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知识份子的道德良知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时,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维护正义,揭露社会时弊,以文言志,反映出知识份子所应有的使命感与道德良知。

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就已经沦陷在金兵手中。他童年时祖父常给他讲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并带着他登上高山,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辛弃疾目睹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和被压榨的痛苦生活,从小就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他博览群书,文才出众,又习武艺,渴望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檄”。

在金朝完颜亮再次大举南侵时,二十一岁的辛弃疾组织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抗金义军,并与济南耿京抗金义军汇合。辛弃疾写表率众归宋,他亲自将表章送到建康,宋高宗欣然接受了这支抗金队伍。辛弃疾北归途中得知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谋杀,张安国带金兵已冲散义军。辛弃疾非常着急,他率领五十多人闯入五万人的金营,生擒张安国,义正辞严的说动上万士兵反正,押解张安国回到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轰动南宋朝野,名声远播,“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天子为之赞叹不已”(洪迈《稼轩记》)。

辛弃疾授职承务郎,面对国土沦陷、生灵涂炭,他不顾官职低微,多次上表。他写的《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字字珠玑,对世事局势进行严谨的剖析,提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具体策略,并阐述了内修德政、广开言路等治国安民之道,这些对当今社会政治仍然有深远影响。他的建议受到百姓称赞,广为传诵,却未被腐败和畏缩的朝廷当权者所采纳。

宋孝宗即位后,任辛弃疾为潭州知州兼安抚使,让他镇压当地盗贼。辛弃疾首先上疏朝廷反映民间疾苦:“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希望朝廷深思致盗之由,讲安稳民生之策,无徒恃平盗之兵。”这个札子获得宋孝宗诏奖。辛弃疾接着奏请创建湖南飞虎军,打算以此作为抗金力量,得到朝廷允许。居民参军踊跃,纷纷主动资助,盗贼不解自散,迅速成立了二千步兵、五百骑兵的飞虎军队伍。这支队伍在抗击金军中立下赫赫战功,四十余年犹为劲旅。

辛弃疾才干出众,但他刚正不阿,多次拒绝权臣韩胄请写作文,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受到权臣排挤而遭贬,但他仍继续写文宣传抗金主张。他很佩服弘扬德政的理学家朱熹,朱熹体恤百姓,支持抗金,后因抨击韩胄而被罢官,其理学被诬陷为“伪学”。朱熹死后,朝廷严令禁止其朋友、门人到考亭会葬,辛弃疾义无反顾,不怕株连,亲去祭奠并作祭文:“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他用杜甫的诗称颂朱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表现出他在是非面前的明确选择和做人原则。

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诗文,在已收录的宋词中,他是词作量最多的词人之一。他写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描绘了将士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他写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表现出“试手补天裂”的勇毅和豪迈,他写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写出了面对流逝岁月抒发报国之志的感慨。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他的词作之所以光照千载,在于他反映了所有爱国人们的共同心声,在于他无论自己处何逆境,都能够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沧桑的兴亡轮回中,无数仁人志士坚守着道德和节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傲岸风骨和浩然正气,就凭着崇高的道德和气节,我们的民族才能够在风浪里拨开云雾,继续前行。今天,社会风气在急速的下滑,有多少文人受名利驱使而成为说假造假的御用文人,又有多少人为了一己之私而违背了天理良知,让我们履行匡扶正义的天职,坚定为善的意志,勇敢承担起维护真理的使命!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