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修讨论粘贴标语的问题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4年10月20日】我们的大法标语与小粘贴在另外空间是每个字都是金光闪闪的,体现了制作者们的神通法力与大法的威力,邪恶见到便化的无影无踪,在这个空间又表现了大法的无所不在与坚不可摧,有许多善良的世人在邪恶被清除的情况下,被法带动着学念记,所以非常好,我们要在城市乡村都要大面积的做,在农村要安全的做,最好用油漆写,紧要的地方,一走一过用粘贴,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

但是我们发现标贴用语,也就是顺口溜,太单调,而且有的比较俗气。当然语句单调也好,俗气也好,只要有了大法的内涵,便能起到正法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要增加一些文化内涵,岂不是更具文化氛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历久不衰,特别是中国的对联,堪称一绝,苏东坡有句名言“天下无不成对”那时的文化氛围,真可称为“书香”,吃饭、喝酒、走夫、贩卒,无不透漏着文化气息,可是“文革”后都被迫害了,这个白话文,使人浅薄无知,古人崇拜出口成章,曹植七步之内成诗,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为千古美谈。所以我请广大有文化的同修有机会学习、学习唐诗、宋词、元曲、古文对联等等。同时师父也叫我们尽量学知识,我们学习这些古文化,对我们写文章、写诗、洪法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有中国的文化内涵,如果你写好了,人们发自心底的认为“法轮功有能人”。

也许有的人说“我只愿表达法的内涵,不在表面文字华不华丽。”我认为表面文字上要漂亮点,好比一个人,穿一件普通的衣服,显得通俗朴素,如果穿一件光彩鲜艳的衣服岂不更加高贵、美丽。所以我请同修写散文、诗歌、古诗、小说、歌词,要尽量漂亮些有点文化内涵,使常人反复品味时,有种文化氛围,这样会更好的证实法。

同时针对不同的地方要写不同的标语,比如农村人,比较传统喜欢听吉祥话,也叫“喜嗑”。比如农村人喜欢“抬头见喜”“六畜兴旺”“车行万里,一路平安”“喜气满堂”等等,做生意的人喜欢听“招财進宝”其实城里人也爱听。读书人喜欢听“寒门出贵子”老人爱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所以去农村贴“小贴”制作时选“乡土气息”浓的语句,比如去市场贴要用生意气息浓,去大学高校要用文化、爱民族、忧国忧民的语句,政府、警察,要用劝善、反思的语句。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