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扬帆北京报导)亚洲海啸带来的灾难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关注的焦点,人们在谈论地震引发的海啸的同时,难免要回忆起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经历过上个世纪伤亡最惨烈的大地震的京津唐一带的人,对那次地震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中国观众每天都从电视画面上目睹亚洲海啸袭击后满目疮痍的景像。然而很多中国人除了为受灾民众感到痛心外,更是让他们回忆起28年前发生在唐山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已经退休的北京居民齐大姐说,“我们最近几天从电视上看到了报道,发现遇难的人数成倍成倍地往上涨,我们在茶余饭后聊起天来也都说这个事。挺痛心的,心情挺难过。因为我们联想到了唐山大地震。当时我是28岁,怀着第二个孩子快到预产期。我们当时正在夜里睡觉的时候,感觉床在强烈的颠,被颠醒了。我爱人说是地震,于是我们就拿着毛巾被,抱着孩子,赶快跑出去。”
*唐山市在顷刻间夷为平地*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1976年7月28号清晨3点42分,中国北方重工业城市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狂风呼啸。在强烈的摇撼中,拥有百万人口的唐山市在顷刻间夷为平地。唐山市的唐老先生说,“我那个时候在唐山市里,当时地震都砸了,唐山市所有的房子基本都没有存在的了。楼房倒了,平房也都倒了。我的手指全砸断了。我们住在平房,往外跑的时候房子塌了。当时地震特别快,就几晃,所有的楼一片漆黑,全都晃动起来,全都倒了,特别厉害。”
所幸的是,唐先生家里没有人在地震中死去。但是多数唐山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时在唐山内燃机厂供销科担任采购员的纪志平就是他家唯一的幸存者。他说,他被强烈的摇晃震醒,在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埋在倒塌楼房的废墟下:“我听到外面有飞机发动机的声音,特别响,响了一小会儿,我就觉得房子剧烈地晃动起来。这时是越晃越厉害,剧烈地晃动。我就听到周围有轰隆轰隆别的楼房在倒塌的声音,人的哭喊声,惨叫的声音,非常凄惨的声音已经传进来了。当时我就没抱活的希望,绝望了,就等死罢。当时我也没想到要跑,当时晃的也相当厉害。在楼塌的一瞬间,我本能地双手一抱头,腿一缩,曲卷在一团。我就认为完了,死了。结果过了瞬间,一看我还活着。埋在楼里。”
*惨叫声就好象世界末日一样*
原来,在楼塌下来的时候,楼上邻居家的自行车平压在他身上,把他和楼板隔开,使他有呼吸的空间。但是他的脚却被压在两块楼板中间,动弹不得。他说:“这时外面简直是太惨了,鬼哭狼嚎一样,人都埋在里面,没砸死的叫唤的声音,呻吟的声音,非常惨。周围几十座楼几乎都塌平了,好几千号人都埋在里面,惨叫的声音就好象世界末日一样。
逃出来的邻居和附近医院的医生试图把他从废墟中拖出,但都因脚动不了而不得不放弃。好在他们把纪志平的头扒出了废墟。纪志平当时甚至求过医生把他的脚割下来,但是医生告诉他,如果割下脚,他也会因流血过多而死亡。他说:“就这么两个白天和一夜过去了。第三天早上部队上来了,发现我了。他们也没有工具,抬上面的上吨重的房顶是不可能的,他们就把底下掏空了,几个人抱着我的腿和腰,一、二、三使劲往外拖,我也赶紧借势一下就出来了。当时拽出来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到,哎呀,拣了一条命,特别兴奋。两天两夜啊!”
在这两天两夜里,纪志平靠着过路人给他的一个西红柿和半杯从游泳池里打来的水活了下来。直至今日,当时的情景仍象恶梦一样经常回绕在纪志平的脑海里。
*20世纪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
由于唐山地震的震源离地面只有16公里,因此伤亡惨重。根据“唐山大地震”一书的描述,唐山地震的威力犹如400枚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据中国官方的估计,在唐山以及受地震波及的天津、北京和周围郊县地区,共有24万2千人在地震中丧生,重伤16万4千人。地震使唐山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是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一书说,整个华北大地在唐山大地震中强烈震颤。天津市发出一片房倒屋塌的巨响,北京市摇晃不止。北至哈尔滨,南至安徽、江苏,西至内蒙和宁夏,东至渤海湾岛屿和东北国境线,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就连美国阿拉斯加帕默天文台都响起了扣人心弦的警钟声。
天津市是这场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天津某医院的护士长谈到了她在医院看到的情景:“当时地震后我就到医院了,已经都没电了。病人挺多的,河北路那边楼已经有倒的,扒出不少人,到了转天白天又扒出不少人。宁河县的病人也送到我们医院,医院里腾出来,基本上都是来自灾区的病人,别的病人都出院了。抬来的病人有一百多,有的人抬来时就死了。”
随后,这位护士长被派往受灾严重的天津汉沽区参加救灾抢险,她和医疗小组抵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没有几处站立的房屋:“当地死了不少人,我们去的桥沽公社倒了很多房子,一溜一溜地倒,死了不少人。”
*中国政府拒绝援助*
地震之后,许多国家提出向灾区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但都遭到当时中国政府的拒绝。京津唐一带随后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景像,那就是地震棚。大大小小的公共场所,如体育场、校园、街道两旁,甚至天安门广场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地震棚。在以后的数年里,京津唐居民是在地震棚里度过的。记者本人从1976年到1980年就一直住在地震棚里,走过了从大学毕业到结婚等人生几个重要历程。我们上面说到的北京齐大姐,她在地震棚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孩子,取名为秀栋(动)。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5/1/16/5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