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凤凰涅槃(一)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4年2月1日】

引子

公元二零零零年深秋时节。

华北平原上一个罕见的寒风阵阵阴霾沉沉的白昼。

从乌县公安局传开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位年轻女子在被审讯时从公安局六楼的窗口摔下来,当场死亡。

公安局的人说是畏罪自杀。

可是县城里的传闻就不同了:

“那女子死的太惨了,浑身都是血啊!……”

“听说被公安局审讯了两天两夜,打的都不会动了,哪里还能跳楼?”

“哪里的女子?究竟犯了啥法啊?”

“只听说是个法轮功!去北京,被抓回来了。”

“过去的皇帝还允许击鼓鸣冤哩!”

“上北京,不就是有冤去告状么?!”

……

(一)

时光退回到33年前。

公元一九六七年的一个夜晚,冀中乌县某集镇中学一位一夜之间被打成了“走资派”的姓何的校长,妻子临盆待产。那时中国飘扬的红旗比树林还密,左臂挥舞的红袖章比漫山遍野的庄稼还稠,的确是全国山河一片红。然而医疗条件就微不足道了,稍有点名气的医务人员都进“牛棚”失去了自由。生孩子进医院在县城以下的乡村简直是天方夜谭。何校长请来了附近一位有经验的接生婆。此刻,接生婆正在里间房伺候接生,何校长掩上内门,在外间来回踱步。集镇中学共有四排普通瓦房,其中最后一排最西边的两间是何校长的家属房,这在当时已经是条件很不错的了。何校长被揪出来当走资派,停止了工作,随时等候批斗,但住房还没有变。因为当时国家工作人员不存在任何私有房产,离开学校提供的住房就无地容身。何校长面庞白皙,戴一幅眼镜,沉稳历练,温文尔雅;妻子纯朴善良,结婚前曾是家乡一带出了名的漂亮姑娘。夫妻俩恩爱体贴,感情甚笃。只听“哇”的一声婴啼,接生婆乐滋滋地喊道:“好了,好了,何校长,进来吧,恭喜你得了一位千金。”

夜深了,何校长夫妇却睡不着,夫妻俩百般恩爱,可结婚八年了,就是一直没有生育,两人眼巴巴盼个孩子,如今终于满足了心愿。这一年来遭受了多少风波坎坷,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也总算有了一个高兴的时候。端详着越看越爱的宝贝女儿,夫妇俩商量着取个什么名字。“就叫玉凤吧。”妻子边说边望一眼丈夫。何校长沉吟片刻,说:“名字是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真希望女儿将来……可是,眼下这形势,取名字也要慎重啊。你忘了,前不久,红卫兵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立四新,挨家挨户搜查,我那把画着兰花的折扇,还有你那双绣着凤凰图案的棉鞋,都成了我的罪状,害得我又一次戴高帽子游街……。”妻子闻言,脸上立时布满愁云,眉头紧锁。何校长想了想,灵机一动,说:“这样吧,小名就叫凤,咱在家里叫;大名叫红英,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二)

转眼间十五年过去了,何红英已读了高中。爸爸在前几年随着文革的结束,恢复了校长职务,两年后又升任了县教育局副局长,主抓教育,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治学工作中。爸爸妈妈就红英一个独生女,自然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红英似乎受爸爸的影响更多些,从小就敏而好学,酷爱读书。从读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在班里乃至全校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再加上她举止大方,礼貌待人,一笑两个小酒窝,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推崇。刚过十五周岁生日的红英,出落的亭亭玉立。用妈妈的话讲,如今的女儿比当年的她更漂亮,更有内在的高雅。真的成了家中的小凤凰。在家里时,红英听妈妈叮嘱的多是生活话题,而与爸爸交谈的多是学习和对一些问题的探讨。一家人象三个亲密的好朋友,无话不谈,其乐融融。红英有一次天真地问:“爸爸,你被打成走资派,挂着牌子游街时,想的是啥?”爸爸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爸爸问心无愧;再说,爸爸官微人轻,有多少功勋卓著的老将军,乃至国家领导人,还不是一夜之间被批倒批臭了。政治害人,历史上自会有说法。其实,受害更深的是当年那些红卫兵啊,他们年幼无知,一股脑把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统统当成封建迷信来打倒、批判。头脑中就剩下激情和狂热,指鹿为马也不知道。这种对下一代人的愚弄和精神戕害,令炎黄祖先为之落泪啊!”望着爸爸忧国忧民的神情,红英默默地下着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上进,长大后象爸爸那样,以丰富的学识,做一名惠泽社会和后人的教育工作者。

