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自心生魔和邪悟人的一点建议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6年6月15日】前些日子,由于自己的各种心被利用,差点邪悟。现在就我当时的状态及走过来的体会,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帮助这样的同修能有用。

我当时的状态是接近于邪悟,只不过是我心里还记得“以法为师”。如果再以那样的状态往前走一步,后果可能就是邪悟了。

我当时的情况是:刚和某位同修切磋过,他对法理某些方面理解的很好,对我的帮助也是很大的。但是同时他对层次却比较看重,而我心中一直对层次也有向往,虽然不严重,但是也不放下。经他这么一说,我的心就慢慢的起来了。

过程中好象非常自然而然的,所以作为当事人来说,很难察觉。而且会有很多让你确信的现象在你周围出现,比方说你感觉到的同时,他也看到了,你还没说出自己“悟”到的同时,他就先和你说了他的体悟和感觉,而他的体悟正好和自己“悟”到的完全一致。这些更加深了自己对自己“悟”到的相信。

另外,在邪悟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就是提高非常快。好象就是自己的路走的特别对,然后就平步青云了。当时,如果有同修对我说:“欢喜心加显示心最容易被魔利用。”或者说“来了一个又高又大的大佛你就跟他走了,你就完了。”或者告诉我“修炼是一步步的踏踏实实的走过来的,不可能存在什么捷径”等等吧,我是绝不会相信的,因为那个时候我认为我感受到的都非常的真实,而且认为都是从法中悟到的。我当时的反应只是叹息,“哎,没办法,层次不同哦,不和他说了吧,说高了,他们都理解不了我。”所以邪悟的人比过不了关的人更难帮助,他们很顽固的。

我现在体会到,其实某个人邪悟了,不一定是有邪悟的人带动他,而是因为自己的心有漏造成的。但是有些邪悟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各方面都有问题,有些地方说不定他悟到的还很好,只是在某一方面,他邪悟了,结果把他自己带着走偏了还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就有其他同修看到他对的地方而支持他,这也会使他更加爱屋及乌的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

我从将近邪悟的状态走过来的当天,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因为我要和另一位同修合作做事情,就和她聊天时就没抱一点其它的心,只想着要做的这件事。这样对她说出的话,就没抱一点的抵触或戒备心理,我在认真的听和认真的思考。当她要说到我关键问题——我的状态不对——的时候,自己感觉到头脑发昏,思路不清晰,我当时还认为是我说到重点了,有不好的东西来干扰我呢!现在看来,是她要点破我的问题了,有东西阻拦,不让她帮助我。后来就是她的一句话,让我豁然间开朗。就是那句“我从前自心生魔的状态是用自己看到的做指导,走了不少弯路。”大体话意如此吧,这个正是我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关键的地方被说破了,其它的就慢慢的破了,就象迷雾中突然射入一丝阳光,很快雾就会自己散掉。剩下的都是她走以后,我自己一丝丝明白过来。包括是自己执著于层次,带有欢喜心和显示心,带有怕心、想走不需要付出的捷径,还认为自己修的不错了等等造成的。当这些心全面的被旧的因素利用来干扰自己的时候,好象真的一点漏洞也没有了,其他人虽然看的非常清楚,但是却很难攻破。邪悟的人也就变的非常顽固。

我能明白比较快、很快从那种状态中走过来,是有几个原因的。一个是我晚上非常害怕,因为自从修炼以来,一直面对任何事情都非常坦然,而这样的恐惧是从来都没有的。我不敢睡觉,开着灯,还要把书放在枕边上,才能好不容易睡着了。而且吃不下饭,人在一个星期内瘦了很多。我不得不想,我这是哪里不对了?另外,主要是自己心里对自己悟到的有点不太踏实,总感觉自己把自己摆在同修之上的心有点问题。所以这样我能比较认真的思考同修对我说出的话,不是那么非常顽固,也是我能在一个星期内很快走过来的一个原因吧。这次走过来最大的体会是:要真正的以法为师,过程中掺入一点点其它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体悟到的)作为参考,都是极其危险的!

说了很多,我是想就自己走过的这一段就算弯路,也算过关吧,写些体会,特别是对这样的同修怎么帮助能更有效的体会。就是不要直接冲着他的问题去帮助,因为他这方面很顽固嘛,你是不容易走入他的内心的,而如果你找到他悟到的对的地方去切磋,这样才能走入他的内心,就容易下手的多了。过程中,不要急躁,一下子说不到就不说,不要让他一下子感觉到你认为他在邪悟、你要帮助他,否则你以后再和他交流的时候,可能就会有点困难了。

你们在切磋的过程中,让他自己思考,毕竟每一个修炼人都是非常希望自己能符合法的要求,就是非常有上進心吧,所以他会很愿意和你切磋的。本来修炼都是自己的事情,他的心不能靠你来改变,得他自己自觉自愿,所以你硬往里灌是不行的。而且真的要以善心来帮助。自己在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醒,必要时要发正念清理的。不急不躁,不被任何心带动,也不被他带动。

我也说不出其它的什么来了,就这么点体会,也许有用。不足之处同修们一定要批评指正。

[修炼人之间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个人当时修炼状态中的认识,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