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看过了很多同修对根本执著的挖根之后,觉的这是一个去除自己的根本执著的时候了。师父发表《走向圆满》的时候,自己因为执著心,没有从根本上挖根,刚开始自己还在想根本的执著是什么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也在找,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常人之心,但是哪个是根本的执著呢?但是师父在《走向圆满》中告诉我们“带着执著而学法不是真修。但可以在修炼中渐渐认识自己的根本执著,去掉它,从而达到修炼人的标准。”我就请求师父点化我,让我尽快找到自己的根本执著,去除它,更加精進。
我现在意识到了自己的根本执著是名和利,由于这两种执著心的存在,紧连带着的妒嫉心和对情与色的执著也暴露了出来。回想自己在走入大法修炼时,因为常人中的名而“努力学习”“争夺名次”,在修炼大法身体好了之后,应该是花更多的时间来学法,而不是执著于常人中的名。近期在背《洪吟(二)·道中行》的“淘去名情利 何难能阻圣”时,读的时候总是颠倒成“名利情”,几次都没有背对,因此在想,我竟然把对名利的执著看的那么重。在做“三退”时,未婚夫(常人)说我做事情象是在争夺名利,连我看书的那种状态都给他这种感觉。师父借常人之口几次的点悟都让我对这个根本的执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于是我现在时刻用自己的正念否认它去除它。
这一执著的表现在我的状态中还有这些表现:在做正法救度众生的事情时,总在想今天劝了几个,在积攒威德,而没有把师父安排给大法弟子的这么神圣的事情作为更加精進的动力,现在意识到应该摆正自己正法的基点,“三教修炼讲无为,用心不当即有为;专行善事还是为,执著心去真无为。”(《洪吟·无为》)甚至在学法的时候也在想今天学不到的,明天还可以学,以累啊,困啊等来推脱。师父在《走向圆满》中还告诉我们:“有的人直到目前还不能专心看书,特别是为大法做工作的人,你们不能用任何借口来掩盖你们的不看书学法啊,就是你为师父我个人做事也得天天静心学法,要实实在在的修。”坚持学法是必须的,但是应该是不带执著心的学法,如果学法时,胡思乱想就会影响学法的效果,如果老在想,我还认为今天看书了,那就是学法了,也是在做师父交代的三件事,这是危险的想法。因为我们修的是主意识,如果主意识不清醒,那我们为谁而学法呢?不但没有达到学法同化法,净化自己思想的成度,而且还浪费时间。
师父一直强调学法的重要性,因为法是我们修炼的根本。带着求名利的思想去学法也是对大法的不尊重。“那书中无数的佛、道、神在看着你可笑又可怜的思想,看着思想中的业力可恶的控制你,你还执迷不悟。”《精進要旨(二)·走向圆满》。而且在看到有同修背法所带来的心性上的提高后又开始背法,但是因为有常人的名利之心,背的是快了,但是不扎实,这样不仅给背法这件事失去了神圣感,也给常人中带来了不好的急功近利的影响。
这样的执著名利的心还会带来妒嫉心。因为执著于名利,竟然和常人在业务上比高低,争福利。有一同事资历比自己小,年轻漂亮,因为许多原因受到的福利待遇都比自己高,从而产生妒嫉心,甚至当自己的未婚夫看多了她两眼就心里不舒服,而该同事是公司第一位“三退”的,这些求名求利的执著是如此明显,自己这样一个修炼了将近八年的修炼人竟然连这些一入门就应该去除的执著还没有清醒深刻的认识。我在意识到了这一执著之后,当一有这种不好的思想我就坚决清醒的去除。如果我们连普通的常人应有的宽容和大度都没有,那还何谈对众生的慈悲,以及助师正法呢?我们应该从正法的基点和需要上看到,人类社会中的一切都是为证实法和救度众生开创的,包括我们从事的职业,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人都是有缘人,更何况这些同事都已经做了“三退”。那么,作为大法弟子,我们更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都是最慈悲的,在任何场合都是对得起大法弟子这一神圣伟大的称号的。
执著于名利还带起了常人的显示心理和争斗之心。因为在和常人谈朋友,有时候在遇到讲真相的问题时,会和常人一样争执,甚至有常人的那种自满和高人一等的表现,这是很不好的显示心理。自己在和未婚夫讲真相时,不自觉的摆出了一种,我比你知道的多,而且没有象对待其他众生一样耐心的和他解释。“我们有许多学员,因为在常人中修炼,有许多心放不下,有许多心已经形成自然了,他自己觉察不到。这种显示心理处处都能体现出来,在做好事上也能体现出来显示心理。”(《转法轮》第六讲)。
执著于名利还相应的带来了对情和色的执著。因为自己走了很大的一段弯路,没有做到符合常人状态,人为的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后来又看到很多以前的常人同学都有一个好的归宿,甚至还有了常人的攀比之心,觉的自己也应该嫁给类似的人。在找到目前的未婚夫时,又用常人的理在衡量着这一切。在后来因为可以在法上认识了,从证实法和救度众生这一基点去看问题,就开始比较好的处理和他的关系了。
希望能够也有如此执著的同修和我一样,去除执著心,更加清醒理智,珍惜这万古的修炼机缘,共同精進,功成圆满。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6/3/16/7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