必胜信念。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北伐收复中原,都被高宗拒绝。绍兴九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其时秦桧早已作了金人内应,以出卖南宋为己任。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爱民如子,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在朱仙镇,岳飞和韩世忠等几位元帅兵合一处,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岳飞激动的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秦桧怕岳飞北伐成功,唆使高宗在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盈野,岳飞也潸然泪下。

岳飞回临安后,秦桧一心想害死岳飞,他诬陷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用尽酷刑,逼其招供。岳飞写道“靖康之耻,君臣北狩,百姓流离。幸圣主龙飞淮甸,虎踞金陵,乾坤再造。不思二帝埋没于沙漠,乃纵幸臣弄权于庙堂。飞折矢为誓,与众会期。东连海岛,学李绩跨海征东;南及滇池,仿诸葛渡泸深入。羡班超辟土开疆,慕平仲添城立堡。欲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一统中原,始全予志。今权奸谋诛中直,陷我谋反。天公无私,必诛相府奸臣以分皂白;地府有灵,定取大理寺卿共证是非。”

秦桧找不到岳飞的任何罪证,就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一一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秦桧与其妻王氏在东窗下密谋,写了一张小纸条交给狱官,命人将岳飞秘密杀害于狱中。岳飞临刑前,在大理寺风波亭上奋笔疾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同时被害的还有儿子岳云、部将张宪,是年岳飞年仅三十九岁。

宋孝宗时,岳飞得到平反昭雪,被追封鄂王。岳飞坚贞不屈,驱逐金敌,保卫中原,保卫华夏文明,舍生取义,扶植纲常。他的光辉业绩流芳千载,深深的铭刻在世代炎黄子孙的心中;而奸臣秦桧等人,却被铸成铁像,反剪双手,长跪于英雄墓前,承受世人的唾骂和痛击。今天,中华大地,再现妖邪,江泽民和中共迫害法轮功,迫害上亿信仰真、善、忍的好人,这巨奸和恶党也必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遭人唾骂而遗臭万年!


杭州岳坟前秦桧夫妇跪像


有诗曰:“忠臣为国死衔冤,天道昭昭自可怜。留得青青公道史,是非千载在人间。”

又有诗曰:“万古共称秦桧恶,千年难没岳飞忠。日月同明惟赤胆,天人共鉴在清衷!”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