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古希腊人的哲学思辨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6年3月27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第一句话就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他接着说明,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

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人们通常认为惊诧就是好奇心。但笔者认为,其实诧异不同于好奇,而是由人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和灵性,触发了人与生俱来的对人生、物质、宇宙的探索之心而带来的思考状态。有灵性的人才会对大自然的造化感到惊诧,有足够悟性的人才能最终找到生命的归宿。

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以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的哲学问题。

哲学家对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感到诧异,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地方发现问题;他们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实用目的,而只是为了获得心灵的满足。他们常常不被人们所理解,甚至遭到嘲笑。据说,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利斯只顾观察天象,没有注意脚下,跌入坑里。一个女奴嘲笑说,他只想知道天上发生的事情,却不知道身边的和地上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则对世俗的嘲笑加以反讽,他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泰利斯为了反击哲学无用的世俗偏见,用观测天象得到的知识预测气象,知道来年橄榄将丰收,于是事先租赁了全部的橄榄榨油作坊,等到橄榄丰收时,再把作坊以高价租出,结果获得一大笔利润。亚里士多德的结语是:“这件事表明,哲学家如果想赚钱的话,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希腊哲学是静观的。首先使用“哲学”这个词的毕达哥拉斯曾有这样一个比喻: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兜售商品的小贩,有努力竞技的运动员,也有静观人生场景的观众。哲学家就是静观者。希腊哲学的这种静观是超越现实的。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哲学在希腊是一门独立而崇高的职业。哲学的职业化反过来又促进了希腊民族的思辨精神的发展,形成了希腊民族特有的静观、思辨的性格。

有人说,这种性格不但展现在他们创造的艺术品的特殊美感之中,而且造就了高于周围民族文化的科学理论。埃及人虽然最早从经验中总结出几何测量规则,但希腊人却在此基础上构造出几何学的演绎体系;巴比伦人虽然早就开始了天文观察,但希腊人却利用观察材料提出天文学的思辨理论。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