(三)

读高中的日子象一条欢快的溪流,紧紧张张淌过去了;读大学的日子象一朵浪漫的白云,不知不觉飘过去了。红英大学毕业后,没有去竞争分配到大城市,而是顺其自然回到县城,当了一名中学教师。这一年是一九八九年,红英刚满22周岁。此时的爸爸提前办了退休,本来年龄还未到,可他多年来一直忘我工作,五十岁刚过,胃溃疡、糖尿病等等病症接踵而来,又恰逢领导班子要求年轻化,于是他主动让贤,急流勇退。退休后一边疗养,一边静心读书,种花养草。妈妈则一日三餐,精心料理家务。老俩口对独生女儿毕业归来自然十分高兴,一家人又恢复了团圆温馨的甜蜜日子。

红英在教学上勤奋认真,孜孜敬业,很快赢得了学生和同事们的一致赞许。不久就担任了班主任。红英更加勤奋和投入,她外柔内刚的性格在教学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对学生体察入微,宽严得当,谆谆善诱,深受学生爱戴。班里的学生每当提到“俺的班主任是何红英老师”时,无不显得十分神气和自豪。渐渐地,何红英的名字成了全县青年教师中的一个亮点。

县城本来就不大,何红英的出现,真的象县城里飞来了一只金凤凰,引来不少关注的目光和品评。她每天放学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都会有许多陌生而又欣慕的眼睛在注视她。的确,不论相貌人品还是才华,红英都碧玉无瑕般地无可挑剔。这对县城白领阶层的未婚男青年一族来说,真是月中嫦娥下凡来了。托人上门提亲的络绎不绝,有在县直机关工作的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有年轻有为少年得志的科局级干部,还有县太爷的公子等等;在学校里收到的求爱信和电话就更多了。这样热热闹闹地过了一年,意想不到的是,红英的绣球抛给了一个同校的青年教师。这位幸运的教师叫王杉,为人纯朴,性格稳健,相貌一般却才华内蕴,教学之余,博览群书,酷爱学习。工作交往中的灵犀相通使两人渐渐结为知音。红英带王杉拜见了父母,一席话后,爸爸高兴地对妈妈说,“还是咱小凤眼光远,王杉的人品和学识,都可以信赖。”

(四)

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

公元一九九五年初夏的一天,红英在学校接到妈妈的电话:“凤啊,你爸爸回来啦!”妈妈声音里透着十二分的喜悦,“晚上和王杉一块来吃饭,你爸爸说要给你们说个事情。”红英放下电话,心情十分愉快。近几个月来,爸爸的身体简直是出现了奇迹,原来那些折磨人又难以痊愈的顽症一个个都不翼而飞了。这不,前几天去外地又参加了一期气功学习班,今天刚回来,有什么事情要说?妈妈电话中特意告诉,似乎很郑重哩。到家就知道了。红英和王杉在学校分了一套家属房,平时可以住在自己的小家,也可以去爸爸妈妈那里住。去年两人有了爱的结晶,生了个白胖儿子,取名小刚。爸爸妈妈对外孙的出生高兴万分,尤其妈妈更是格外宠爱,一出满月就对红英说“你好好工作去吧,从现在起,小刚就送给我了。”以致小刚现在都快一岁了,对姥姥十分依赖。红英离开家时一说再见就笑着摆手,如果抱着他说给姥姥再见,就会大摇其头,用力挣扎,逗得满堂大笑。

晚餐是简单的家常饭,六个小菜,荤素各半,绿豆小米熬地瓜,这是王杉最喜欢喝的。

红英问:“爸,妈说您有事情要说,啥事呀?”

爸爸乐呵呵地说:“是个很好很好的事情,不过不着急,先吃饭吧。”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的沙发里。爸爸郑重地拿出一本用红绸布包裹着的书,那小心翼翼的神情,让红英觉得诧异。爸爸藏书甚丰,爱惜书,但从来没有见他对书这般敬重过。

“爸,”红英脱口问道,“是什么宝贝书啊?”

爸爸笑着说:“这可是给任何宝贝都不换的宝书啊!”

爸爸说话从来不信口开河,都是有根有据。就在爸爸轻轻掀开红绸布,露出书籍天蓝色封面的一刹那,红英和王杉不约而同地感到眼前一亮。

“这本书的价值,”爸爸认真地说,“是世间所没有的。我身体的变化你们都看到了,但这仅仅是刚开始最初步的收益;这部书精深独到的内涵,只有看过以后才能知道。你们工作都很忙,但这本书一定要认真地读一遍,然后如何办,你们自己定!”

