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端阳之际话端午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零五年六月十一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和中秋、中国新年并列为华人最重要的三个节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人们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在笔者听来,这后一种说法,更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华人过端午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诗人屈原的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份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 屈原的故事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著名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这位诗人。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相传这就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也开始有龙舟竞渡。

荆楚之人则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 更多故事

相传端午节的另一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钟馗捉鬼,也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相传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佩香囊同样是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原本是避邪驱瘟之意,后来发展出兼备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