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保持正念和纯净的心态──天安门之行的体悟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2002年3月28日】我今年29岁,在比利时的一家软件公司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两年半以前,在读了一篇法轮功学员遭受迫害的文章后,我走上了修炼法轮大法的道路。

2002年2月14日,我和世界各地的近一百名大法弟子走上了天安门。我们去是为了讲清真相,并声援在中国受到长期迫害的法轮大法修炼者。我们中的许多弟子还未能等到我们预先约好的时间,因为我们的计划根据当时的环境变化了。最开始我们感到很沮丧,很快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地向北京警察讲真相的机会。同时也是给我们加深理解和加强我们的正念的极好机会。

我个人认为我在以下3个方面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第一是当邪恶很明显地表现时,我们能很清楚地区分善与恶,同时对大法弟子来说也能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对大法弟子来说所做的一切必须时刻在法上认识也是显而易见的。对“真、善、忍”的些微偏离都会给邪恶生存的机会,并以此来迫害大法弟子。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和纯净的心态。只有这样大法弟子才能清除另外空间的邪恶,并真正地助师正法。在家的时候,我从未这么清醒地认识到只要我的心念稍有偏离,就会给邪恶可乘之机。我也从未如此清醒地意识到稍许的懒惰,每一个执著,或每一个不纯的想法都会使我们正在做的一切不完善,同时给邪恶一个可乘之机。

然而,在一个明显的邪恶环境中,在我们眼前真实地显现着每一个偏离“真、善、忍”的言行所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尽管这些不好的结果在欧洲这个和平的修炼环境中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但是我相信原则是一样的。即使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察觉邪恶,邪恶也是存在的,即使它看上去不是那么具有破坏性,它也是同样的邪恶。这就是说我们必须象在中国的修炼者一样严格地要求我们自己。

邪恶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这一事实并不等于说我们行动更容易。我们必须保持同样的纯净,纵使我们没有不断的、明显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同样的纯净,我们怎么能更好地助师正法,不给邪恶任何因为我们的有漏而造成的可乘之机?

师父在《不政治》这篇经文里向我们阐述了:“人类社会是修炼的好场所,是因为这里的一切都会使人执著,因此而能走出来、去除一切对人类社会的执著,才伟大、才能圆满。”

第二点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在一个邪恶的环境里,如果我们的言行能时刻都保持纯净的话,我们重视我们做事的过程比重视结果更重要。当然,如果我们不想获得任何结果的话,我们也不会去做任何事,我们要讲清真相,救度众生,并且做为一个大法粒子助师正法,师父在经文《致欧洲圆明网》中讲到“大法弟子的主体在中国,全世界其它地区大法弟子所做的一切,除圆满自己的一切外,都是在揭露那里对大法与大法弟子的迫害。”

然而,如果我们在做这些事时偏离了法,如果我们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我们就会给邪恶创造生存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执著于我们将要得到的结果,我们就会犯错误并会偏离“真、善、忍”。也就是说,那就不是真正在正法了。我们只有更重视我们如何去做,我们才能更好地真正地正法。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符合“真、善、忍”,结果就一定是好的,即使有时结果与我们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当你在一个充满邪恶的物质场中,你能更清楚地认识到邪恶的存在,这并不意味着邪恶在世界的其它地方的存在就不真实。如果我们为大法所做的一切并没按照“真、善、忍”的原则,我们在欧洲也许不能非常清楚地认识我们的错误。但是这是同样的错误。结果是那件事起不到正法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修炼人的思想如果离开法,邪恶就会钻进来。用人眼睛看,人与人世的一切是立体的,其实呢,整个人类空间的一切物质、花草树木,包括人、空气,一切都是那么大的粒子(分子)构成的。而在这一层粒子当中,一切是贯通的,包括人的身体。人自己没有正念,那么宇宙中,在三界中,一切不好的东西在人的身体里川流不息,甚至于在这里停留人也都意识不到。人就是被这样操纵,就是在这些粒子能够沟通的情况下操纵人。”(师父经文《在美国佛罗里达法会上的讲法》)

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能在法上,我们就会有机会救度更多的众生。如果我们能保持一个纯净的心,我们就能清除另外空间的邪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近大法。

第三点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的是:清除另外空间的邪恶并不是一个报复行为,这是真正的慈悲。现世现报并不是报复,而是真正的慈悲。在一个充满邪恶的环境中,这一点变得更加明显。特别是如果你能看到并几乎能感觉到人们的变化,拒绝邪恶,接近大法,这确实是一件神圣的事。不管那个人曾经做过多少看上去邪恶的事,如果那个人的思想能转变过来,并能重新回到大法中,我们就应该慈悲地对待那个人。

以上就是我在中国的经历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的最重要的三点。敬请慈悲指正。

(2002年3月欧洲法轮大法心得交流会发言稿)

(英文版:https://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4/2/20485.html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