饱经沧桑又学识深厚的爸爸如此庄重地叮嘱,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红英和王杉不由的对这部书肃然起敬。王杉直截了当地说:“爸,我们这就回去,抓紧看书!”

爸爸笑了。

(五)

天是那样蓝,太阳仿佛每天都在笑。

一个月后,红英和王杉都成了认真的法轮功学员。爸爸和一些功友在县城广场的一角组织了一个炼功场,每天早晨和晚上两次炼功,已发展到一百多个人参加。妈妈夫唱妇随,每天提着播放炼功音乐的录音机,乐呵呵地忙前忙后。就连牙牙学语的小刚,只要一听见炼功音乐声,就兴奋地挥舞小胳膊。

这功法实在太神奇了。如果对没有体验过法轮功的人来讲,也许有人会不相信。但,千真万确,只要你有缘走进法轮功炼功场参加了炼功,那么,在短短一周到两周的时间,你就会大有体会。原来有一般病症的,随着炼功后身体的清理和净化,病症会不翼而飞;每个人都会感到身体轻快,上楼梯一步两阶,干活象不知累似的,骑自行车仿佛有人在后面推一般。人人都会有这种变化。然而,这仅仅是开始的点滴受益。《转法轮》这部书中阐述的博大精深的内涵,的确是人世间各门学问中所没有的。越看越体会到:简直太幸运了!我们知道了千百年来人类所不知道,然而又是生命深处一直渴望着的应该遵循的关于自身生命和宇宙的深奥机理。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一部天书!有缘得者,福也!会受益到永远。于是,但凡炼功受益后的人,都会高兴而又激动地把这个功法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一年以后,仅县城里法轮功学员就发展到了一千多人,分成十多个炼功点。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法轮功那悠扬的仿佛天外来音般的炼功音乐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里悠悠回荡。学员们除了在一起炼功外,还需要在一起读书、交流经验体会,就这样,县里的老学员帮着建立了辅导站,红英的爸爸当了站长,妈妈也成了辅导员,热心为大家组织活动,义务服务。

县里有个机械厂,生产一直不景气,工资很低还经常发不下来。工人们没心工作,领导不好管理。换了几任厂长,都搞不出名堂,而且每况愈下。现任厂长姓张,是爸爸昔日的一个学生,在街上相逢谈话时流露出自己工作上的苦衷。

爸爸笑着说:“我业余帮你辅导一下吧。”
“那当然好!”张厂长很高兴。

爸爸连续十几天,每天晚上都会同几个功友去机械厂礼堂办法轮功学习班。工人们都是自愿参加。刚开始听讲的只有三十几个人,几天以后来的人把大礼堂所有座位都给挤满了,工人们把家属孩子都带来了。几个月后,厂里的面貌发生了从来没有过的变化。工人中有一多半修炼了法轮功,这些人上班早来晚走,工作抢着干,领导安排什么工作,一呼百应。原来出工不出力,上班“磨洋工”的现象不见了,一天的活半天就干完了,产量大幅度提高。厂长喜出望外,一连多签了十几个外加工合同。工人们加班加点,保质保量,都提前完成了任务。利润随之大增。年底,机械厂一举成了全县工业系统扭亏为盈的先进旗帜。厂里年度评选的先进工作者,几乎全部都是法轮功学员;其中法轮功辅导员,年轻的技术能手陈力,由于工作突出,被推选为全县“新长征突击手”。报社记者前来采访,一连三天深入到车间工人之中,颇有感慨;记者按照厂长的推荐找到了曾经作为业余辅导员的爸爸,要求说几句话。

爸爸乐呵呵地说:“人心都向善,啥事都好办!”

不久,那位记者在市报上发表了一整版长篇报道,标题是:《一枝独秀,精神文明开奇葩》,副标题是:“乌县机械厂扭亏为盈之路记实”。文章还分了若干小标题,其中一个最醒目的是:

“法轮功无心插柳,张厂长有意种花”。

……

当时县城里还流传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小偷随着人群混进了法轮功学习班的现场,装模做样地坐在那里,伺机行窃。他见所有的人都聚精会神,不象开一般的会议。心想,就索性先窃听一点会议秘密吧。不料一听而不可收,一连听了几天,最后讲法录像放完时,小偷突然嚎啕大哭,向周围的法轮功学员说,自己因家贫无业,走上了偷窃之路,几天来的听讲,使自己明白了原来不知道的做人道理,越想越痛悔不已,不知如何是好?悔极而泣。后来,这个小偷主动向公安局投案,立志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从而成了法轮功修炼群体中的一员。

(待续)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